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答案中国社会学史最新答案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5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康有为在广州兴办了( ),其教学计划列有群学课程。
选项:
A:万木草堂
B:时务学堂
C:长兴学舍
D:自强学堂
答案: 【长兴学舍】

2、单选题:
本课程所指的中国社会学发轫时期是( )
选项:
A:1900—1911
B:1898—1910
C:1898—1911
D:1891—1910
答案: 【1891—1910】

3、单选题:
严复所译的《群学肄言》出版于( )。
选项:
A:1902年
B:1900年
C:1903年
D:1899年
答案: 【1903年】

4、单选题:
李剑华明确表示中国社会学开端的标志是( )。
选项:
A:群己权界论
B:天演论
C:群学肄言
D:盛世危言
答案: 【群学肄言】

5、判断题:
中国社会学史的学习可以成为公民教育的过程。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6、单选题:
最早讨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历史的学者是( )。
选项:
A:李剑华
B:严复
C:蔡玉骢
D:阎明
答案: 【李剑华】

7、判断题:
西方社会学是对当时市民社会所出现的深刻危机的不同回答的产物。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8、判断题:
卢卡奇和葛兰西是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9、判断题:
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的历史时,意思是说历史进程中的种种物质基础不重要。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10、判断题:
传统绝不是一种来自过去的僵死的遗产,而是被看作一种“超越时间而共有相同问题和关怀的思想共同体”。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冯桂芬的代表作是( )。
选项:
A:校邠庐抗议
B:天演论
C:大同书
D:盛世危言
答案: 【校邠庐抗议】

2、单选题:
郑观应的代表作是( )。
选项:
A:校邠庐抗议
B:盛世危言
C:群学肄言
D:天演论
答案: 【盛世危言】

3、单选题:
我国最早提出“群学”一词的学者是( )。
选项:
A:康有为
B:谭嗣同
C:郑观应
D:严复
答案: 【康有为】

4、单选题:
谭嗣同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是对( )的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选项:
A:梁启超
B:黄宗羲
C:严复
D:傅兰雅
答案: 【黄宗羲】

5、单选题:
章炳麟于1902年翻译了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著作( )。
选项:
A:社会学导言
B:社会学
C:天演论
D:群学肄言
答案: 【社会学】

6、单选题:
章炳麟的进化思想的立足点是( )的道德和思想。
选项:
A:荀子
B:孟子
C:老子
D:孔子
答案: 【荀子】

7、单选题:
严复1903年翻译的《群学肄言》一书的作者是( )。
选项:
A:赫胥黎
B:斯宾塞
C:达尔文
D:斯密
答案: 【斯宾塞】

8、单选题:
严复借助( )的观点来校正赫胥黎。
选项:
A:岸本能武太
B:斯宾塞
C:康有为
D:达尔文
答案: 【斯宾塞】

9、多选题:
洋务运动时期的现代化运动有以下局限性( )。
选项:
A:片面的或局部的改革
B:局限在器物层面
C:认识不足
D:没有政治变革
答案: 【片面的或局部的改革;
局限在器物层面;
认识不足;
没有政治变革】

10、多选题:
严复吸收赫胥黎的天演论中进化论观点,是为了( )。
选项:
A:激励国人团结奋斗,以救亡图存、保国保种
B:唤起国人自强不息、与天争胜的意识
C:反对听天由命
D: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答案: 【激励国人团结奋斗,以救亡图存、保国保种;
唤起国人自强不息、与天争胜的意识;
反对听天由命;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有据可查的最早设置社会学课程的是( )。
选项:
A:京师大学堂
B:北京法政学校
C:清华大学
D:万木草堂
答案: 【】

2、单选题:
最早在中国讲授社会学课程是( )。
选项:
A:白芝浩
B:阿瑟·孟
C:康宝忠
D:陶孟和
答案: 【】

3、单选题:
目前为止所知道的最早在大学讲授社会学的中国教师,是( )。
选项:
A:陶孟和
B:严复
C:康宝忠
D:康有为
答案: 【】

4、单选题:
中国人自己的第一本社会学著作是( )。
选项:
A:中国乡村与都市生活
B:大同书
C:北平生活费分析
D:群学肄言
答案: 【】

5、单选题:
中国人自己的第一本社会学著作的作者是( )。
选项:
A:梁宇皋
B:严复
C:陶孟和
D:陶孟和、梁宇皋
答案: 【】

6、单选题:
中国社会学界最先采用帐簿调查法研究中国工人家庭生活的学者是( )。
选项:
A:李景汉
B:史国衡
C:田汝康
D:陶孟和
答案: 【】

7、单选题:
“退款办学”的美国民间推动者是( )。
选项:
A:明恩溥
B:伯吉斯
C:吉丁斯
D:帕克
答案: 【】

8、多选题:
美国公理会牧师明恩溥(A. H. Smith)的代表作有( )。
选项:
A:北京的行会
B:中国乡村生活
C:中国人的特性
D:中国乡村与都市生活
答案: 【】

9、多选题:
最早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者代表人物是( )。
选项:
A:李大钊
B:瞿秋白
C:陈独秀
D:李达
答案: 【】

10、判断题:
十月革命之前,马克思主义已经是中国知识界的主流学说。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民国早年开展的社会调查运动,其承接的学术史脉络为( )。
选项:
A:洋务运动思想
B:英国费边社
C:美国春田调查
D:清代乾嘉汉学
答案: 【】

2、判断题:
民国早年开展的社会调查运动真正标志着中国学术思潮的全面转变。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3、单选题:
民国早年开展的社会调查运动与当时政治有如下联系( )。
选项:
A:革命尚未成功,须先搞社会调查和建设
B: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C:革命已经成功,可以开展社会调查
D:社会调查是政治革命一部分
答案: 【】

4、多选题:
民国早年开展的社会调查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
选项:
A:康有为
B:严复
C:陶孟和
D:李景汉
答案: 【】

5、单选题:
陶孟和的调查思考中,社会调查最终指向( )。
选项:
A:社会建设
B:社会革命
C:工业建设
D:道德建设
答案: 【】

6、多选题:
社会调查在以下哪些层面具备公民教育的品格( )。
选项:
A:增强合作精神
B:激发责任心与公共心
C:促成冷静头脑、提高民众自信与分辨力
D:普及公民常识、提供事实依据
答案: 【

7、单选题:
家庭记账法的首创人物是( )。
选项:
A:勒普莱
B:李景汉
C:陶孟和
D:布思
答案: 【

8、单选题:
在中国首次用家庭记账法进行研究的人是( )。
选项:
A:陶孟和
B:勒普莱
C:李景汉
D:布思
答案: 【

9、判断题:
陶孟和的《北平生活费之分析》调查,有较强的呼吁社会革命、推动民生事业的意义。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多选题:
潘光旦的家庭问题调查有这些缺陷( )。
选项:
A:样本不具有代表性
B:理论分析薄弱
C:不是概率抽样调查
D:研究方法有不足之处
答案: 【】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费孝通所探讨的绅士阶层有这些重要作用( )。
选项:
A:缓解政治冲突
B:推动地方自治
C:表达政治诉求
D:推行道德教化
答案: 【】

2、判断题:
吴晗认为,绅权不是皇权的延伸,也不是皇权统治人民的一种辅助机制。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3、判断题:
胡庆钧认为,不能以现代民权的概念解释绅权,因为绅士毕竟不是由选举产生,所以不受人民的约束。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4、判断题:
费孝通受他在燕大的老师、农村社会学家杨开道的影响,对地方自治很感兴趣。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5、判断题:
费孝通看到地方自治对集权政治的制衡作用,将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看做是中国传统政治结构的两个支柱。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6、判断题:
费孝通所指的两大格局是指中国的“差序格局”对应于西方的“整体格局”。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7、单选题:
费孝通认为的中国社会结构的独特之处是( )。
选项:
A:两大格局,四种权力
B:两大格局,两种权力
C:四大格局,四种权力
D:四大格局,两种权力
答案: 【

8、单选题:
潘光旦、费孝通的研究发现,有13.3%的贡生、举人和进士,出身于五代之内没有功名的人家,这说明( )。
选项:
A:科举制衰落了
B:科举制兴盛
C:科举并不完全由已有功名的世家所垄断
D:科举完全由已有功名的世家所垄断
答案: 【

9、单选题:
应用优生学原理解释中国的文化衰弱问题的学者是( )。
选项:
A:潘光旦
B:陈达
C:吴景超
D:费孝通
答案: 【

10、多选题:
孙本文编著的《社会学原理》有这些值得注意的特点( )。
选项:
A: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B:博采欧美各家之长
C:对当时中外社会学重要著作均有述及
D:引证了大量丰富的中国历史典籍和统计资料
答案: 【】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吴景超试图探索一条融合“自由”与“计划”的经济思想,受到美国经济学家李伯蒙的影响。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单选题:
吴景超考察苏联经济发展模式后,认为整个经济计划的编制忽视了( )。
选项:
A:产业的均衡布局
B:重工业建设
C:消费者的主权
D:轻工业的发展
答案: 【

3、单选题:
美国经济学家李伯蒙的立场是为( )阶级说话。
选项:
A:中产
B:资产
C:上层
D:无产
答案: 【】

4、单选题:
吴景超这种试图探索一条融合“自由”与“计划”的经济思想,受到( )的影响。
选项:
A:英国经济学家斯密
B:美国经济学家李伯蒙
C: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
D: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答案: 【】

5、多选题:
吴景超认为,中国工业化的资本可以有这些来源( )。
选项:
A:利用外资
B:现有的工业积累资金投入再生产,以创造新的资本
C:华侨投资
D:政府取缔投机事业,引导社会上的游资投入生产事业
答案: 【】

6、判断题:
工业化学派认为,经济建设是复兴国家惟一的途径,生活的改良,教育的提高,国家基础的巩固,国际关系的安定,这一切都仰仗经济建设。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7、判断题:
吴景超对于阶级的看法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8、判断题:
吴景超主张一个综合的阶级定义,用三分法划分阶级,就是除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之外,还有一个中产阶级。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9、判断题:
吴景超同意用二分法划分阶级,即社会上的人,可分为资本家和无产阶级。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10、多选题:
吴景超划分四种国家的标准是( )。
选项:
A:职业分布
B:经济发展
C:产业分布
D:人口密度
答案: 【】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在蒋旨昂看来,社区的现代化可能起到反效果,即,生活在社区里面的人们非但不体会这些新机构的便利,反而认为它们很累赘。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判断题:
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青年学者们运用“功能学派”理论,采取社会学的“问卷访问法”,出产了一批实地社区研究成果。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3、判断题:
吴文藻提倡的社区研究,是用同一区位的或文化的观点和方法,来分头进行各种地域不同的社会研究。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4、判断题:
儒家文化中有关劳心与劳力的身份划分并没有阻碍中国的工业化。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5、判断题:
史国衡、田汝康的劳工研究涉及这个问题:中国如何从过去农业文化,经过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转型成为工业文化。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6、判断题:
蒋旨昂认为,以家族为单位,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地方福利事业的管理体制,这应是发展现代化政治制度的出发点。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7、多选题:
吴文藻的民族学和社会学“中国化”的主张,包含了这些主张( )。
选项:
A:避免探讨理论
B:寻找一种有效的理论构架
C:培养出用这种理论研究中国国情的独立科学人才
D:用理论来指导对中国国情的研究
答案: 【】

8、多选题:
魁阁研究传统有这些特征( )。
选项:
A:公开的辩论
B:对个体的尊重
C:伙伴精神
D:自由研究的风气
答案: 【】

9、单选题:
史国衡最重要的社会学贡献是( )。
选项:
A:乡村研究
B:文化和传统研究
C:农业研究
D:对于工业化过程中劳工问题的研究
答案: 【】

10、单选题:
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推动社会学本土化方面贡献最大的是( )。
选项:
A:许仕廉
B:步济时
C:费孝通
D:吴文藻
答案: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李安宅研究西藏的代表作是《藏学宗教史之实地研究》。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判断题:
华西大学边疆研究所对于现实的边疆政治问题并没有重要影响与直接贡献。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3、判断题:
费孝通等人的社会学调查强调学术活动的目的性,而且社区调查实际上就是围绕理论进行的。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4、单选题:
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的创立者是( )。
选项:
A:吴文藻
B:杨堃
C:费孝通
D:许烺光
答案: 【】

5、多选题:
在陈达看来,中国历史上关于人口的资料有这些缺陷( )。
选项:
A:人口数字是估算,并不准确可靠
B:有些人未列入人口列表
C:人口数字不全,或夸大虚报
D:记录、校对疏忽贻误
答案: 【】

6、单选题:
陈达有国际影响的代表作是( )。
选项:
A:现代中国人口
B:现今中国之土地问题
C: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
D:广东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答案: 【

7、多选题:
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成立的目的是( )。
选项:
A:为战时中国提供理论根据
B:推动战时经济发展
C:推动人口普查技术发展
D:为战时中国提供社会情报
答案: 【】

8、单选题:
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成立时,所长是( )。
选项:
A:李景汉
B:陶孟和
C:陈达
D:戴世光
答案: 【】

9、多选题:
陈翰笙等人主持的农村调查,其调查重点是( )。
选项:
A:强调农村生产关系方面
B:揭露阶级剥削
C:揭露阶级矛盾
D:强调社会功能分析
答案: 【】

10、判断题:
北平社会调查所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长期受学界重视。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第九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需要整理改造,而不是阶级革命;农民地位需要增进,而不是翻身。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多选题:
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具体的组织办法是通过( )。
选项:
A:县学
B:大学
C:乡学
D:村学
答案: 【】

3、判断题:
梁漱溟认为,相比天灾人祸,社会制度或风俗习惯的崩溃破坏,实在是最重要、最深刻的破坏。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4、判断题:
梁漱溟认为乡村衰败的原因在于自身文化的弊病。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5、单选题:
梁漱溟认为中国不是靠法律,而是靠( )来维系社会。
选项:
A:政府
B:伦理
C:暴力
D:极权
答案: 【】

6、多选题:
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具有( )的精神。
选项:
A:调和
B:积极进取
C:意欲自为
D:持中
答案: 【】

7、判断题:
晏阳初等人出版了多种公民教育的材料,进行农村自治的研究,指导公民活动和开展家庭教育。公民教育是平民教育的基础。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8、单选题:
晚年晏阳初在菲律宾办的平民教育机构是( )。
选项:
A:国际乡村建设学院
B:平民建设学院
C:平民教育学院
D:菲律宾乡村建设学院
答案: 【】

9、多选题:
欧美的农业阶梯理论主张( )。
选项:
A:推行农业合作社运动
B:推进土地革命
C:由国家采纳措施,协助农民逐步由雇农转为佃农、半自耕农、自耕农
D:农佃制度难以废除,应针对需要及其弊端进行逐步合理的改革
答案: 【】

10、单选题:
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受到( )乡村生活运动的影响。
选项:
A:法国
B:美国
C:俄罗斯
D:英国
答案: 【】

第十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1957年上半年,社会学者恢复社会学的努力,主要是因为1956年中共中央“双百”方针的提出。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判断题:
潘光旦这批知识分子并未受到传统的儒家士大夫文化的思想熏陶。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3、判断题:
潘光旦1957年被打成右派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很不合适地介入了当时土家族的民族识别工作。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4、多选题:
潘光旦并不赞同当时乡建学派所搞的平民教育,原因在于( )。
选项:
A:农村文化落后
B:不能迎合大众
C:倡导国家主义
D:信奉精英
答案: 【】

5、多选题:
潘光旦早年参加的“大江会”基本主张是( )。
选项:
A:反对以阶级斗争为出发点的共产主义
B:积极倡导国家主义
C:厉行自由民主体制,拥护人权
D:主张由国家倡导从农业社会进而成为工业社会
答案: 【】

6、多选题:
1957年3月,费孝通写了一篇文章《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其基本观点是( )。
选项:
A:改善知识分子地位
B:对官僚体制提出了批评
C:推动民主宪政
D:对政治制度做了某些探索
答案: 【】

7、单选题:
潘光旦从儒家思想中创化出( )学说。
选项:
A:社会进化
B:位育
C:优生
D:文化适应
答案: 【】

8、判断题:
中国社会学的两大发展线索是孔德一脉的改良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的激进社会学。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9、判断题:
苏联专家阿尔辛捷也夫认为,资产阶级的所谓社会学或者历史唯物论,二者可以同时并存。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判断题:
到1961年6月底,潘光旦在政治上已经相当彻底地从自由派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0
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的话,就打赏一下支持文章作者

评论0

请先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代写,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