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
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入学考试
历 史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铁制农具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在我国开始出现于
- 西周晚期 B. 春秋时期
- 殷商时期D. 秦汉时期
- 汉武帝时期分全国为十三州,设置刺史,主要目的是
- 削弱王国势力B. 推举选拔人才
- 笼络豪强地主D. 加强地方控制
- 据《晋书·王导传》记载,西晋末年,“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这种现象
- 消除了南北方生活差异B. 标志着门阀制度的崩溃
- 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推动了南方的文化发展
- 唐代颜真卿的书法气势雄浑,被称为“颜体”。下列书法作品属于“颜体”的是
有久著姓拎
生框废平有
第 蜂人禅
象多法也饰
弱胤祖法
微违母父号
需民倍
愉喂照 霜不亏
- D.调: 泄 芝 号 楝 革降梁
历史试题第1页(共5页)
- 北宋分割宰相权力,专掌军政的是
- 三司使B. 参知政事 C. 枢密使 D. 通判
- 清代前期手工工场规模扩大,分工细密,雇佣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一变化
- 动摇了闭关锁国政策 B. 促进了官营手工业壮大
- 加速了小农经济衰落 D. 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通过《天津条约》在中国攫取了更多侵略权益。与《南京
条约》相比,《天津条约》中增加的外国人特权包括在中国内地
- 投资办厂 B. 游历、经商、传教
- 驻扎军队 D.合法买卖鸦片
8.《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 所有制的强烈愿望。该纲领提出
-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B.“均田免粮”
-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D. “土地国有”
- 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资产阶级革命党为了维护共和体制,采取的措施是
- 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B. 发动武昌起义
-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 发动二次革命
- 面对严重的民族危亡局面,北平学生举行游行示威,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华北自治”,掀起了
- 五四运动B.一二 ·九运动
- 五卅运动D. 国民革命运动
- 抗战时期,以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开荒为代表,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这有助于抗日根据地
- 落实减租减息政策B. 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
- 严厉打击投机倒把 D.取得反“围剿”胜利
- 1949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民解放军、各民族和国外华侨等代表出席的一次大会上,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这次会议是
- 中共七大
-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历史试题第2页(共5页)
13.20世纪60年代,我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其中包括
- 合成结晶牛胰岛素B.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 籼型杂交水稻育成D. 银河I 型巨型计算机
14.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 论,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B. 工作重心逐步转向经济建设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伽利略主张研究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实验,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之一。他
- 证实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B. 发现行星运行三条规律
- 提出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 D. 通过推算发现了海王星
- 表11830~1860年美国人口增长中移民所占的比例
| 年份 | 比例(按10年计增长的百分比) |
| 1830~1840 | 11.7% |
| 1840~1850 | 23.3% |
| 1850~1860 | 31.1% |
可以说明表1中移民人口变化原因的是
A.“门户开放”的推行 B. 蓄奴制的废除
- 工业革命快速发展 D.南北战争爆发
- 德意志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来源之一,代表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其中,黑格尔的主要贡献是
- 辩证法 B. 劳动价值论
- 三权分立学说 D. 空想社会主义
18.1920年,土耳其素丹政府同协约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使土耳其沦为英、法、 意的半殖民地。该条约是
A.《凡尔赛和约》 B.《 四国条约》
C.《 色佛尔条约》 D.《 洛桑条约》
19.20世纪50年代前期,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得益于
-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完成B. 实现工业自动化生产
- 从侵略战争中获得资源D. 美军大批订货的刺激
- 曼德拉是战后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中的著名人物,他领导人民
- 反对种族歧视与隔离制度 B. 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 抗击美国发动的侵略战争D. 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历史试题第3页(共5页)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一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洪武)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 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 荣等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务自此始。”
——摘编自《明史》等
材料二
明成祖时,入内阁者主要是翰林院的官员,他们没有官属的配备,不能直接指挥六 部等行政部门。明仁宗时,入内阁者常被授以中央各部门要职;明宣宗时,阁臣兼任六 部尚书。与此同时,大臣们的奏章先送内阁“票拟”(代拟皇帝谕旨),进呈皇帝“批答”, 又经内阁下达部院,形成“皇帝—内阁—六部”的政治体制。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回 答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初设置内阁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说明明代内阁职能的演变过程。(9分)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对苏政策最主要方面就是长期的、耐心但坚定和保持警惕的对俄国扩张倾向的 遏制……苏联社会包含着衰败的种子,这就要求美国对坚定的遏制政策充满信心,在俄 国人露出侵害世界和平与稳定迹象的每一个点上,使用不可更改的反击力量。
——(美)乔治 · 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年)
材料二
1976年2月3日,基辛格在一篇讲话中说,美国应该在每一处都遏制苏联。凯南分 析了基辛格的讲话后,就美国的对外政策指出:必须认识到并非所有的地区都同等重要; 在相距遥远的地区建立美国的势力范围必须充分权衡得失利弊;必须考虑到美国所能利 用的盟友和力量;美国的行动必须为世界舆论或至少为有关的地区舆论所支持。
——摘编自周桂银《乔治 · 凯南的外交思想》
回 答 :
(1)根据材料,概括乔治 · 凯南遏制主张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乔治 · 凯南遏制主张的实质与变化原因。(9分) 历史试题第4页(共5页)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任选2题,每小题30分。
- 简述清朝管理新疆的措施。(30分)
- 概括中国近代洋务派与维新派主张的异同,并说明两者的积极影响。(30分)
- 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觉醒的历史背景和主要表现。(30分)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