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答案统计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最新答案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15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2、判断题:
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3、判断题:
形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差异性。(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4、单选题:
对某地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全面调查,则此次调查的总体单位是(      )。

选项:
A:所有工业企业的每台设备
B:每个工业企业
C:所有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
D:所有的工业企业
答案: 【所有工业企业的每台设备】

5、单选题:

构成统计总体(      )。

选项: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可以有多个指标
D:只能有一个指标
答案: 【可以有多个指标】

6、单选题:

某企业有180名职工,将他们每个人的工资总额相加除以180,这是(     )。

选项:
A:对180个标志求平均
B:对180个变量值求平均
C:对180个变量求平均
D:对180个指标求平均
答案: 【对180个变量值求平均】

7、多选题:
统计总体的特征有(         )。

选项:
A:差异性
B:大量性
C:数量性
D:同质性
E:客观性
答案: 【差异性;大量性;同质性】

8、单选题:

统计有三种含义,其中最基础的是(      )。

选项:
A:统计活动
B:统计方法
C:统计学
D:统计资料
答案: 【统计活动】

9、多选题:
全国人口普查中(      )。

选项:
A:年龄是变量
B: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C:性别是品质标志
D:全部男性人口数是指标
E: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
答案: 【年龄是变量;每个人是总体单位;性别是品质标志;全部男性人口数是指标】

10、多选题:

研究某企业全体工人的有关情况,则可变标志是(       )。

选项:
A:籍贯
B:工龄
C:性别
D:工资
E:厂籍
答案: 【籍贯;工龄;性别;工资】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对数据进行计量的量度层次中,最低的层次是(    )。

选项:
A:定比尺度
B:定类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序尺度
答案: 【定类尺度】

2、判断题:
我国的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经常性调查方式。(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3、单选题:
检查产品寿命应使用哪种调查方法(  )。

选项: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答案: 【抽样调查】

4、单选题:
有意识地选取几十块麦地来估算某县小麦总产量,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选项:
A:典型调查
B:非全面报表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答案: 【典型调查】

5、判断题:
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合” ,对总体单位而言是“分”。(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6、单选题:
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

选项: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答案: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7、单选题:
按离散变量分组形成的变量数列(   )。

选项:
A:只能是单项式数量
B:既可以是单项式数列,也可以是组距式数列
C:只能是组距数列
D:既不是单项式数列,也不是组距式数列
答案: 【既可以是单项式数列,也可以是组距式数列】

8、单选题:
各组次数除以本组组距,称为(    )。

选项:
A:比率
B:频率
C:次数密度
D:频数
答案: 【次数密度】

9、单选题:
按年龄分组的人口死亡率表现为(    )。

选项:
A:U型分布
B:钟型分布
C:J型分布
D:对称分布
答案: 【U型分布】

10、判断题:
统计表的左右两端习惯上均不划线,采用开口式。(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当标志值较小的一组其权数较大时,则算术平均数(   )。

选项:
A:不受权数影响
B:接近标志值较大的一组
C:接近标志值较小的一组
D:仅受标志值影响
答案: 【】

2、单选题:
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大,则(   )。

选项:
A: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
B:无法判断
C:两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一样大
D: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
答案: 【】

3、单选题:
可直接用标准差评价两数列差异程度大小的条件是:两数列的平均数(   ) 。

选项:
A:相差较小
B:不等
C:相差较大
D:相等
答案: 【】

4、多选题:
几何平均数适合(   )。
选项:
A:等差数列
B:标志总量等于各标志值之和
C:含有负值的数列
D:等比数列
E:标志总量等于各标志值之积
答案: 【】

5、多选题:
算术平均数具有下列哪些性质(   )。

选项:
A:blob.png
B:blob.png
C:blob.png
D:blob.png
E:blob.png
答案: 【】

6、判断题:
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7、判断题:
中位数和众数是根据标志值在总体中所处的位置确定的,因此与标志值的大小无关。(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8、判断题:
对同一数列,同时计算标准差和平均差二者必须相等。 (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9、判断题:
任何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用标准差指标。(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判断题:
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取决于权数本身绝对值的大小。(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在抽样推断中,必须遵循(  )原则抽取样本。

选项:
A:可比原则
B:随机原则
C:对等原则
D:随意原则
答案: 【】

2、单选题:
抽样估计中最常用的分布理论是(  )。
选项:
A:t分布理论
B:二项分布理论
C:超几何分布理论
D:正态分布理论
答案: 【】

3、单选题:
在其他情况一定的情况下,样本单位数与抽样误差之间的关系是(  )。
选项:
A:抽样误差是样本单位数的10%
B:样本单位数越多,抽样误差越小
C:样本单位数与抽样误差无关
D:样本单位数越多,抽样误差越大
答案: 【】

4、多选题: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的具体方法有(  )。
选项:
A:重复抽样
B:不重复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
D:等距抽样
答案: 【】

5、多选题:
在抽样调查中(  )。
选项:
A:样本是随机变量
B:样本是唯一的,样本指标也是唯一的
C:样本不是唯一的,样本指标也不是唯一的
D: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
答案: 【】

6、多选题:
抽样的参数估计方法一般有(  )。
选项:
A:等差估计
B:等比估计
C:区间估计
D:点估计
答案: 【】

7、判断题:
参数和统计量是没有区别的。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8、判断题:
一个无偏估计量意味着它非常接近总体的参数。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9、判断题:
抽样估计的目的是说明样本的数量特征。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判断题:
抽样方法是决定抽样分布的最关键因素。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从统计量出发,对总体某些特征的“假设”作出拒绝或者接受的判断过程称为(    )。
选项:
A:假设检验
B:区间估计
C:统计推断
D:参数估计
答案: 【】

2、单选题:
在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α的意义是(  )。
选项:
A:

H0不成立,经检验拒绝H0的概率

B:

H0为真,经检验接受H0的概率

C:

H0不成立,经检验接受H0的概率

D:

H0为真,经检验拒绝H0的概率

答案: 【

 

3、单选题:
假设检验的依据是(    )。
选项:
A:中心极限定理
B:小概率原理
C:总体分布
D:方差分析原理
答案: 【】

4、多选题:
根据原假设的情况,假设检验中的临界值(    )。
选项:
A:有时有一个,有时有两个
B:只能有一个,不可能有两个
C:只有负值
D:有时会有负值
E:只会为正值
答案: 【】

5、多选题:
在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采用什么检验统计量取决于(    )。
选项:
A:所选取的样本是大样本还是小样本
B:样本方差是否已知
C:还需要考虑总体是否为正态分布
D:总体方差是否已知
E:样本均值是否已知
答案: 【】

6、多选题:

总体比例假设检验的基本形式有(    )。

选项:
A:H0:P≤P0,H1:P>P0
B:H0:P>P0,H1:P≤P0
C:H0:P≠P0,H1:P=P0
D:H0:P=P0,H1:P≠P0
E:H0:P≥P0,H1:P<P0
答案: 【】

7、判断题:
所谓小概率原理是指发生概率很小的事件,在试验中不可能发生。(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8、判断题:

在总体方差未知情况下进行均值检验,一定要用t统计量。(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9、判断题: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可以利用小概率事件来解释。(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10、判断题:
拒绝原假设说明原假设是错误的。(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只有在两变量之间确实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而且相关的密切程度显著时,才能拟合回归方程图片1.png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判断题:
如果变量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r = 0,表明这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3、判断题:
设两个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图片2.png= -10 + 0.5x,由此可以判定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4、判断题:

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属于确定的函数关系。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5、单选题:

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代表性指标是(    ) 。

选项:
A:相关系数
B: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C:

两个变量的协方差

D:估计标准误
答案: 【

6、单选题:
简单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

选项:
A:-1≤r≤0
B:0≤r≤1
C:-1<r<1
D:-1≤r≤1
答案: 【】

7、单选题:
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狭义的相关关系的是(    ) 。

选项:
A: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
B: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C: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
D: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答案: 【】

8、多选题:

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是(   )。

选项:
A: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B: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
C:产品产量随生产用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而减少
D: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
E: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
答案: 【】

9、多选题:
简单相关系数表明两变量之间(     )。
选项:
A:变异关系
B:线性关系
C:因果关系
D:相关方向
E:相关的密切程度
答案: 【】

10、多选题: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按其程度划分有(   )。

选项:
A:正相关
B:不完全相关
C:不相关
D:负相关
E:完全相关
答案: 【】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相对数时间序列中的指标数值相加没有实际意义。(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判断题:
平均发展速度是各个定基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3、判断题:
平均增长速度是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开n次方根。(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4、单选题:
平均增长量是(     )。

选项:
A:累计增长量的算术平均数

B:累计增长量的几何平均数
C:逐期增长量的几何平均数
D:逐期增长量的算术平均数
答案: 【】

5、单选题:

某银行投资额2017年比201年6增长10%,2018比2016增长15%,则2018年比2017年增长了(      )。

选项:
A:115%÷110%
B:115%×110%-1
C:15%÷10%
D:(115%÷110%)-1
答案: 【】

6、单选题:
间断并间隔期不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选项:
A:用各间隔长度对各间隔的平均水平加权平均
B:对各时点水平简单平均
C:以每次变动持续的时间长度对各时点水平加权平均
D:用首末折半法计算
答案: 【】

7、单选题:

时间序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是(       )。

选项:
A:相对数时间数列
B:平均数时间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答案: 【

8、多选题:
将不同时间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得到的平均数称为(          )。

选项:
A:算术平均数
B:动态平均数
C:序时平均数
D:一般平均数
E:平均发展水平
答案: 【】

9、多选题: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

选项:
A:加权平均法
B:算术平均法
C:几何平均法
D:方程法
E:调和平均法
答案: 【】

10、多选题:
增长1%的绝对值(         )。

选项:
A:等于逐期增长量除以环比增长速度×100
B:表示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相对量
C:等于前期水平除以100
D:等于逐期增长量除以环比发展速度×100
E:表示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绝对量
答案: 【】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统计指数是综合反映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变动方向及变动幅度的相对数。(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多选题:

下列情况中,属于广义指数概念的有(     )。

选项:
A:同类指标实际与计划之比
B:不同空间同类指标之比
C:一种指标与另一有密切联系的指标之比
D:同一总体的部分指标与总量指标之比
E:同一总体的部分指标与另一部分指标之比
答案: 【】

3、单选题:

按指数反映的现象特征不同,指数可分为(     )。

选项:
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B: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C: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答案: 【】

4、多选题:
编制统计指数的作用主要有(     )。

选项:
A:综合反映总体的发展变化趋势及规律
B:利用指数分析法对经济现象变化作综合评价和测定
C:综合反映总体内部的构成和性质
D:利用指数之间的联系,进行因素分析
E:综合反映现象总体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答案: 【】

5、单选题:
综合指数法是计算总指数的(     )。

选项:
A:最科学的方法
B:重要方法之一
C:最不理想的方法
D:唯一的方法
答案: 【】

6、判断题:
同度量因素在综合指数的编制中只起过渡或媒介作用。(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7、单选题:
销售量指数中的指数化指标是(      )  。

选项:
A:单位产品价格
B:销售额
C:单位产品成本
D:销售量
答案: 【】

8、判断题:
加权指数是计算总指数广为采用的方法,个体指数也是一种加权指数。(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9、判断题:
平均数指数是个体指数的平均数,所以平均数指数是个体指数。(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判断题:
可变指数既包含了各组水平变动对总体平均数的影响,又包含了结构变动对总体平均数的影响(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第九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在R函数命令中的各参数或参数中的各元素之间,使用(   )进行元素之间的分隔。

选项:
A:句号
B:分号
C:斜杠
D:逗号
答案: 【】

2、单选题:
在R语言中,每个命令都由命令名加(    )构成的。

选项:
A:引号
B:花括号
C:方括号
D:圆括号
答案: 【】

3、单选题:
要获得服从某种统计分布的模拟数据,需要在分布名前加上(      )字符来构成R命令函数来实现。

选项:
A:r
B:b
C:q
D:p
答案: 【】

4、单选题:
使用plot()函数绘图时,括号中的第一个参数默认为(    )数据,且可以省略。

选项:
A:总标题
B:图形符号
C:纵坐标
D:横坐标
答案: 【】

5、单选题:
R中的数据框是以(     )为基本元素构成的。

选项:
A:矩阵
B:列向量
C:行向量
D:多维数组
答案: 【】

6、多选题:
R进行统计分布计算时,命令名的首个字符必定是如下(        )之一。

选项:
A:p
B:d
C:o
D:r
E:q
答案: 【】

7、多选题:
R中数值型数据主要可以在(          )中出现。

选项:
A:数据框
B:数组
C:列单
D:矩阵
E:向量
答案: 【】

8、判断题:
在R语言中不区分字母的大小写,所以使用中不必顾忌字母的大小写。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9、判断题:
在R中对数据表进行编辑时,可以使用test()命名来完成。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判断题:
在绘图中使用qqline()命令来添加基准线。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0
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的话,就打赏一下支持文章作者

评论0

请先

站点公告

开放大学课程作业代写,有需要扫码加微信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