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是( )。
选项:
A:差异性
B:同质性
C:大量性
D:广泛性
答案: 【同质性】
2、单选题:
指出下面哪一个属于分类变量( )。
选项:
A: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
B:收入
C:身高
D:教学改革效果的满意度
答案: 【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
3、单选题:
指出下面哪一个属于数值型变量( )。
选项:
A:收入
B:教学改革效果的满意度
C:性别
D: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
答案: 【收入】
4、单选题:
某研究部门准备在该市500万个家庭中随机抽取1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个体是( )。
选项:
A:1000个家庭
B:500万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C:500万个家庭中的每个家庭
D:1000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答案: 【500万个家庭中的每个家庭】
5、单选题:
某研究部门准备在该市500万个家庭中随机抽取1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样本是( )。
选项:
A:500万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B:1000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C:500万个家庭
D:1000个家庭
答案: 【1000个家庭】
6、单选题:
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这里的“月收入”是( )。
选项:
A:数值型变量
B:连续型变量
C:顺序变量
D:分类变量
答案: 【分类变量】
7、单选题:
一名统计专业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中国统计年鉴》中找到2019年全国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该数据属于( )。
选项:
A:顺序数据
B:截面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分类数据
答案: 【截面数据】
8、单选题:
一名统计专业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中国统计年鉴》中找到2000-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该数据属于( )。
选项:
A:分类数据
B:截面数据
C:顺序数据
D:时间序列数据
答案: 【时间序列数据】
9、单选题:
一名统计专业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中国统计年鉴》中找到2000-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等数据,该数据属于( )。
选项:
A:时间序列数据
B:面板数据
C:定性数据
D:截面数据
答案: 【面板数据】
10、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的问题是( )。
选项:
A: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
B: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
C: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
D:利用统计图或表分析数据
答案: 【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
11、单选题:
在下列叙述中,采用推断统计的方法是( )。
选项:
A:根据36个橘子的平均重量估计果整个果园中橘子的平均重量
B:一个城市在1月份的平均汽油价格
C:反映大学生统计学成绩的条形图
D:用饼图描述某企业职工的学历构成
答案: 【根据36个橘子的平均重量估计果整个果园中橘子的平均重量】
12、单选题:
一项民意调查的目的是确定年轻人愿意与父母讨论的话题。调查结果表明:45%的年轻人愿意与其父母讨论家庭财务状况,38%的年轻人愿意与其父母讨论有关教育的问题,15%的年轻人愿意与其父母讨论爱情问题。该调查所收集的数据是( )。
选项:
A:数值型数据
B:分类数据
C:顺序数据
D:实验数据
答案: 【分类数据】
13、单选题:
一项研究估计某城市拥有汽车的家庭比例是30%,这里的30%是( )。
选项:
A:变量值
B:参数
C:样本
D:统计量
答案: 【变量值】
14、单选题:
为了估计某城市中拥有汽车的家庭比例,随机抽取500个家庭作为一个样本,得到拥有汽车的家庭比例为35%,这里的35%是指( )。
选项:
A:样本量
B:统计量的值
C:变量
D:参数值
答案: 【统计量的值】
15、单选题:
到商场购物停车越来越难,管理人员欲掌握顾客找到停车位的平均时间,为此记录下50名顾客找到车位的时间。这里,管理人员感兴趣的总体是( )。
选项:
A:所记录的50名顾客
B:到停车场停车的所有顾客
C:到商场购物的所有顾客
D:在停车场的所有顾客
答案: 【在停车场的所有顾客】
16、判断题:
统计总体所具有的首要特征是差异性。(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7、判断题:
三个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不同,这是三个变量值。(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18、判断题:
统计总体存在的前提是同质性。(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19、判断题:
工人的年龄、性别、体重都是重要的非数值型数据。(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20、判断题:
统计要说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必须要先确定该总体的范围。(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21、判断题:
对某高校大学生的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该校的全部大学生。(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22、判断题: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所有人。(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23、判断题:
对职工收入状况进行分组研究,应当选择职工总收入为分组变量。(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24、判断题: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25、判断题:
样本统计量是一个随机变量。(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数据筛选的主要目的是( )。
选项:
A:找出所需要的某类数据
B:发现数据的错误
C:纠正数据中的错误
D:对数据进行排序
答案: 【找出所需要的某类数据】
2、单选题:
数据分组后,落在某一特定类别或组中的数据个数称为( )。
选项:
A:频数
B:频数分布表
C:频率
D:累积频数
答案: 【频数】
3、单选题:
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这样的分组方法称为( )。
选项:
A:组距分组
B:等距分组
C:连续分组
D:单变量值分组
答案: 【组距分组】
4、单选题:
统计分组的目的是( )。
选项:
A: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B: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答案: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5、单选题:
组中值是( )。
选项:
A: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
B:一个组的最大值
C: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值
D:一个组的最小值
答案: 【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值】
6、单选题:
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3000元、3000~4000元、4000~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第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
选项:
A:2500
B:2000
C:1500
D:1000
答案: 【1500】
7、单选题:
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分别为2、5、4、4、3、4、3、4、4、2、2、4、3、4、6、3、5、2、4、3。如对此资料进行分组,应采用( )。
选项:
A:3种分组均可以
B:单变量分组
C:不等距分组
D:等距分组
答案: 【单变量分组】
8、单选题:
某连续变量分为3组,第一组为100~150,第二组为150~200,第三组为200以上,按照连续变量组限的规定( )。
选项:
A:150在第一组,200在第三组
B:150在第二组,200在第二组
C:150在第一组,200在第二组
D:150在第二组,200在第三组
答案: 【150在第二组,200在第三组】
9、单选题:
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 )。
选项:
A:应该是相近的
B:既可以是间断的,也可以是重叠的
C:重叠的
D:间断的
答案: 【重叠的】
10、单选题:
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称为( )。
选项:
A:组距
B:组数
C:组限
D:全距
答案: 【组距】
11、单选题:
将各有序类别或组的频数逐级累加起来得到的频数称为( )。
选项:
A:比率
B:频率
C:累积频数
D:比例
答案: 【累积频数】
12、单选题:
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于描述结构性问题( )。
选项:
A:对比条形图
B:饼图
C:条形图
D:帕累托图
答案: 【饼图】
13、单选题:
下面的哪一个图形适于比较研究两个或多个总体的结构性问题( )。
选项:
A:对比条形图
B:帕累托图
C:饼图
D:环形图
答案: 【环形图】
14、单选题:
对于变动范围较大的大批量数值型数据,一般用( )描述其分布。
选项:
A:饼图
B:直方图
C:条形图
D:帕累托图
答案: 【直方图】
15、单选题:
对于时间序列数据,用于描述其变化趋势的图形通常是( )。
选项:
A:箱线图
B:直方图
C:条形图
D:线图
答案: 【线图】
16、判断题:
组距是各组变量值的变动范围,连续变量组距的通用公式:组距=本组上限-本组下限。(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17、判断题:
对数据进行分组时,单变量分组适合于任何数据。(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8、判断题:
“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2号选手最终得分为96.75分”目的是遵循上组限不在内原则。(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19、判断题:
茎叶图可用于描述分组数据。(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20、判断题:
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平均水平的前提条件是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21、判断题:
条形图可用于描述连续变量的分组数据。(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22、判断题: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计算组距和组中值。(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23、判断题:
环形图只能显示一个总体的结构,饼图则可显示多个总体的结构状况。(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24、判断题:
对于未分组数值型数据,可以用茎叶图和箱线图来观察其分布。(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25、判断题:
雷达图是显示多个变量的常用图示方法。(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
B: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
D: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答案: 【】
2、单选题:
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是-2,表明该数据( )。
选项:
A:比平均数高出2个标准差
B:等于2倍的标准差
C:比平均数低2个标准差
D:等于2倍的平均数
答案: 【
3、单选题:
一组数据的标准分数,其( )。
选项:
A:均值为0,方差为0
B:均值为1,方差为1
C:均值为1,方差为0
D:均值为0,方差为1
答案: 【
4、单选题:
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均值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
选项:
A:99%的数据
B:100%的数据
C:68%的数据
D:95%的数据
答案: 【
5、单选题:
变异系数( )。
选项:
A:可以准确反映一组数据的绝对离散程度
B:只能消除一组数据的计量单位对标准差的影响
C:可以同时消除数据的水平和计算单位对标准差的影响
D:只能消除一组数据的水平对标准差的影响
答案: 【
6、单选题:
两组不同水平的数据相比较( )。
选项:
A: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小
B:变异系数大的离散程度也大
C:变异系数大的离散程度小
D: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也大
答案: 【
7、单选题:
偏度系数测度了数据分布的非对称性。如果一组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则偏度系数( )。
选项:
A:等于1
B:大于0
C:等于0
D:大于1
答案: 【】
8、单选题:
如果偏度系数不等于0,则表明数据的分布是( )。
选项:
A:对称
B:右偏
C:非对称
D:左偏的
答案: 【】
9、单选题:
某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有1500名学生,法学院800名学生,统计学院有350名学生,外语学院有180名学生。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宜采用( )。
选项:
A:外语学院
B:180
C:工商管理学院
D:1500
答案: 【】
10、单选题:
某居民小区准备建一个娱乐活动场所,为此,随机抽取了80户居民进行调查,其中表示赞成的有59户,表示中立的有12户,表示反对的有9户。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宜采用( )。
选项:
A:四分位数
B:均值
C:中位数
D:众数
答案: 【
11、单选题:
某居民小区准备建一个娱乐活动场所,为此,随机抽取了80户居民进行调查,其中表示赞成的有59户,表示中立的有12户,表示反对的有9户。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选项:
A:12
B:赞成
C:中立
D:59
答案: 【
12、单选题:
对于右偏分布,均值、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
选项:
A:均值>中位数>众数
B:众数>中位数>均值
C:中位数>均值>众数
D:众数>均值>中位数
答案: 【
13、单选题:
某班学生的大学英语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成绩是70分,标准差是10分,可以判断成绩在60分~80分之间的学生大约占( )。
选项:
A:95%
B:89%
C:99%
D:68%
答案: 【】
14、单选题:
某商店在制定女式衬衫进货计划时,主要依据下面哪种参数( )。
选项:
A:几何平均数
B:众数
C:均值
D:中位数
答案: 【
15、单选题:
“……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2号选手最终得分为96.75分”目的是( )。
选项:
A: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
B:上下限不在内原则
C:简化计算过程
D:消除极端值的影响
答案: 【
16、判断题:
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因而,在总体中众数必定存在。(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17、判断题:
众数只适用于分类数据不适用于顺序数据。(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18、判断题:
对任何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比较其均值的代表性,可以采用标准差。(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19、判断题:
变量值越大,标准差越大。(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0、判断题:
已知一组数据均值是100,变异系数是0.2,则方差等于20。(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1、判断题:
若一组数据均值大于众数,则偏度系数为正数。(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2、判断题:
如果两组数据的变异系数相同,则说明其均值对各自的代表性相同。(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3、判断题:
计算几何平均数时,资料中的各项数值可以是负数。(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4、判断题:
中位数是所有数据中间位置的哪个值,代表性最强。(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5、判断题:
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抽样分布是指( )。
选项:
A:样本量的分布
B:样本统计量的分布
C:总体中各观测值的分布
D:一个样本的各观察测值的分布
答案: 【
2、单选题:
如果一个总体的均值为50,标准差为8,从此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量为64的一个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期望和标准差分别为( )
选项:
A:8,8
B:50,8
C:50,1
D:50,4
答案: 【
3、单选题:
飞机离开登记口到起飞的等待时间通常是右偏的,均值为10分钟,标准差为8分钟。随机抽取100架飞机,则平均等待时间的抽样分布是( )。
选项:
A:正态分布,且标准差为0.8分钟
B:右偏,且标准差为0.8分钟
C:右偏,且标准差为8分钟
D:正态分布,且标准差为8分钟
答案: 【
4、单选题:
若估计量满足
,则称该估计量是一个( )。
选项:
A:有效估计量
B:稳定估计量
C:一致估计量
D:无偏估计量
答案: 【
5、单选题:
对于同一总体的两个无偏估计量和
,若
,则称
是一个( )。
选项:
A:更有效的估计量
B:无偏估计量
C:稳定估计量
D:一致估计量
答案: 【】
6、单选题:
一个估计量的一致性是指( )。
选项:
A: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该估计量的值越接近估计的总体参数
B:该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大
C:该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
D:该估计量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答案: 【
7、单选题:
用样本估计量的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这一估计方法称为( )。
选项:
A:点估计
B:无偏估计
C:有效估计
D:区间估计
答案: 【】
8、单选题:
点估计的缺点是( )。
选项:
A:不能给出总体参数的准确估计
B:不能给出总体参数的准确区间
C:不能给出总体参数的有效估计
D:不能给出点估计值与总体参数真实值接近程度的度量
答案: 【
9、单选题:
某校有学生8000人,随机抽取100人进行调查,其中有20人对学校后勤管理有意见,则该校学生中对学校后勤管理有意见的人数的点估计值为( )。
选项:
A:1600
B:20%
C:100
D:20
答案: 【
10、单选题:
当置信水平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 )。
选项:
A: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而增大
B:与样本容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C: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减小
D:与样本容量的大小无关
答案: 【
11、单选题: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置信度越大,则区间估计的( )。
选项:
A:可靠程度越低
B:置信区间越小
C:精确度越高
D:误差范围越大
答案: 【
12、单选题:
以样本均值为估计量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且总体方差已知,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95%的置信区间比90%的置信区间宽
B:样本容量较小的置信区间较小
C:样本均值越小,区间越大
D:相同置信水平下,样本量大的区间较大
答案: 【
13、单选题: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总体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时,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 )。
选项:
A:可能变宽也可能变窄
B:变窄
C:保持不变
D:变宽
答案: 【
14、单选题:
设是
的一个无偏且一致的估计量,当用
的置信度确定置信区间以后,对于这一置信区间的宽度( )。
选项:
A:无论如何增加样本量也不能提高置信度
B:即使样本量不变也可提高置信度
C:对于地固定的置信区间,样本量的任何变动,其置信度不会变更
D:只要进一步增大样本,可以达到任意高的置信度
答案: 【
15、单选题:
根据城市电话网的100次通话情况调查,得知每次通话平均持续时间为4分钟,标准差为2分钟,在概率保证为95.45%的要求下,估计该市每次通话时间( )。
选项:
A:3.8-4.2
B:3.7-4.3
C:3.9-4.1
D:3.6-4.4
答案: 【
16、判断题:
当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无论样本量如何,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都服从正态分布。(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17、判断题:
抽样分布是指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8、判断题:
在简单随机抽样中,放回抽样的估计误差一般小于不放回抽样。(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19、判断题:
样本统计量是一个随机变量,其取值随着所抽取的样本不同而不同。(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0、判断题:
要提高抽样估计的精度,只能增大样本量。(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1、判断题:
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得到的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以95%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2、判断题:
置信区间越宽,估计的精确性越低。(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3、判断题:
置信区间越宽,估计可靠性越小。(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4、判断题:
估计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之差,当方差未知时,需使用t统计量。(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5、判断题:
估计两个总体方差之比使用的分布是F分布,且分布的自由度为n-1。(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对总体参数的具体数值所做的陈述称为( )。
选项:
A:双侧检验
B:假设
C:假设检验
D:参数估计
答案: 【
2、单选题:
在假设检验中“=”总是放在( )。
选项:
A:可以放在原假设上,也可以放在备择假设上
B:原假设上
C:备择假设上
D:有时放在原假设上,有时放在备择假设上
答案: 【】
3、单选题:
指出下面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
选项:
A:原假设正确的概率为α
B:如果原假设被拒绝,就可以证明备择假设是正确的
C:如果原假设未被拒绝,也不能证明原假设是正确的
D:如果原假设未被拒绝,就可以证明原假设是正确的
答案: 【
4、单选题:
指出下列假设检验哪一个属于左侧检验( )。
选项:
A:
B:
C:
D:
答案: 【
】
5、单选题:
一种零件的标准长度为5cm,要检验某天生产的零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我们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应为( )。
选项:
A:
B:
C:
D:
答案: 【
】
6、单选题:
环保部门想检验餐馆一天所用的快餐盒平均是否超过600个,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应为( )。
选项:
A:
B:
C:
D:
答案:
】
7、单选题:
某企业每月发生事故的平均次数为5次,企业准备制定一项新的安全生产计划,希望新计划能减少事故次数。用来检验这一计划有效性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应为( )。
选项:
A:
B:
C:
D:
答案: 【
】
8、单选题:
一项研究表明,中学生吸烟的比例超过30%,为检验这一结论是否属实,我们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应为( )。
选项:
A:
B:
C:
D:
答案: 【
】
9、单选题:
若一项假设规定显著性水平为α=0.05,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不拒绝原假设的概率为5%
B:原假设为假时不被拒绝概率5%
C:拒绝原假设的概率为5%
D:原假设为真时被拒绝概率5%
答案: 【
10、单选题:
在假设检验中,在样本量不变的条件下,第Ⅰ类错误和第Ⅱ类错误( )。
选项:
A:不能同时减小
B:可以同时减小
C:可以同时增大
D:只能同时增大
答案: 【
11、单选题:
环保部门想检验餐馆一天所用的快餐盒平均是否超过600个,他们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则第Ⅰ类错误是( )。
选项:
A:时,声称
B:时,声称
C:时,声称
D:时,声称
答案:
】
12、单选题:
交通管理部门想检验汽车尾气的不合格率是否低于5%,他们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则第Ⅱ类错误是( )。
选项:
A:时声称
B:时声称
C:时声称
D:时声称
答案: 【
】
13、单选题:
在一次假设检验中,如果显著性水平原假设被拒绝,则
时原假设( )。
选项:
A:需要重新检验
B:有可能被拒绝
C:一定会被拒绝
D:一定不会被拒绝
答案: 【
14、单选题:
当样本容量一定时,拒绝域的面积( )。
选项:
A:与显著性水平α的大小成反比
B:与显著性水平α的大小无关
C:与显著性水平α的大小成正比
D:与样本观测值有关
答案: 【
15、单选题:
在假设检验中,计算出来的P值越小,则说明( )。
选项:
A:不利于原假设的证据越弱
B:不利于备择假设的证据越弱
C:不利于原假设的证据越强
D:不利于备择假设的证据越强
答案: 【
16、判断题:
假设检验所陈述的具体数值是总体参数的真实值。(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17、判断题:
在假设检验中,“=“号可以放在原假设上,也可以放在备择假设上。(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18、判断题:
显著性水平越小,表示检验结论犯错误的可能性越小。(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9、判断题:
在假设检验中,样本量不变的条件下,第Ⅰ类错误和第Ⅱ类错误的概率不能同时增大。(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0、判断题:
样本量一定时,拒绝域的面积与显著性水平成反比。(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1、判断题:
如果检验统计量落在非拒绝域内,意味着原假设是真的。(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2、判断题:
值越大,拒绝原假设的可能性越大。(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3、判断题:
值表示原假设为真的概率。(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4、判断题:
值表示样本信息对原假设的支持程度。(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5、判断题:
关于一个总体的方差或标准差,常常是希望将它们控制在某种水平之下,因此对方差的检验多是单侧的。(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欲以图形显示两变量与
的关系,最好创建( )。
选项:
A:圆形图
B:散点图
C:柱形图
D:直方图
答案: 【
2、单选题:
根据你的判断,下面的相关系数取值哪一个是错误的( )。
选项:
A:0.89
B:1.15
C:1
D:-0.75
答案: 【
3、单选题:
两变量与
的相关系数为0.8,则其回归直线的判定系数为( )。
选项:
A:0.80
B:0.90
C:0.64
D:0.50
答案: 【
4、单选题: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区别在于有不止一个( )。
选项:
A:判定系数
B:自变量
C:因变量
D:估计标准误
答案: 【
5、单选题:
两变量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变量之间( )。
选项:
A:不存在线性关系
B:无关系
C:不完全相关
D:完全相关
答案: 【
6、单选题:
两变量的线性相关系数为-1,说明( )。
选项:
A:不存在线性相关
B:不完全相关
C:完全负相关
D:完全正相关
答案: 【
7、单选题:
在相关分析中,对两个变量的要求是( )。
选项:
A:都是随机变量
B:一个是随机变量,一个是常数
C:都不是随机变量
D:都是常数
答案: 【
8、单选题:
下列关系中属于正相关关系的是( )。
选项:
A:身高与体重
B:正常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
C:商品零售额与流通费率
D:产量与单位成本
答案: 【
9、单选题:
下面的陈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
选项:
A:相关系数不会取负值
B:样本相关系数是一个随机变量
C:相关系数是两个变量线性关系的度量
D: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不会大于1
答案: 【
10、单选题:
两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8,说明( )。
选项:
A:两变量低度正相关
B:两变量高度负相关
C:两变量完全正相关
D:两变量高度正相关
答案: 【
11、单选题:
回归分析中,用来预测或用来解释另一个变量的一个或多个变量称为( )。
选项:
A:非随机变量
B:因变量
C:自变量
D:随机变量
答案:
12、单选题:
在回归分析中,F检验主要是用来检验( )。
选项:
A: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的显著性
B:估计标准误差的显著性
C:相关系数的显著性
D: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显著性
答案: 【
13、单选题:
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称为( )。
选项:
A:相关系数
B:估计标准误差
C:回归系数
D:判定系数
答案: 【
14、单选题:
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如果检验表明线性关系显著,则意味着( )。
选项:
A:所有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都不显著
B:所有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
C:在多个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
D:在多个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
答案: 【
15、单选题:
父子两人身高之间的关系是( )。
选项:
A:因果关系
B:相关关系
C:互为因果关系
D:函数关系
答案: 【】
16、判断题:
简单线性回归分析中的因变量与自变量都是随机的。(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17、判断题:
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判定系数的含义为:因变量
的总变化中有80%可以由回归直线来解释和说明。(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8、判断题:
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检验与
检验的结论是一致的。(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19、判断题:
如果变量与
间相关系数 = 0,则两个变量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0、判断题:
相关系数越大,则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越强。(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1、判断题:
简单线性回归中,若回归系数为正数,则相关系数也为正数。(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2、判断题:
正相关指的就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3、判断题:
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唯一方法。(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4、判断题:
当回归系数大于零时,两变量之间为正相关,当回归系数小于零时,则变量之间为负相关。(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5、判断题:
函数关系是相关关系的一个特例。(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时间序列在长时期内呈现出来的某种持续向上或持续下降的变动称为( )。
选项:
A:季节变动
B:周期变动
C:随机性
D:趋势
答案: 【
2、单选题:
时间序列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称为( )。
选项:
A:周期变动
B:趋势
C:季节变动
D:随机性
答案: 【】
3、单选题:
在时间序列的乘法模型中,与原时间序列计量单位相同的是( )。
选项:
A:周期变动C
B:季节变动S
C:不规则变动I
D:长期趋势T
答案: 【
4、单选题:
在年度时间序列中,不可能存在( )。
选项:
A:季节变动成分
B:不规则成分
C:趋势成分
D:循环成分
答案: 【
5、单选题:
中心移动平均的期数越大,则它( )。
选项:
A:对序列的平滑修匀作用越弱
B:对序列的平滑修匀作用越强
C:对序列数据的变化反应越快
D:对序列数据的变化反应越大
答案: 【
6、单选题:
移动平均法适合于预测( )。
选项:
A:有趋势成分的序列
B:平稳序列
C:非平稳序列
D:有季节成分的序列
答案: 【
7、单选题:
指数平滑法适合于预测( )。
选项:
A:有趋势成分的序列
B:有季节成分的序列
C:平稳序列
D:非平稳序列
答案: 【
8、单选题:
使用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时,如果时间序列比较平稳,则平滑系数的取值( )。
选项:
A:应该大些
B:应该等于0
C:应该等于1
D:应该小些
答案: 【
9、单选题:
下面的哪种方法适于对含有趋势成分的时间序列进行预测( )。
选项:
A:指数平滑法
B:移动平均法
C:简单平均法
D:线性模型法
答案: 【
10、单选题:
如果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绝对增长量相对稳定,则适合的预测方法是( )。
选项:
A:移动平均法
B:线性模型法
C:指数平滑法
D:指数模型法
答案: 【
11、单选题:
用最二乘法求得线性趋势方程,若
为负数,则该现象趋势为( )。
选项:
A:上升趋势
B:水平趋势
C:下降趋势
D:不能确定
答案: 【
12、单选题:
如果时间序列按一定的增长率增长或衰减,则适合的预测模型是( )。
选项:
A:指数模型
B:线性模型模型
C:指数平滑模型
D:移动平均模型
答案: 【
13、单选题:
如果现象在初期增长迅速,随后增长率逐渐降低,最终以为增长极限。对这类现象进行预测适合的曲线是( )。
选项:
A:龚珀兹曲线
B:logistic曲线
C:指数曲线
D:修正指数曲线
答案: 【
14、单选题:
根据月度时间序列计算得到各月季节比率之和应为( )。
选项:
A:1
B:0
C:12
D:4
答案: 【
15、单选题:
要用移动平均法消除季节变动,则移动平均项数( )
选项:
A:应选择偶数
B:应选择奇数
C:应与季节周期长度一致
D:可任意取值
答案: 【
16、判断题:
时间序列的四种构成要素一定互相独立,无交互影响。(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7、判断题:
时间序列的四种构成要素可能不互相独立,有交互影响。(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8、判断题:
如果时间序列无季节变动和循环波动,但有线性趋势,则时间序列的变化轨迹为一条直线。(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19、判断题:
除了周期不同外,季节变动与循环波动完全一样。(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0、判断题:
移动平均的项数越多,移动平均列越光滑。(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1、判断题:
移动平均法主要用于含线性变动趋势时间序列的预测。(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2、判断题:
指数平滑系数越大,指数平滑列越光滑。(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3、判断题:
呈线性增长趋势的时间序列,其每一期的增长量大致相等。(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4、判断题:
现象若无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为零。(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5、判断题:
由季度数据测度季节比率,各季度的季节比率之和等于4。(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广义上的指数是指反映( )。
选项:
A: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B:物量变动的相对数
C:动态的各种相对数
D:价格变动的相对数
答案: 【
2、单选题:
设p为商品价格,q为销售量,则指数的实际意义是综合反映( )。
选项:
A:商品销售额的变动程度
B:商品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
C:商品价格和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
D:商品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
答案: 【
3、单选题:
下列指数是数量指数的有( )。
选项:
A:平均工资指数
B:商品物价指数
C:销售量指数
D:单位产品成本指
答案: 【
4、单选题:
下列指数是质量指数的有( )。
选项:
A:销售量指数
B:产量指数
C:单位产品成本
D:商品销售额指数
答案: 【
5、单选题:
在指数体系中,总量指数与各因素指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
选项:
A: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积
B: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商
C: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差
D: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和
答案: 【
6、单选题:
某商场今年与去年相比,所有商品的价格平均提高了10%,销售量平均下降了10%,则商品的销售额( )。
选项:
A:下降
B:上升
C: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D:保持不变
答案: 【
7、单选题:
某商品今年与去年比较,商品销售额没有变化,而各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了7%,则商品销售量平均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为( )。
选项:
A:+14.3%
B:-6.5%
C:+6.0%
D:+3%
答案:
8、单选题:
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
选项:
A: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B:城乡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C: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D: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答案: 【
9、单选题:
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
选项: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C: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
D: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答案: 【
10、单选题:
设为商品价格,
为销售量,指出下列哪个是拉式数量指数公式( )。
选项:
A:
B:
C:
D:
答案: 【
】
11、单选题:
某工厂产量本年比上年提高了15%,产值增长20%,则产品价格平均提高了( )。
选项:
A:4.35%
B:5.0%
C:38.0%
D:35.0%
答案: 【
12、单选题:
如果生活费用指数上涨20%,则现在 1元钱( )。
选项:
A:只值原来的0.83元
B:只值原来的0.80元
C:与原来的1元钱等值
D:无法与过去比较
答案: 【
13、单选题: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哪个做同度量因素( )。
选项:
A:基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B: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C:基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D: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答案: 【
14、单选题:
若同样多的人民币多购买商品3%,则物价( )。
选项:
A:下降3%
B:不变
C:上升3%
D:下降2.91%
答案:
15、单选题:
指数按对象范围不同,可分为( )。
选项:
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B: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
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答案: 【
16、判断题:
单位成本指数是数量指数。(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17、判断题:
数量指数要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形式,一般使用作权数。(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8、判断题:
如果物价指数上升,物量指数不变,那么价值指数的增长率一定与物价指数的增长率相同。(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9、判断题:
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代数和。(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0、判断题:
平均指数编制总指数,既可用于全面调查的资料,又可用于非全面调查的资料。(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1、判断题:
指数体系包括相对数形式和绝对数形式两种。(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2、判断题:
使用报告期价格作为权数计算商品销售量指数没有包含价格变动的影响。(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3、判断题:
总指数使反映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相对数,具有平均的意义。(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4、判断题:
已知销售量指数是100%,销售额指数108%,则价格指数是8%。(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5、判断题:
若某企业的产量指数和单位成本指数都没有变,则该企业的总成本指数也没有发生变化。(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