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金石学的开创之作是()
选项:
A:《集古录》
B:《宣和博古图》
C:《先秦古器记》
D:《金石录》
答案: 【《先秦古器记》】
2、判断题:
流传至今最早的古器物图是元祐七年吕大临所撰的《考古图》。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3、判断题:
“博物馆学”一词第一次出现是在德国学者卡尔奥弗里·德·缪勒1830年出版的一本书中。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4、单选题:
提出“活的博物馆”的概念的美国学者是()
选项:
A:尼克利乌斯
B:默里
C:乔治·布朗·古德
D:约翰·考顿·达纳D.
答案: 【约翰·考顿·达纳D.】
5、判断题:
新博物馆学诞生的标志是1984年的《魁北克宣言》。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6、判断题:
中国历史早期就有专门收藏和保存文物的建筑与机构,这一传统发展出了以公共教育为特色的近代博物馆。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7、单选题:
1683年,英国()建立,“Museum”一词开始作为博物馆的固定用语
选项:
A:卢浮宫博物馆
B:牛津大学阿什莫尔博物馆
C:大英博物馆
D:慕尼黑雕塑博物馆
答案: 【牛津大学阿什莫尔博物馆】
8、多选题:
公元三世纪的亚历山大博物院包括()
选项:
A:研究所
B:学院
C:图书馆
D:收藏室
答案: 【研究所;学院;图书馆;收藏室】
9、判断题:
标志着博物馆学研究成为一项国际性的事业,并从此被纳入更加组织化和制度化的路径中的事件是1958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10、单选题:
奥地利学者弗德利希·瓦达荷西在《博物馆学–德语系世界的观点》一书中指出,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
选项:
A:博物馆性
B:博物馆情感
C:博物馆化
答案: 【博物馆性】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最初的收藏行为源自人类超越物质需求的心理活动。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2、判断题:
人类的收藏行为经历了重大的变化,概括地说,包括“从经典到日常”,“从可移动到不可移动”,“从物质到非物质”,“从过往到现生”。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3、单选题:
以在地型收藏作为馆藏基础的博物馆称为()
选项:
A:历史博物馆
B:自然博物馆
C:区域博物馆
D:生态博物馆
答案: 【区域博物馆】
4、判断题:
1857年的科学与工业博物馆是在1851年美国举办的首届国际博览会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5、单选题:
()首次提出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划分,并在著作()中系统地论述了这一理论。
选项:
A: 汤姆逊,《斯堪的那维亚古物指南》
B:威廉·约翰·汤姆斯,《世界民俗学》
C:罗伯特·普洛特,《牛津郡自然史》
答案: 【 汤姆逊,《斯堪的那维亚古物指南》】
6、判断题:
收藏范围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拓展到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时代背景是工业革命。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7、判断题:
1840年,法国政府在世界范围里第一次颁布了《历史性建筑法案》。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8、单选题:
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最早于()年由法国人于格·德·瓦林和乔治·亨利·里维埃尔提出。
选项:
A:1970
B:1971
C:1973
D:1972
答案: 【1971】
9、判断题:
非物质文化内涵包括物品的物质外壳以及其制作的过程,包括工艺、理念与信仰。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0、判断题:
收藏产权由私人财产转变为公共文化资产导致了博物馆文化的兴起,收藏视域的拓展则大大增添了博物馆的类型,使博物馆文化变得丰富多姿。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博物馆化拓展所造成的博物馆物的巨大扩张给博物馆运动与事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多选题:
在中国,按照管理部门划分,博物馆可以分为()。
选项:
A:文物局系统的博物馆
B:行业(协会)博物馆
C:国家博物馆
D:研究院博物馆
答案: 【】
3、判断题:
生态博物馆以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为依托,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后。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4、判断题:
学习与理解取代了欣赏与审美,越来越成为观众进入博物馆的目的。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5、多选题:
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主题展览来说,当阐释成为展览建设的核心内容,就需要()的介入。
选项:
A:释展人
B:观展人
C:布展人
D:策展人
答案: 【】
6、判断题:
主题性展览对展览要素提出了要求,使其发生了从单一的可移动实物向包括非实物展品在内的多元混合体系的转变。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7、多选题:
展览要素的复杂化与多元化对()提出了要求。
选项:
A:展览建筑开展形成中评估
B: 非实物展品的制作
C:经费预算
D:博物馆的组织机构
答案: 【】
8、多选题:
博物馆定义面临的新挑战有()。
选项:
A:去生命化展品进入博物馆物领域
B:不可移动遗产进入博物馆物领域
C:非实物展品进入博物馆物领域
D: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
答案: 【】
9、多选题:
非实物展品的设计与制作需要考虑到()。
选项:
A:材料质量
B:科学的真实性
C:传播效益
D:审美需求
答案: 【】
10、单选题:
()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修改博物馆的定义为:“博物馆是运用各种方法保管和研究艺术、历史、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藏品,以及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资料和标本,供观众欣赏、教育而公开开放为目的的,为公众利益而进行管理的一切常设机构。” 把观众的欣赏和教育明确列入。
选项:
A:1946
B:1951
C:1962
D:1960
答案: 【】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文化结构通常由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构成。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单选题:
博物馆从象牙塔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经历了()的过程。
选项:
A:物质化
B:规模化
C:贵族化
D:社会化
答案: 【】
3、判断题: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收藏急剧增长的时期。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4、判断题:
收集民族学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与当时殖民主义的背景有关。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5、判断题:
收藏规模化是博物馆文化兴起的一个充分条件。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6、判断题:
1660年代,陌生人到英国王家军械库的参观得到了制度化的许可。之后不久,世界上第一座公共市政美术馆,瑞士巴塞尔市立美术馆也开始向公众开放。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7、多选题:
博物馆公共化进程中,藏品所有权的转移方式有()。
选项:
A:以和平方式转移藏品所有权
B:以革命和暴力的方式转移藏品所有权
C:陌生人有条件利用收藏
答案: 【】
8、单选题:
以革命和暴力的方式转移藏品所有权的案例有()。
选项:
A:牛津大学阿什米尔博物馆
B:英国不列颠博物馆
C:查尔斯顿博物馆
D: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答案: 【】
9、单选题:
一般认为,1881年,韩伯禄神父在其收藏基础上创建的()是中国第一家博物馆。
选项:
A:北疆博物院
B:震旦博物院
C:亚洲文会博物院
D:徐家汇博物馆
答案: 【】
10、单选题:
美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是1773年在南卡罗来纳州建立的()。
选项:
A:惠特尼艺术博物馆
B:查尔斯顿博物馆
C: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D:皮特博物馆
答案: 【】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作为社会文化机构的博物馆是一个理想的非正式教育机构,她通过对作为过去()载体的阐释,帮助人们沟通与过去的对话,更好地明确自己的目标与方向。
选项:
A:记忆
B:历史
C:文化
D:价值
答案: 【】
2、判断题:
只有当博物馆物成为沟通的媒介,其所蕴含的博物馆性才得以显现,博物馆化的现实价值也才真正得到体现。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3、单选题:
1994年欧盟发表《发展、竞争和就业》官方报告,首次明确指出了()的重要性。
选项:
A:全面学习
B:终身学习
C:深入学习
D:全民学习
答案: 【
4、判断题:
博物馆之所以收藏遗产,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美丽珍贵,而是因为它们是记忆的载体,积淀和承载着自然与人类过去生活的各种信息。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5、多选题:
地质学家把地层的年代分为()。
选项:
A:中生界
B:新生界
C:前古生界
D:古生界
答案: 【】
6、单选题:
浙江()有一个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的国际标准剖面,是中生界与古生界之间的标志,被称为地质史上三个最大的断代“金钉子”之一。
选项:
A:长兴
B:嘉兴
C:杭州
D:温州
答案: 】
7、单选题:
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多年到4700年,由先后有序的()个文化层叠压而成。
选项:
A:六
B:五
C:三
D:四
答案: 【】
8、判断题:
博物馆搭建了沟通今日与昨日的桥梁。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9、多选题:
发报者与收报人之间按照特定的方式将信息组织起来,通过一个信息载体发送和接收,被称为()。
选项:
A:分码
B:解码
C:写码
D:编码
答案: 【】
10、判断题:
一旦完成物的信息的编码和解码,博物馆的通讯过程就结束了。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声媒的传播介质是文字与图像,其传播过程,传播者通过书写与绘图将信息传送出去,读者通过阅读获取信息。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判断题:
纸媒、声媒、影媒的传播过程中空间不只是保障学习赖以进行的身体庇护所,其本身也属于学习要素的构成部分。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3、单选题:
博物馆传播介质的主体是()。
选项:
A:动态二维画面
B:符号
C:言语
D:实物
答案: 【
4、判断题:
博物馆以物为主的学习介质具有信息隐性和非连续的特点。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5、判断题:
在博物馆中的学习,靠近入口外效益较好,越接近出口,效益越差,呈现出效益递减的现象。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6、单选题:
博物馆中的阐释途径是多样的,其中将展品,包括实物展品与非实物的辅助展品,按照易于理解的方式陈列在展厅,观众通过对展品的观察理解其间的意义的途径是什么?
选项:
A:参与
B:图像
C:符号
D:视觉
答案: 【】
7、单选题:
视觉的博物馆阐释行为所对应的观众学习行为是()。
选项:
A:观察
B:阅读
C:体验
D:操作
答案: 【】
8、判断题:
参与性操作体现了博物馆的一种新的观念,因为触摸的方式在上个世纪的博物馆是受到禁止的。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9、判断题:
博物馆学习具有一大重要的特征是学习场域的空间性。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10、判断题:
展线的安排应该对观众的引导是强制的。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博物馆的机构构成包括业务与保障两大系统,业务系统的任务是保证机构得以顺利运作,包括组织协调、人员配置、财务支持、安全保卫、后勤服务等。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判断题:
博物馆的业务部门从工作内涵上看,主要涉及藏品的征集、管理与保护,藏品的研究,展览的制作,以及围绕展览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等。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3、判断题:
从展览质量保障的角度看,博物馆业务部门的一条龙的部门设置比三部制不合理的成分会更高一些。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4、多选题:
巴拉宪章将文化遗产分解成哪两部分?
选项:
A:本体
B:载体
C:文化意义
D:物质构件
答案: 【】
5、判断题:
藏品研究的载体研究主要是探明这件器物本身的属性,这种研究既为藏保护提供了必要的数据,也有助于揭示藏品形成的技术要求。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6、单选题:
藏品产生的时空坐标属于哪种信息?
选项:
A:关联信息
B:制造信息
C:功能信息
D:使用信息
答案: 【
7、判断题:
一件物品的功能典型地反映于制造者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8、单选题:
关于藏品的使用信息在一般情形下会与哪种信息重叠?
选项:
A:功能信息
B:收藏史信息
C:制造信息
D:关联信息
答案: 【】
9、单选题:
临时展厅主要用于承接短期的临时性展览,在一些国家有专门制作临展的公司,通常会用多少平方米作为基本模数。
选项:
A:500
B:950
C:800
D:650
答案: 【】
10、单选题:
调查研究/前置评估属于博物馆展览营建哪个核心步骤的环节?
选项:
A:制作
B:制作规划
C:细部设计
D:初步设计阶段
E:可行性阶段
答案: 【】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展览策划正式的工作展开之前,我们有三件基础的事情要做:组织策展团队、研究展品内涵和掌握观众学习特征。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单选题:
在中国大陆,主持策展工作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外源性的,一种是内源性的。那么内源性的是由()主持的。
选项:
A:观众
B:馆内负责学术的副馆长或其他相关人员
C:室内设计团队
D:聘请的馆外的策展专家
答案: 【】
3、判断题:
展品研究是以藏品研究为基础的。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4、单选题:
展品研究的重点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选项:
A:藏品
B:兴趣
C:展览建设
答案: 【】
5、判断题:
分析式学习者关注的是“它怎么动起来?”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6、单选题:
乔治•E•海因(George E.Hein)归纳的科技博物馆教育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其中第三代是什么?
选项:
A:建构知识型
B:发现型
C:刺激-反应型
D:教导解说型
答案: 】
7、多选题:
在中国大陆,策展人或策展团队的任务主要是撰写展览文本,主要包括哪些等内容?
选项:
A:提炼展览主题
B:明确传播目的
C:建构展览框架与故事线
D:确定展品
答案: 【】
8、多选题:
外源性策展人或策展团队在主持展览文本撰写时,为能迅速进入角色,写出中肯合理的一级传播目的书,应该召开哪些座谈会?
选项:
A:设计人员座谈会
B:专家座谈会
C:典藏人员座谈会
D:观众座谈会
答案: 【】
9、单选题:
看板的说明文字量不宜过长,一般来说“单元说明”控制在多少字之间?
选项:
A:80-100
B:100-150
C:250-300
D:150-200
答案: 【
10、单选题:
物品标签不应超过几个字词?
选项:
A:50
B:30
C:40
D:20
答案: 【】
第九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对展览设计师来说,专业学术判断较审美判断更为重要。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多选题:
在平面布局中,凯瑟琳归纳了以下哪些展线类型?
选项:
A:开放式
B:随机式
C:放射式
D:直接式
答案: 【】
3、判断题:
开放式展线是指观众循环往复地从中心出发,再回到中心的动线。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4、多选题:
根据材质不同,不同展品对光的敏感度不同,其中属于高敏感类型的是?
选项:
A:矿石
B:金属
C:丝绸
D:报纸
答案: 【】
5、判断题:
从文物保护的角度看,采用冷光源的人工照明的方案是比较好的。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6、单选题:
长期以来,展柜的下看口以一个成年人站立观看时,能以自然的姿势仔细观看展品细节来确定的,通常会在()厘米左右?
选项:
A:50
B:70
C:80
D:90
答案: 【】
7、多选题:
关于非实物展品的设计与制作,设计团队可以从以下哪三方面审查?
选项:
A:艺术性
B:博物馆的美
C:科学性
D:传播性
答案: 【】
8、判断题:
展览制作包含着两个部分的工作,一是在现场开展的建造工作;二是专业工作。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9、多选题:
展览制作的专业工作包括()。
选项:
A:图版制作
B:基础电工
C:模型制作
D:场景制作
答案: 【】
10、判断题:
施工过程还会遇到大量二度创作的问题,还需要更具体和精准的创作稿,包括人物表情、动作、场景的环境、道具等,都需要细化。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第十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空间分离式的分众策略是()。
选项:
A:装置分众
B:路径分众
C:标签分众
答案: 【
2、多选题:
JOHN H.FALK等人的研究表明,观众进入博物馆后,有三种语境会对他的认知发生作用,是以下哪三种?
选项:
A:个人语境
B:认知语境
C:社会语境
D:环境语境
答案: 【】
3、判断题:
“斜坡效应”表现为整个参观过程单位面积的耗时量呈现为一条速率不断增长的抛物线。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4、判断题:
展览中突出重点的方式有许多种,包括采用高光比重点灯光、动态化、颜色标示、加大基座等。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5、判断题:
陈列语言是展览是最具博物馆特征的阐释方法,其本质是以实物展品为核心所构成的具有自我表达能力的形象体系。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6、多选题:
当代博物馆利用非实物展品进行阐释,制作专门用于实现传播目的的非实物展品,从形态上大致包括()。
选项:
A:造型类展品
B:视听及媒体
C:互动装置
答案: 【】
7、判断题:
全息投影是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全息图包含被记录物体的尺寸、形状、亮度和对比度等信息。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8、判断题:
幻影成像是基于“实景造型”和“幻影”的光学成像结合,将所拍摄的影像投射到布景箱中的主体模型景观中,演示故事的发展过程。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9、判断题:
与AR技术相比,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更强的真实感,而且观众无需带头盔即可观看,还可通过多种方式与虚拟物体进行互动。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判断题:
数字沙盘是将各种多媒体设备与沙盘的物理模型相结合。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第十一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1990年,美国博物馆协会在解释博物馆的定义时,将()并列视为博物馆的核心要素。
选项:
A:收藏
B:教育
C:为公众服务
D:为贵族服务
答案: 【】
2、判断题:
《博物馆学关键概念》对博物馆教育做了宽泛的定义:博物馆教育是梳理综合从博物馆获取的知识,通过知识整合、激发感知、获取新体验,帮助观众个人发展和获得成就。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3、单选题:
当代的博物馆,教育意图始终贯彻在博物馆展览建设的各个阶段与各个环节。作为策展前期准备,最核心的问题是了解观众的学习动机与方式,在具体操作中,一般通过()来了解观众的想法。
选项:
A:展览评估
B:前置评估
C:座谈会
D:调查问卷
答案: 【】
4、判断题:
为了实现传播效果,策展人的许多考虑如信息量的安排、空间布局、图文版面等,都是出于教育的目的。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5、判断题:
临时展览作为基本陈列的重要补充,是博物馆拓展社会角色,并更深入浸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途径,能够加强博物馆与社会的联系。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6、多选题:
临时展览的特点有()。
选项:
A:影响力相对较小
B:容易策划和举办
C:持续时间不长
D:规模相对较小
答案: 【】
7、判断题:
高质量的展览就能够完成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任务。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8、多选题:
目前作为拓展教育的平台包括哪些?
选项:
A:学习体验馆
B:探索角
C:小剧场
D:工作坊
E:发现屋
答案: 【】
9、判断题:
博物馆的流动方式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交换展览、借展;另一种是“巡回展览”、“博物馆汽车”。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判断题:
数字博物馆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立体显示系统、互动娱乐技术、特种视效技术,将现实存在的实体博物馆的三维立体的方式完整呈现于网络上的博物馆。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第十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展览建设开始之前需要进行的评估是()。
选项:
A:改善性评估
B:总结评估
C:前置评估
D:形成中评估
答案: 【】
2、单选题:
博物馆展览接受公众和社会的检验,如果存在许多问题,那么总结评估就会变成()。
选项:
A:改善性评估
B:形成中评估
C:前置评估
答案: 【】
3、多选题:
展览的专家判断所反映的是哪些内容?
选项:
A:馆藏中能恰当叙述和阐明展览主题的文物是否恰如其分地出现在展览中
B:在参观该展览中我获得了什么
C:重点把握是否准确
D:呈现的事实与现象是否准确
答案: 【】
4、多选题:
展览中专家判断的本质是一种(),观众判断的本质更倾向于()。
选项:
A:非专业判断
B:传播判断
C:专业判断
答案: 【】
5、多选题:
展览质量的专家判断体系的核心是()。
选项:
A:好看
B:历史文化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C:事实与现象的准确性
D:看得懂
答案: 【】
6、多选题:
在这该展览中展品资源效益最大化是指()。
选项:
A:是否“尽可能穷尽”了各种展品
B:这些展品有没有按其重要程度恰如其分地安排在相关的位置,构成一个进行叙述的有机整体
C:有没有重要的缺漏
答案: 【】
7、多选题:
史密森学会1999的研究报告将观众的体验分成了以下哪几种体验维度。
选项:
A:认知体验
B:社会体验
C:非实物体验
D:反思体验
E:实物体验
答案: 【】
8、多选题:
史密森学会1999的研究报告将观众的体验分成了14种体验类型,其中属于认知体验维度的类型有()。
选项:
A:感受到一种精神链接
B:获得信息或知识
C:被美丽所感动
D:增进我的理解
答案: 【】
9、多选题:
钱德勒•斯克里文(Chandler Screven)提出展览评估的三个层次是()。
选项:
A:改善性评估
B:总结评估
C:前置式评估
D:形成中评估
答案: 【】
10、判断题:
观众调查中的跟踪观察法记录的变量包括观众行走、停留的行为与时间,观众的参观路线,人流数据,空间信息密度,观众参观时间等。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