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电源就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2、判断题:
电流计算结果为负值,则表明电流的实际方向与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同。(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3、单选题:
如果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叫做( )
选项:
A:无法判断
B:直流电流
C:脉动电流
D:交流电流
答案: 【交流电流 】
4、单选题:
有一白炽灯泡标有:“220V 200W”的字样,则电阻为( )。
选项:
A:121Ω
B:242Ω
C:1210Ω
D:484Ω
答案: 【242Ω 】
5、单选题:
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 )。
选项:
A: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降实际方向一致
B: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降参考方向一致
C: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升参考方向一致
D: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升实际方向一致
答案: 【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降参考方向一致 】
6、单选题: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 )。
选项:
A:有等效变换关系
B:没有等效变换关系
C:有条件下的等效关系
D:都不对
答案: 【没有等效变换关系】
7、单选题:
必须设立电路参考点后才能求解电路的方法是( )。
选项:
A:2b法
B:支路电流法
C:结点电压法
D:回路电流法
答案: 【结点电压法 】
8、单选题:
当参考点改变时,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值将( ),任意两点间的电压值将( )。
选项:
A:不变 不变
B:变化 不变
C:不变 变化
D:变化 变化
答案: 【变化 不变】
9、单选题:
一电阻R上u、i参考方向不一致,令u=-10V,消耗功率为0.5W,则电阻R为( )
选项:
A:±200Ω
B:-200Ω
C:200Ω
D:±100Ω
答案: 【200Ω 】
10、判断题:
电路是由某些电工、电子器件或设备组合而成。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应用叠加定理时,理想电压源不作用时视为( )。
选项:
A:开路
B:理想电压源
C:电阻
D:短路
答案: 【短路 】
2、单选题:
在正弦交流电路中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是( )。
选项:
A:负载并联电容
B:负载串联电容
C:负载并联电感
D:负载串联电感
答案: 【负载并联电容】
3、单选题:
平面图的回路内再无任何支路的闭合回路称为( )。
选项:
A:结点
B:地
C:回路
D:网孔
答案: 【网孔】
4、单选题:
图示电路中网孔1的网孔电流方程为 ( )。
选项:
A:11Im1-3Im2=5
B:11Im1+3Im2=-5
C:11Im1-3Im2=-5
D:11Im1+3Im2=5
答案: 【11Im1-3Im2=5 】
5、单选题:
列网孔方程时,要把元件和电源变为( )才列方程式。
选项:
A:电阻元件和电压源
B:电导元件和电压源
C:电导元件和电流源
D:电阻元件和电流源
答案: 【电阻元件和电压源】
6、单选题:
下图电路中,Is = 0 时,I = 2 A , 则 当Is= 8 A 时,I 为( )。
选项:
A:6 A
B:8.4 A
C:4 A
D:8 A
答案: 【8 A 】
7、单选题:
图示电路中2Ω电阻的吸收功率P等于( )。
选项:
A:8W
B:0W
C:2W
D:4W
答案: 【8W】
8、判断题:
网孔分析法和节点分析法只适应于直流电路。 (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9、判断题:
运用施加电源法和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求解戴维宁等效电路的内阻时,对原网络内部独立电源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10、判断题:
线性电路是由线性元件组成的电路。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选项:
A:
B:
C:
D:
答案: 【】
2、单选题:
在电阻、电感串联的电路中,存在的动态元件的是( )元件。
选项:
A:电感
B:理想电压源
C:电容
D:电阻
答案: 【】
3、判断题: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4、判断题: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5、单选题:
一个交流LC并联电路,已知流过电感的电流IL=5A,流过电容的电流IC=3A,则总电流I=( )A。
选项:
A:6
B:8
C:2
D:4
答案: 【】
6、单选题:
图示电路中uS (t) = 2 sin t V,则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等效阻抗等于( )。
选项:
A:(1-j2)Ω
B:(1-j1)Ω
C:(1+j2)Ω
D:(1+j1)Ω
答案: 【】
7、单选题:
已 知 某 正 弦 电 压 的 频 率 f = 50 Hz ,初 相 角j=30°,有效值为100 V,则 其 瞬 时 表 达 式 可 为( )。
选项:
A:u = 200 sin( 100pt+30° ) V
B:u = 141.4 sin( 100pt+30° )
C:u = 100 sin( 50t+30° ) V
D:u = 141.4 sin( 50pt+30° ) V
答案: 【】
8、单选题:
并联一个合适的电容可以提高感性负载电路的功率因数。并联电容后,电路的有功功率( )。
选项:
A:记忆
B:减小
C:不变
D:增大
答案: 【】
9、多选题:
电容是( )元件。
选项:
A:无记忆
B:耗能
C:记忆
D:储能
答案: 【】
10、判断题:
在电路任一结点上的电流相量代数和为零。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外加激励源等于零,仅仅在原始储能作用下的电路响应称为( )。
选项:
A:零状态响应
B:无响应
C:全响应
D:零输入响应
答案: 【】
2、判断题:
三要素法可适用于任何电路分析瞬变过程。(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3、单选题:
零输入(储能)响应与零状态(受激)响应之和称为( )。
选项:
A:无响应
B:全响应
C:零状态响应
D:零输入响应
答案: 【】
4、单选题:
电路的时间常数越大,表示电压或电流瞬态变化( )。
选项:
A:不确定
B:越快
C:越慢
D:不变
答案: 【】
5、单选题:
在一阶RC电路中,若C不变,R越大,则换路后过渡过程越( )。
选项:
A:越快
B:不确定
C:不变
D:越慢
答案: 【】
6、判断题:
分析动态电路的三要素法只适用于一阶直流电路。(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7、单选题:
当电路中初始状态为零时,由外加激励信号产生的响应称为( )响应。
选项:
A:无响应
B:零状态响应
C:全响应
D:零输入响应
答案: 【】
8、判断题:
换路定律指出:电容两端的电压是不能发生跃变的,只能连续变化。(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9、判断题:
含有储能元件的电路,在发生换路后都会有过渡过程出现(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10、多选题:
求瞬变过程的电压、电流表达式的三要素是( )。
选项:
A:稳态值y(∞)
B:大小(瞬时值、有效值、最大值)
C:初始值y(0+)
D:
答案: 【
】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