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课程包括下面那些内容?
选项:
A:具体案例介绍
B:生态学基本原理原则及介绍
C:生态设计流程的介绍
D:生态工程及生态设计的类型
答案: 【具体案例介绍;生态学基本原理原则及介绍;生态设计流程的介绍;生态工程及生态设计的类型】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生物个体生长所遵循的规律主要有()。
选项:
A:限制因子定律
B:生态适应性规则
C:耐性定律
D:地球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规律
答案: 【限制因子定律;生态适应性规则;耐性定律;地球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规律】
2、判断题:
关于生态适应性规则,我们常说的生态型,指的就是趋异适应;而生活性指的是趋同适应的结果。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3、多选题:
关于地球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海拔高度导致生物垂直分层现象
B:气温与洋流影响生物分布
C:生物分布只呈现纬度地带性
D:周期性变化形成周期性的生命活动
答案: 【海拔高度导致生物垂直分层现象;气温与洋流影响生物分布;周期性变化形成周期性的生命活动】
4、多选题:
下列属于生物学对种群定义是()。
选项:
A:能相互交配繁衍后代
B:具有相似形态、生理和生态习性
C:同种的一群个体
D:占据一定的时空范围
答案: 【能相互交配繁衍后代 ;具有相似形态、生理和生态习性;同种的一群个体;占据一定的时空范围】
5、判断题:
种群虽然由个体组成,但并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诸多群体特性。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6、多选题:
关于种群的年龄结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年龄结构越复杂,种群的适应能力越弱
B:年龄结构的分析有助于预测种群发展
C:稳定型是指种群内各年龄段的个体比例适中
D:衰退型是指种群数量趋于减少
答案: 【年龄结构的分析有助于预测种群发展;稳定型是指种群内各年龄段的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是指种群数量趋于减少】
7、单选题:
1930年美国从日本大量引进葛藤。现今葛藤四季常青,藤缠枝绕,侵吞了美国几百万亩的土地。该现象属于()
选项:
A:种群爆发或大发生
B:生态入侵
C:种群波动
D:种群平衡
答案: 【生态入侵
】
8、单选题: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
A:K-对策型生物扩散能力较弱
B:种群的群居降低了个体的存活率
C:分摊竞争有时难以维持种
D:自疏现象可以减少对生存需求的竞争
答案: 【种群的群居降低了个体的存活率】
9、单选题:
关于生物与环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
A:生物的发育起点温度非零度开始
B:土壤中大多数的氮是以腐殖质的形式存在
C:延长光合时间是延长植物生长期的主要方式
D:物候学是研究动植物季节性发生规律及其原因的科学
答案: 【延长光合时间是延长植物生长期的主要方式】
10、多选题:
生物多样新保护的意义有()。
选项:
A: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B:减少人类对生物资源的侵蚀
C:物种损失可能造成世界范围影响
D:每个物种的用途与价值不可预测
答案: 【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减少人类对生物资源的侵蚀;物种损失可能造成世界范围影响;每个物种的用途与价值不可预测】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根据钦佩等学者,相比传统工程与环境工程,生态工程侧重()
选项:
A: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
B:生态学原理、生态系统
C:工程费用相对合理
D:少干扰,低污染,协调发展
答案: 【】
2、多选题:
根据丹麦学者,相比传统工程,生态工程强调()。
选项:
A:一个平衡点
B:可再生能源与材料最大化利用
C:弹性边界、弹性边缘
D:功能冗余、持久
答案: 【】
3、单选题:
生态工程的概念最早由谁提出()。
选项:
A:马世骏教授
B:Mitsch教授
C:熊文愈教授
D:Jorgensen教授
答案: 【】
4、多选题:
生态工程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选项:
A:为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而设计
B:以复合型生态系统为对象
C:以人与自然协调关系为基础
D:应用系统结构与功能协调等原则
答案: 【】
5、单选题:
下列属于物质能量多层分级利用生态工程的应用实例是()。
选项:
A:农、林、牧、渔生产模式
B:利用自然生态处理工业废水
C:桑基鱼塘
D:利用秸秆生产食用菌和蚯蚓
答案: 【】
6、判断题:
多种植物(如水葫芦)能够吸收某些微量重金属元素。回收微量元素后的无毒部分可以作为家畜的饲料。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7、判断题:
任何系统及其组分始终处于连续不断变动的过程中。系统中存在竞争,也存在协同合作,每个层次都有独特的功能。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8、单选题:
草原上的草食动物因为迁入而增加,植物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随后草食动物数量下降,植物数量得以恢复。这种现象属于生态原理中的()。
选项:
A:生态系统边缘效应原理
B:生物共生原理
C:生态系统基本动力原理
D:生态系统自组织原理
答案: 【】
9、多选题:
生态工程设计的常规步骤有()。
选项:
A:系统边界确定
B:工程方案的构建、实施与验收
C:生态过程影响驱动因子及响应
D:生态系统分析
答案: 【】
10、判断题:
系统整体性可以表述为要素性质的简单叠加。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杨经文先生被美国CNN命名为生态设计领域的领导者。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多选题:
活水公园人工湿地塘床系统种植有哪些种类的植物?
选项:
A:浮水植物
B:漂浮植物
C:挺水植物
D:沉水植物
答案: 【】
3、判断题:
成都活水公园的创意于1996年被采纳,1997年破土动工,1998年落成。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4、单选题:
新加坡是一个岛国,热带城市风貌,被誉为()。
选项:
A:生态城市
B:文明城市
C:花园城市
D:绿色城市
答案: 【
5、判断题:
高线铁路在2008年经过重新设计后重新开放,变身成一座现代城市版 “空中花园”。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6、单选题:
“绿之丘”从()年开始展览开放。
选项:
A:2016
B:2019
C:2017
D:2018
答案: 【】
7、单选题: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应当特别注意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选项:
A:物种多样性原理和整体性原理
B:系统工程学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答案: 【】
8、判断题:
预计到2030年工程去新增森林面积988.4万公顷,森林面积3355.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升到14%左右、新增森林蓄积5.5亿立方米,达到26亿立方米以上。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9、单选题: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
选项:
A:人独立于自然
B: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人无条件依赖自然
D:人高于自然
答案: 【 】
10、多选题:
人工湿地在工程实践中的主要功能包括()。
选项:
A:水源涵养功能
B:水质净化功能
C:休闲娱乐功能
D:科普宣教功能
答案: 【】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