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在时间上,“现代文学”指的是( )的文学。
选项:
A:1919-1949
B:1818-1949
C:1920-1949
D:1917-1949
答案: 【1917-1949】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毛泽东文学思想的核心问题是( )。
选项:
A:文学的社会政治效用
B:文学具有超阶级性
C:现实政治不是文学的目的
D:文学应当独立存在
答案: 【文学的社会政治效用】
2、单选题:
以下人物,不是中国左翼文学资深人物的是( )
选项:
A:冯雪锋
B:周扬
C:丁玲
D:沈从文
答案: 【沈从文】
3、多选题:
毛泽东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 )。
选项:
A:《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B:《新民主主义论》
C:《实践论》
D:《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答案: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新民主主义论》;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4、多选题:
中国左翼文学界内部的分歧主要体现在( )等方面的认识上。
选项:
A:关于现实主义
B:创作上主客观的关系
C:关于“当代文学”的传统
D:关于文学与政治、实践与观念的关系
答案: 【关于现实主义;
创作上主客观的关系;
关于“当代文学”的传统;
关于文学与政治、实践与观念的关系】
5、判断题:
茅盾的《夜读偶记》认为“现代派”的思想根源是主观唯心主义,而创作方法是反现实主义。(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6、判断题: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苏联文学进入了一个被称为“解冻”的时期。(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 )说:“无论是诗,还是歌,都是炸弹和旗帜。”
选项:
A:马雅可夫斯基
B:普希金
C:别林斯基
D:车尔尼雪夫斯基
答案: 【马雅可夫斯基】
2、单选题:
以下诗歌或诗集,不属于郭沫若创作的是( )
选项:
A:《女神》
B:《百花齐放》
C:《有的人》
D:《天狗》
答案: 【《有的人》】
3、单选题:
胡风创作了“英雄史诗五部曲”,总题为( )
选项:
A:《时间开始了》
B:《光荣颂》
C:《人民万岁》
D:《欢乐颂》
答案: 【《时间开始了》】
4、单选题:
以下诗歌或诗集,不属于冯至创作的是( )
选项:
A:《南方的夜》
B:《雨巷》
C:《十四行集》
D:《西郊集》
答案: 【《雨巷》】
5、多选题:
以下诗歌及其作者,正确的有( )
选项:
A:李季《玉门诗抄》
B:闻捷《苹果树下》
C:邵燕祥《到远方去》
D:公刘《西盟的早晨》
答案: 【李季《玉门诗抄》;
闻捷《苹果树下》;
邵燕祥《到远方去》;
公刘《西盟的早晨》】
6、多选题:
关于“新民歌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选项:
A:何其芳、卞之琳对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否定五四新诗传统的倾向提出了强烈质疑。
B:周扬所作《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是重要文献
C:它意味着工农大众成为了诗歌写作的主体
D:毛泽东是重要的倡导者
答案: 【何其芳、卞之琳对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否定五四新诗传统的倾向提出了强烈质疑。;
周扬所作《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是重要文献;
它意味着工农大众成为了诗歌写作的主体;
毛泽东是重要的倡导者】
7、多选题:
关于当代的“政治抒情诗”,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选项:
A:50到70年代的大多数诗歌,都可以称为“政治诗”
B:它的艺术渊源一是中国新诗的浪漫传统,二是西方19世纪的浪漫诗人。
C:它的形式受到了马雅可夫斯基“楼梯体”的影响。
D:它的写作目的主要不是为了个人阅读,而是诉诸公众场合的朗诵这种集体性的参与。
答案: 【50到70年代的大多数诗歌,都可以称为“政治诗”;
它的艺术渊源一是中国新诗的浪漫传统,二是西方19世纪的浪漫诗人。;
它的形式受到了马雅可夫斯基“楼梯体”的影响。;
它的写作目的主要不是为了个人阅读,而是诉诸公众场合的朗诵这种集体性的参与。】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以下作品,由艾芜创作的是( )
选项:
A:《宝葫芦的秘密》
B:《你追我赶》
C:《夜归》
D:《过渡》
答案: 【
2、单选题:
以下作品,由沙汀创作的是( )
选项:
A:《过渡》
B:《百炼成钢》
C:《罗文应的故事》
D:《南行记》
答案: 【
3、单选题:
以下作品,不属于李准创作的是( )
选项:
A:《不能走那条路》
B:《耕云记》
C:《李双双小传》
D:《山乡巨变》
答案: 【
4、单选题:
以下作品,不是由周立波创作的是( )
选项:
A:《山乡巨变》
B:《暴风骤雨》
C:《铁水奔流》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答案:
5、单选题:
马烽和西戎合著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是( )
选项:
A:《赖大嫂》
B:《我的第一个上级》
C:《吕梁英雄传》
D:《结婚》
答案: 【】
6、单选题:
以下作品,不是由赵树理创作的是( )
选项:
A:《小二黑结婚》
B:《李家庄的变迁》
C:《长河》
D:《三里湾》
答案: 【】
7、单选题:
关于《保卫延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这部小说的命运比较坎坷。
B:作者是吴强
C:小说自始自终处于急促高亢的情绪基调中
D:它是当代最早被批评家从史诗的角度评价的作品
答案: 【】
8、单选题:
关于《红日》,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小说对反面人物形象的描写尽可能避免了漫画化的倾向。
B:主旨在于对正义之师力量源泉的揭示。
C:它是根据40年代内战初期发生于山东的真实的战争事件改编的。
D:作者是杜鹏程
答案: 【
9、单选题:
关于孙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回忆”是其小说的情感基调之一。
B:《风云初记》不是其惟一的一部长篇小说
C:《铁木前传》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农村和农民的变化
D:他笔下的年轻女性常常令人影响深刻
答案: 【
10、单选题:
以下作品,不属于工业题材小说的有( )
选项:
A:欧阳山《三家巷》
B:草明《火车头》
C:萧军《五月的矿山》
D:周立波《铁水奔流》
答案: 【
11、多选题:
关于《创业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它的作者是柳青
B:梁三老汉是“中间人物”
C:大量使用了夹叙夹议的叙述方式。
D:梁生宝是社会主义新人
答案: 【】
12、多选题:
关于《红旗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小说完成了如下叙述:中国农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战胜阶级敌人,解放自己。
B:它是对于革命起源的叙述。
C:开头有独立成章的“楔子”
D:小说中有着乡村风俗和传统文本的加入
答案: 【】
13、多选题:
关于《红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它是一部由革命亲历者与文学编辑等集体创作的作品。
B:它极大影响了六七十年代的小说与戏剧的创作
C:小说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等革命者的崇高形象
D:它可以说是当代发行量最大的长篇小说
答案: 【】
14、多选题:
关于《青春之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它的后续之作《芳菲之歌》和《英华之歌》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B:虽然它的语言个性不强,也缺乏变化,但还是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欢
C: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作为作者杨沫的自叙传
D:它写得是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成长史
答案: 【虽然它的语言个性不强,也缺乏变化,但还是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欢;
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作为作者杨沫的自叙传;
它写得是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成长史】
15、多选题:
关于《三家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它在人物塑造上有着突出的贡献
B:它具有革命加恋爱的人物关系和情节类型
C:它选择了对重大的历史事变的侧面描述的角度
D:它借鉴了传统言情小说的叙述方式和语言格调
答案: 【】
16、多选题:
1950年代初,一批作品受到了批评,甚至被认为是“异端”,比如( )
选项:
A:萧也牧的《我们夫妻之间》
B:胡风的《时间开始了》
C:邵燕祥的《贾桂香》
D: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
答案: 【】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在60年代初的散文复兴中,( )、刘白羽和秦牧被认为是成就突出且对当代散文艺术作出贡献的作家。
选项:
A:丰子恺
B:巴金
C:冰心
D:杨朔
答案: 【
2、单选题:
关于《燕山夜话》,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它的作者是吴南星
B:它具有一种谈心、引导式的叙述风格
C:它对知识有着明显的尊重
D:它有时候非常犀利
答案: 【
3、单选题:
约从1963年开始,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是文艺样式的中心
选项:
A:小说
B:戏剧
C:诗歌
D:散文
答案: 【
4、多选题:
关于五六十年代的散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以报告为主要特征的叙事倾向的写作,构成其主体。
B:有两次散文的复兴。
C:在关于朝鲜战争的通讯报告中,魏巍的作品最为有名
D:在一般的作家和批评家那里,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答案: 【】
5、多选题:
关于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田汉的《十三陵水库畅想曲》体现了“大跃进”时代的特征
B:郭沫若的《武则天》和《蔡文姬》是较为重要的收获
C:曹禺在此期间完成了《胆剑篇》和《明朗的天》
D:历史剧要处理好历史与文学的关系
答案: 【】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关于浩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他的创作在文革期间一直受到肯定
B:其写作对象主要是知识分子
C:《金光大道》《艳阳天》是其代表作
D:他创作了一批图解性的作品,如《西沙儿女》
答案: 【
2、多选题:
关于“1958年的文学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红旗歌谣》产生于这一运动期间
B:它是走向文革文学的重要步骤
C:毛泽东的文艺主张使得民间文艺资源成为当时文艺创造的主要凭借
D:其实质是文学的大跃进
答案: 【】
3、多选题:
关于“文革文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创作中遵循“三突出”原则
B:这是一种激进的文学思潮
C:《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堪称纲领性文件
D:戏剧是这一时期的中心文艺体裁
答案: 【】
4、多选题:
“八个革命样板戏”包括( )
选项:
A:京剧《沙家浜》《奇袭白虎团》
B: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C:交响音乐《沙家浜》
D: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
答案: 【】
5、多选题:
关于《欧阳海之歌》,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它的文笔较为感伤
B:作者是浩然
C:它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D:它在文革爆发之后受到了批判
答案: 【】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80年代作家的主体是( )
选项:
A:知青作家
B:女性作家
C:复出作家
D:左翼作家
答案: 【】
2、多选题:
外国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的翻译出版在80年代开始形成规模,较有影响的书系有( )等。
选项:
A:现代外国文艺理论译丛
B:诗苑译林
C: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集
D:20世纪外国文学丛书
答案: 【】
3、多选题:
关于80年代中后的文学历史重写活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以走向世界文学、文学现代化和回到文学自身为尺度
B:提出了“20世纪中国文学”命题
C:提出了“新文学整体观”命题
D:它引发了较大的争议
答案: 【】
4、多选题:
80年代文学的两大特征是( )
选项:
A: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B:具有探索、创新的强烈意识
C:有着乐观昂扬的基调
D:沉重、紧张是一种可以经常在作品中遭遇的基调
答案: 【】
5、多选题:
关于“新时期”文学诸样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散文摆脱了模式化
B:中篇小说发达
C:戏剧仍是中心样式
D:诗歌的地位逐渐边缘化
答案: 【】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以下作品,不属于公刘的是( )
选项:
A:《礁石》
B:《空气和煤气》
C:《为灵魂辩护》
D:《读罗中立油画父亲》
答案: 【】
2、单选题:
以下作品,不属于邵燕祥的是( )
选项:
A:《到远方去》
B:《贾桂香》
C:《五十弦》
D:《苹果树下》
答案: 【
3、单选题:
以下作品,不属于流沙河的是( )
选项:
A:《愤怒的蟋蟀》
B:《故园九咏》
C:《蝶》
D:《草木篇》
答案: 【】
4、单选题:
以下作品,不属于蔡其矫的是( )
选项:
A:《雾中汉水》
B:《川江号子》
C:《西盟的早晨》
D:《红豆》
答案: 【
5、单选题:
以下作品,不属于昌耀的是( )
选项:
A:《林中试笛》
B:《鹿的枝角》
C:《悬崖边的树》
D:《慈航》
答案: 【
6、单选题:
关于曾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悬崖边的树》常常被视作是众多复出作家相通的心态。
B:其诗歌有温煦的一面
C:他是“九叶派”的一员。
D:他在50年代因为“胡风案件”被捕。
答案: 【
7、单选题:
关于绿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童话》是其第一部诗集。
B:他是“九叶派”的一员
C:晚年的诗作走向平淡自然,多有哲思。
D:《又一个哥伦布》和《重读<圣经>》均作于“文革”期间
答案: 【
8、单选题:
关于牛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他是一位坚持诗和人生一体的诗人
B:《鹰的诞生》和《华南虎》是其代表作
C:他是“九叶”之一。
D:他的诗歌有一种“物我对应”的诗意构成方式
答案: 【
9、单选题:
关于穆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他以本名査良铮从事翻译工作
B:他是“七月派”的一员。
C:《诗八首》和《赞美》是其40年代诗歌代表作
D:他晚年的诗作有一种回望和沉思的品格。
答案: 【】
10、单选题:
10 关于郑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里尔克、冯至对其影响较大
B:她是“七月派”成员
C:组诗是其常用的写作方式
D:她的诗歌具有抒情格调与冥想的哲理氛围
答案: 【
11、单选题:
以下诗人中,不属于“朦胧派”的是( )
选项:
A:杨炼、江河
B:北岛、芒克
C:舒婷、顾城
D:郭小川、贺敬之
答案: 【
12、单选题:
关于南京的“他们文学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强调要使用典雅的书面语言
B:成员有韩东、于坚、吕德安、王寅、陆忆敏、朱文、朱朱等人
C:提倡“回到诗歌本身”、“回到个人”
D:韩东提出了“诗到语言为止”的命题
答案: 【
13、单选题:
关于诗人食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后期作品显得沉稳而有哲理
B:《宣告》是其代表作
C:《相信未来》是其代表作之一
D:《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记录了青年学生下乡插队离开城市时的情感和心理反应
答案: 【《宣告》是其代表作】
14、单选题:
关于北岛,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80年代的诗歌总体沉重而悲壮
B:他的作品未能表达出强烈的否定和怀疑的精神
C:他以本名赵振开创作了一些中短篇小说,如《公开的情书》
D:《回答》《宣言》《结局或开始》是其重要作品
答案: 【
15、单选题:
关于顾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远和近》《一代人》《会唱歌的鸢尾花》都是其名篇
B:80年代中后期开始,“超现实”的梦境的想象方式在其写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C:“死亡”是其后期诗歌的重要主题
D:他在80年代初,被称为“童话诗人”
答案: 【
16、单选题:
关于舒婷,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她后来转向了小说写作
B:她偏爱修饰性的词语,大量使用假设、让步、转折等句式。
C:她的不少诗作表达了对个体(尤其是女性)人生价值的追求
D:她是较早得到认可的“朦胧诗人”
答案: 【
17、单选题:
关于韩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他在创作初期曾受北岛的影响,有过一些具有沉重历史感的作品
B:他追求语言的清晰、朴素和简洁。
C:90年代以后,他虽然继续写诗,但更多的精力转向了散文创作
D:在其成熟期的作品中,具有反刻意、强调生活的琐屑与平庸的诗歌方式
答案:
18、单选题:
关于于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他曾是“大学生诗派”的主要成员
B:他常常采取一种朴素而直接的口语写作
C:他反对“拒绝隐喻”的主张
D:《尚义街六号》《对一只乌鸦的命名》是其代表作
答案: 【
19、单选题:
关于翟永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她乐于接受“女性主义诗人”的称号
B:“戏剧”是她的诗的结构
C:她的诗歌具有“反宣泄”的特征
D:她的诗作常常采用组诗的形式,如《女人》
答案: 【
20、单选题:
关于海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对于他的长诗,评论界一致赞赏
B:他的短诗单纯、简洁、流畅、想象力充沛
C:《亚洲铜》《阿尔的太阳》是其代表作
D:他的诗歌有一个从抒情出发,经过叙事,到达史诗的转变
答案: 【
21、多选题:
以下诗歌,属于“政治抒情诗”的是( )
选项:
A:曲有源《关于入党动机》
B:叶文福《将军,不能这样做》
C:雷抒雁《小草在歌唱》
D:张学梦《打呼噜会议》
答案: 【】
22、多选题:
80年代的诗歌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其资源主要来自( )
选项:
A:台湾五十年代以来的诗歌实践
B:五四以来的新诗,尤其是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人和诗派
C:民歌
D:西方诗歌和诗论
答案: 【】
23、多选题:
艾青在复出之后,代表性诗作有( )等。
选项:
A:《在智利的海岬上》
B:《光的赞歌》
C:《古罗马大竞技场》
D:《在浪尖上》
答案: 【】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以下作品,不属于“伤痕文学”的是( )
选项:
A:《从森林来的孩子》
B:《许茂和他的女儿》
C:《金光大道》
D:《班主任》
答案: 【】
2、单选题:
以下作品,不属于“反思小说”的是( )
选项:
A:《芙蓉镇》
B:《小镇上的将军》
C:《欧阳海之歌》
D:《李顺大造屋》
答案: 【
3、单选题:
以下作品,不属于王蒙创作的是( )
选项:
A:《活动变人形》
B:《布礼》
C:《陈焕生上城》
D:《春之声》
答案: 【
4、单选题:
关于张贤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他的小说带有自叙传的特征,且有一种“落难公子”的叙述模式
B:他的后期作品较之80年代有很大的突破
C:《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我的菩提树》等是其代表作
D:他的小说的故事大多发生于西北地区的农村
答案: 【
5、单选题:
关于刘心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他推崇小说的大众化,反对精致化
B:80年代后期,他以纪实小说的形式,发表了一系列呼吁解决社会问题的小说
C:他的《钟鼓楼》《四牌楼》等长篇小说被称为“京味都市小说”
D:他的《班主任》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作
答案: 【
6、单选题:
关于梁晓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他的小说有一种粗犷、悲壮的格调
B:捍卫知青生活的价值,是其八九十年代小说的核心内容
C:代表作有《北方的河》
D:他偏爱营造情感高潮场面的浪漫喜剧风格
答案: 【代表作有《北方的河》】
7、单选题:
关于阿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其小说注重借鉴明清白话小说语言和叙事方式
B:《棋王》《树王》《孩子王》是代表作
C:其小说重视借鉴西方现代派的小说语言和叙事方式
D:其作品虽然以知青生活为题材,但又难以归于一般意义的“知青小说”
答案: 【
8、单选题:
关于韩少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他在小说艺术创新上多有探索,《马桥词典》和《暗示》是重要成果
B:《爸爸爸》《女女女》《归去来》是其重要作品
C:他在初期创作的《西望茅草地》等小说超越了当时其他的伤痕小说
D:他在创作中坚持严格写实的原则
答案:
9、单选题:
关于史铁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他的《命若琴弦》是一个抗争荒诞以获取生存意义的寓言故事
B:他的《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业已成为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C:他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被有的批评家称作哲学小说
D:他认为“根”和“寻根”是一回事
答案: 【
10、单选题:
关于张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他不追求史诗性,而重视琐屑生活的描摹
B:他的80年代早期的小说,多写青年男女的浪漫感情
C:《古船》和《九月寓言》是其重要代表作
D:他的精神世界里,既有俄罗斯文学的血脉,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那种悲悯
答案: 【
11、单选题:
关于汪曾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他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
B:他的小说注重风俗民情的表现
C:他在小说文体上的创造影响不大
D:他提倡散文小说化
答案: 【
12、单选题:
关于莫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他执意出奇制胜的探索举动,受到了赞扬,也引发了争议。
B:他最早引起评论界广泛讨论的作品是《活着》
C:他富有创新精神,为民间资源注入了活力
D:故乡高密是其长时间文学想象的源泉
答案: 【
13、单选题:
关于贾平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他在80年代初期的作品,由于个性不突出,影响不大
B:长篇小说《废都》得到了评论界一致赞赏
C:“商州系列”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代表作有《鸡洼窝人家》《黒氏》《天狗》等
D:他对社会转折时期的悲剧人物给予了高度的同情
答案: 【
14、单选题:
关于80年代的“现代派文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被批评家称之为真正的现代派小说
B:与《麦田里的守望者》《在路上》《第二十二条军规》存在主题关联
C:《无主题变奏》是残雪的代表性作品
D:它们表达的是走出“文革”阴影的一代追求人性、自由精神和主体创造性的“情绪历史”
答案: 【
15、单选题:
关于“先锋小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马原是这一小说革命的始作俑者
B:它的局限性日渐显露,最后走向了“形式的疲惫”
C:洪峰的《迷舟》与格非的《奔丧》较为典型
D:先锋小说家关心的是故事的形式,把叙述本身看作审美对象
答案: 【
16、单选题:
关于“新写实”,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代表作品有《风景》《伏羲伏羲》《一地鸡毛》等
B:重视刻画英雄人物的形象
C:“原生态”是批评家概括“新写实”哲学和美学特征的“关键词”
D:“典型化”为其所放弃
答案: 】
17、单选题: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苏童小说中的历史是实写
B:残雪的世界在范围和深度上有其限度,这导致了其小说出现了单一和重复的现象
C:苏童著有《妻妾成群》《我的帝王生涯》等作
D:残雪的主要作品有《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等
答案: 【
18、单选题: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扎西达娃关于西藏的叙述有着寻根和魔幻的色彩
B:格非早期的小说有博尔赫斯的影响
C:叶兆言和孙甘露也是先锋小说家
D:“空缺”不是格非小说的关节
答案: 【
19、单选题: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方方的《风景》是新写实小说的重要收获
B:刘恒在小说外,还致力于电影和电视剧本的创作。
C:池莉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等,描述了青年人的生活困境
D:余华在80年代中后期的小说对暴力有着持续的书写,90年代以来则增加了很多温情的成分
答案: 【
20、单选题:
关于80年代的女作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女作家大量出现得益于文学环境的良性变化
B:女作家当时的创作,重视追求与女性身份的独特性
C:其中一部分包括五六十年代已经知名,如杨绛、宗璞、茹志娟等
D:戴厚英的《人啊,人!》以人道主义的立场来反思当代政治对人性的压抑
答案: 【
21、多选题:
以下作品中,表达了知识青年困惑的是( )
选项:
A:《幸福大街十三号》
B:《晚霞消失的时候》
C:《波动》
D:《公开的情书》
答案: 【】
22、多选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选项:
A:王安忆的视野开阔,能驾驭多种生活经验和文学题材
B:宗璞在不同时期都写出了代表性作品,如《红豆》和《南渡记》
C:谌容的《人到中年》常被看作是“新时期”文学“复兴”的标志性作品
D: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曾被誉为“与生活同步”的“力作”
答案: 【】
23、多选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选项:
A:王安忆的“三恋”作品系列由于聚焦于“性题材”而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B:《长恨歌》是王安忆上海书写的代表性作品
C:王安忆八十年代初的作品主要是“雯雯系列”小说
D:王安忆在对女性自主的问题上,与其他女性作家如张洁等类似
答案: 【】
24、多选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选项:
A:由于风格、描述的地域、风情等的某种相似点,迟子建常与萧红联系在一起
B:长篇小说《玫瑰门》被誉为展现女性历史命运的厚重之作
C:铁凝常以写实的笔法,写当代变革中的生活矛盾
D:90年代中后期掀起一场新的女性文学的热潮
答案: 【】
25、多选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选项:
A:徐坤用调侃、反讽来消解80年代形成的中心话语
B:徐小斌认为神秘事物在女性那里有更多的遗留
C:《一个人的战争》是林白最知名、也影响最大的作品
D:陈染的创作有一个从校园青年转向到都市女性生活和女性经验的过程
答案: 【】
第九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总体而言,在八十年代,相对于诗、小说等所取得的进展来,散文的变革略显平淡。(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判断题:
汪曾祺的小说和散文之间,有着清晰的界限。(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3、判断题:
进入90年代,散文显现出繁盛的局面,并构成了某种“散文热”。(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4、多选题:
关于八九十年代老作家的散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杨绛的《将饮茶》中说到“卑微”是人世间的“隐身衣”
B:孙犁称自己的写作是“患难馀生,痛定思痛”
C:《傅雷家书》等为反思历史提供了感性的记述资料
D:巴金的《随想录》被称为“说真话的大书”
答案: 【】
5、多选题:
关于学者散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张中行的《负暄琐话》系列传达了一种闲散而又温暖的情趣
B:金克木的散文文字朴素,有时近乎口语,但又自然地加入了文言语汇和句式
C:金克木、张中行、余秋雨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散文写作者
D:情感的夸张造作以及文章体式的模式化是余秋雨散文的缺陷
答案: 【
第十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90年代文化上的最突出的表现,是被称为“大众文化”的通俗、流行文化,借助大众传媒的迅速崛起。(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判断题:
文学潮流的淡化不是90年代的文学现象之一。(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3、单选题:
关于90年代的诗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张枣的诗歌具有古典特征
B:陈东东在80年代末与西川等提出诗歌的“知识分子精神”
C:萧开愚对形式、风格的创新抱有极大的热情
D:孙文波是“日常经验”的崇拜者
答案:
4、多选题:
关于90年代的诗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西川重视抒情的纯净性和语言、节奏的形式感,《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是其代表作之一
B:“诗人之死”以及“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的论争是两大重要诗歌事件
C:王家新常以独白、倾诉等单纯的方式在诗歌中形成一种来自内心的沉重、隐痛的讲述基调
D:欧阳江河的诗歌技法繁复,修辞夸张,具有诡辩式的张力
答案: 【】
5、多选题:
关于90年代的诗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1965年》是张曙光的代表作之一
B:臧棣的写作始终带有“实验”色彩,其诗具有清晰、简洁的形态
C:许多著名诗人同时进行诗歌评论的写作
D:柏桦一直以“抒情诗人”的形象出现,其诗可以看到波德莱尔的影子
答案: 【】
第十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关于90年代的小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出现了“现实主义冲击波”这一文学潮流
B:80年代作家对小说文体的关注融入了前沿作家的创造之中
C:在90年代的长篇中,“历史题材”占有很大的分量,其中二月河、唐浩明、刘斯奋等作家成就突出
D:其艺术探索较之80年代没有明显得进展
答案: 【
2、单选题:
关于《白鹿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该作获评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B:道家文化传统构成小说展开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
C:小说具有浓郁的悲剧感
D:其作者是陕西作家陈忠实
答案: 【
3、单选题:
关于小说家阿来,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尘埃落定》采取了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B:《尘埃落定》是其代表作品
C:《尘埃落定》具有较强的魔幻色彩
D:诗歌经验对其小说创作多有裨益
答案: 【
4、单选题:
关于王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大众文化在文化市场获得稳固地位是其小说得以流行的文化背景
B:他的小说具有明显得承担意识
C:他的小说往往嘲讽精英文化
D:“顽主”是其小说的中心形象
答案: 【
5、单选题:
关于90年代的小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王小波与王朔是同一类型的小说家
B:王小波的主要价值是他始终强调的智慧和思维的乐趣
C:跨文体写作和写实,是小说叙事探索的两大倾向
D: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形成与主旋律文学的提倡有着密切的关联
答案: 【王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