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本草纲目》草部分为( )、芳草、毒草、水草、蔓草和石草等小类。
选项:
A:香草
B:山草
C:莎草
D:食草
答案: 【山草】
2、单选题:
以下哪一项是达尔文的著作( )。
选项:
A:《植物地理学随笔》
B:《物种起源》
C:《以植物生态地理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
D:《人口论》
答案: 【《物种起源》】
3、单选题:
“生态学”一词最早由谁提出( )。
选项:
A:马尔萨斯
B:郝克尔
C:达尔文
D:洪堡
答案: 【郝克尔】
4、单选题:
植物区系划的提出者是( )。
选项:
A:ET Ordum(美国)
B:林奈(瑞典)
C:Takhtajan (俄罗斯)
D:吴征镒(中国)
答案: 【Takhtajan (俄罗斯)】
5、单选题:
李继侗1921年发表的哪本著作是中国最早的森林生态学文献之一。( )
选项:
A:《青岛森林调查记》
B:《森林生态学》
C:《中国植物志》
D:《中国树木志》
答案: 【《青岛森林调查记》】
6、多选题:
植物生态学的研究可以划分成哪些学派( )。
选项:
A:英美学派
B:俄国学派
C:德国学派
D:法瑞学派
答案: 【英美学派;
俄国学派;
法瑞学派】
7、多选题:
与植物生态学相关的国际计划包括:( )。
选项:
A:人与生物圈计划
B:1997年《京都议定书》COP3
C: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D: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
E:国际生物学计划
答案: 【人与生物圈计划;
1997年《京都议定书》COP3;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
国际生物学计划】
8、判断题:
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规律,包括环境对植物的影响,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对环境的改造。(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9、判断题:
达尔文是德国生物学家。(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10、判断题:
植物生态学已被国家列为一级学科。(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植物的物理环境包括:( )。
选项:
A:微生物
B:光照
C:水
D:温度
答案: 【光照;
水;
温度】
2、单选题:
下面的哪些因子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间接作用因子?( )
选项:
A:海拔高度
B:坡度
C:光照
D:温度
答案: 【坡度】
3、多选题:
植物对草食动物的防御主要依赖于自身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 )。
选项:
A:酚类化合物
B:生物碱
C:萜类化合物
D:内源激素
答案: 【酚类化合物;
生物碱;
萜类化合物】
4、多选题:
阴性植物对光照的适应特点的是( )。
选项:
A:叶面积小
B:光补偿点高
C:呼吸速率低
D:光饱和点低
答案: 【呼吸速率低;
光饱和点低】
5、判断题: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于最大量状态的营养物质的量。(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6、判断题:
生活型是同种植物长期对不同环境的趋同适应。(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7、判断题:
生态因子相互之间是不可以代替的。(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8、判断题:
当光强不足时,CO2浓度的适当提高可以使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综合作用。(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9、判断题:
生态学家Shelford指出,生物有机体对环境因子的耐受性有一个上限和下限,任何因子不足或过多,接近或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该种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甚至灭绝。这就是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10、判断题:
水生植物的特点是植物体通气组织非常发达。(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3/2次幂定律:植物生物量与密度存在关系用“对数生物量”和“对数植物密度”表示 ,其斜率是( )。
选项:
A:1
B:-1/2
C:-3/2
D:3/2
答案: 【
2、单选题:
( )是指在特定空间里能够自由交配、繁殖后代的同种生物的个体集合。( )
选项:
A:个体
B:群落
C:物种
D:种群
答案: 【】
3、单选题:
R-C-S生活史对策中,C对策是指( )。
选项:
A:协同策略
B:竞争策略
C:胁迫耐受策略
D:杂草策略
答案: 【】
4、单选题:
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结构和 ( )。
选项:
A:种群增长率
B:迁出率
C:死亡率
D:迁入率
答案: 【
5、单选题:
R-C-S生活史对策中,不属于胁迫忍耐型物种特点的是( )。
选项:
A:驯化能力弱
B:生长慢
C:寿命长
D:具有抗胁迫组织
答案: 【
6、多选题:
初级种群参数包括( )。
选项:
A:迁出率
B:迁入率
C:死亡率
D:出生率
答案: 【
7、多选题:
种群数量特征包括( )。
选项:
A:生物量密度
B:种群密度
C:迁入率
D:相对生长速率
E:迁出率
答案: 【】
8、判断题:
自疏是同一种群随年龄生长和个体增大,种群密度降低的现象。(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9、判断题:
-3/2次幂定律是指植物生物量与密度存在关系用“对数生物量”和“对数植物密度”表示,其斜率是3/2。(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判断题:
竞争是正相互作用。(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植物双命名法的创始人是:( )。
选项:
A:李比希
B:惠特曼
C:林奈
D:李时珍
答案: 【
2、单选题:
表示植物个体拥挤或者稀疏情况的指标有:( )。
选项:
A:郁闭度
B:密度、盖度和郁闭度
C:盖度
D:密度
答案: 【】
3、单选题:
对中国植物地理区系贡献很大的科学家为:( )。
选项:
A:吴征镒
B:王战
C:李家洋
D:刘慎谔
答案: 【
4、多选题:
植物群落的特征包括( )。
选项:
A:群落的空间结构与群落演替
B:群落与人类关系
C:种群位置与种间关系
D:群落的范围与边界
E:种群种类与优势种群
答案: 【】
5、多选题:
目前植物识别的软件包括如下( )。
选项:
A:百度识图
B:招财树
C:花帮主
D:花伴侣
E:智慧树
答案: 【】
6、多选题:
群落命名的方法( )。
选项:
A:生境法
B:特征种法
C:演替阶段
D:优势种法
答案: 【】
7、判断题:
群落的边界都是非常清晰的,比如水生群落和陆生群落。(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8、判断题:
野外植物样方调查,到底需要调查多大面积,往往需要面积-植物种类曲线获得,但是也有约定俗成的样方大小。(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9、判断题:
植物双命名中,变种名与种名一样需要用斜体,其前面往往需要加一个缩写var,撰写是应该用斜体。(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判断题:
异速生长方程是指树木总生物量或者每个器官生物量与胸径和树高建立的方程,往往是指数幂形式。(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个体高度作为一个功能性状,反映了植物的什么能力?( )
选项:
A:水分利用
B:养分利用
C:热量利用能力
D:光照利用能力。
答案: 【
2、单选题:
Raunkiaer生活型不包括( )。
选项:
A:高位芽植物
B:一年生植物
C:地上芽植物
D:草本植物
E:地面芽植物
答案: 【
3、单选题:
描述群落结构特征时,往往用加权均值的方法,权重往往指的是:( )
选项:
A:相对频度
B:树木高度
C:相对多度
D:林分密度
答案: 【】
4、多选题:
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包括( )。
选项:
A:信息度指数
B:相对多度
C:种类/面积比值
D:优势度指数
E:均匀度指数
F:丰富度指数
答案: 【
5、多选题:
谱系多样性描述的指数包括( )。
选项:
A:最近种间平均进化距离
B:种间平均进化距离
C:Pilou均匀度指数
D:Faith谱系多样性指数
答案: 【】
6、多选题:
目前谱系多样性-谱系结构的研究热点包括( )。
选项:
A:植被生产力形成机制
B:群落构建原理
C:自然资源保护
D:环境与干扰因子作用
E:生态系统稳定性
答案: 【
7、判断题:
一般来讲谱系多样性越高,群落谱系的结构越聚集,繁殖谱系多样性越低,群落谱系结构就越发散。(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8、判断题:
将环境、植物个体与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功能联系起来的性状,成为植物功能性状。(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9、判断题:
Palmborg等2005的研究发现,豆科植物增加土壤硝态氮的可利用性,比禾本科和非禾本科草类高出很多!(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判断题:
功能均匀度Feve是指群落内物种功能分布均匀与否。(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同位素法是否可以进行生态系统水分平衡的测定?( )
选项:
A:可以,主要通过水分馏作用
B:不可以,植物不能水分同位素进行分馏
C:可以,主要通过碳分馏,而不是水分馏作用
D:不可以,植物能够进行碳和水分馏,但是生态系统太大,存在尺度放大难题。
答案: 【
2、单选题: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GPP,也就是总初级生产力,是指单位时间内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有机碳量,又称总第一性生产力
B:NEP,也叫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指净初级生产力中减去自养生物呼吸消耗(Ra)之后的部分
C:NPP,也叫净初级生产力,表示植被所固定的有机碳中扣除本身异养呼吸Rh消耗的部分,也称净第一性生产力
D:NBP,净生物群区生产力,是指NEP中减去各类人为干扰非生物呼吸消耗所剩下的部分,NBP=NEP-NR
答案: 【】
3、单选题:
中国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日,最早把这一天定为植物节是哪一年:( )。
选项:
A: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而定
B:1915年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提出而定
C:1979年森林法的实施而定
D:1893年孙中山先生的《上李鸿章书》后确定
答案: 【】
4、多选题: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包括( )。
选项:
A:氮循环
B:水循环
C:碳循环
D:能量流动
E:磷循环
答案: 【】
5、多选题:
植物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还包括几个方面:( )。
选项:
A:自疏的过程,使得植物生态系统的更复杂
B:往往存在复杂的交互影响
C:不可预期的邻居,即邻接效应
D:基于过程的尺度放大,如何考虑全面
答案: 【】
6、多选题:
当外界给予生态系统的一个力,促使其偏离原来的平衡态,系统会表现出抵抗力:也就是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的能力,也会表现出恢复力:其英文往往用哪两个单词表示:( )。
选项:
A:Adaptive capacity
B:Resistance
C:Stability
D:Resilience
答案: 【】
7、判断题:
单位地面面积作为单位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研究标志。(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8、判断题:
水分通量可以通过显热和潜热影响生态系统的能量收支。(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9、判断题:
能量方程中,Rn=H+λE+G的H多表示显热,λE是水分蒸发散总量,G是潜热。(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判断题:
Penman-Monteith公式是计算生态系统水分消耗量的重要公式,考虑了相关机理过程。(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选项: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形态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 【】
2、单选题:
影响遗传多样性的因素不包括( )。
选项:
A:施肥
B:交配系统
C:自然灾害
D:遗传漂变
答案: 【
3、单选题:
组蛋白的修饰形式不包括:( )。
选项:
A:甲基化
B:磷酸化
C:糖基化
D:羟基化
答案: 【】
4、单选题:
植物的春化作用及开花与( )有关。
选项:
A:DNA甲基化
B:非编码RNA调控
C:组蛋白修饰
D:染色质重塑
答案: 【
5、判断题:
景观多样性属于生物多样性范畴。(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6、判断题: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生物所携带遗传信息的总和。(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7、判断题:
银杏又称“活化石”植物(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8、判断题:
《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是中国第一部濒危植物名录(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9、多选题:
我国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地点包括( )。
选项:
A:昆明植物园
B:广州华南植物园
C:扎龙自然保护区
D:西双版纳植物园
答案: 【】
10、多选题:
表观遗传学的分子水平研究主要集中在( )。
选项:
A:代谢调控
B:组蛋白修饰
C:染色质重塑
D:DNA甲基化
答案: 【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有明显的( )。
选项:
A:地域性特点
B:空间性特点
C:季节性特点
D:时间性特点
答案: 【
2、单选题:
西南区的主要药用植物资源有( )。
选项:
A:雪莲、肉苁蓉、伊犁贝母
B:党参、甘草、半夏
C:枸杞、人参、何首乌
D:黄连、贝母、厚朴
答案: 【
3、判断题:
中国植物资源丰富,仅木本植物就有近8000种,在世界上位居第二位。(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4、判断题:
维生素含量最高的植物是猕猴桃。(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5、单选题:
传统提取方法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 )。
选项:
A:溶剂法
B:萃取法
C:水蒸气蒸馏
D:升华法
答案: 【
6、单选题:
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宜选用( )。
选项:
A:蒸馏法
B:渗漉法
C:回流提取法
D:煎煮法
答案: 【】
7、多选题:
用于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精制的方法包括( )。
选项:
A:硅胶色谱
B:聚酰胺色谱
C:葡聚糖凝胶色谱
D:红外光谱
答案: 【】
8、多选题: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有( )。
选项:
A:高效液相色谱法
B:水蒸气蒸馏法
C:离子交换树脂法
D:重结晶法
答案: 【:
可将天然药物水提液中的亲水性成分萃取出来的溶剂是( )。
选项:
A:正丁醇
B:乙醚
C:丙酮
D:醋酸乙酯
答案: 【
10、单选题:
在水液中不能被乙醇沉淀的是( )。
选项:
A:多肽
B:酶
C:鞣质
D:蛋白质
答案: 【
第九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世界上最早的野外长期固定控制实验,是在哪里开展的?( )
选项:
A:德国Jenna
B:英国洛桑实验站
C:美国哈伯德布鲁克
D:中国长白山
答案: 【】
2、单选题:
当前市面流行的形色、花伴侣等识物是基于那个语言开发的?( )
选项:
A:VB语言。
B:C语言
C:Python
D:R语言
答案: 【】
3、单选题:
关于不确定分析方法有很多,目前最常用的是:( )。
选项:
A:差量分析
B:集对论
C:拉丁超立方抽样
D:模糊理论
E:蒙特卡洛法,也统计模拟方法、随机抽样技术
答案: 【】
4、多选题:
植物生态学大样地设置和研究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随着技术进步也有设立长期物候观测相机、微环境测试仪等设备,来长期记录野外时时数据
B:需要设置一定的标识物,如挂实验样地标志牌、每木调查挂牌,方便未来复查
C:定期定位观测除野外考察的一些常见项目外,还包括对生物量增长、生殖率、死亡率、能量流、物质流等结构功能过程的定期观测
D:植物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的参数一般都可以依据大样地数据进行很好的计算
答案: 【】
5、多选题:
植物生态学相关实验法还包括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完成一些假设的验证。通常通过控制以下几个途径来达到所需实验目的:( )。
选项:
A:生物多样性控制
B:源和过程控制
C:陆地覆盖控制
D:环境条件控制
E:人工生态系统
答案: 【】
6、多选题:
植物生态学研究中的模型法大概包含了如下哪几个方面:( )。
选项:
A:生物地理模型,尺度范围多为区域到全球
B:生物地球化学模型,多以生态系统斑块到全球为对象
C:动态全球植被模型—研究全球尺度范围内碳、水、能量和营养的收支平衡
D:生理模型—多以单株植物为研究对象
E:林隙模型,对象为森林斑块到生物群系
答案: 【
7、判断题:
meta分析的主要了流程是:主题的确定→数据提取→效应值选择→效应值计算,案例内方差计算→模型选择→累计效应值计算→引入解释变量→分析解释变量作用→模型诊断→得出结论。(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8、判断题:
最近研究表明昆虫的丰度大幅下降,包括广泛报道的蜜蜂减少,导致植物传粉者减少,未来粮食可能存在危机。(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9、判断题:
Python是一种计算机设计语言,其优点是:简洁、开源、易读、可移植性和可拓展性强、包含丰富的库。缺点是:运行速度慢,适合中小型项目的开发。(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判断题:
整体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常常用F检验来实现。(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第十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Which feature is not recognized as s of old-growth forests :( )。
选项:
A:Uneven-aged
B:state-state growth rate (not changes frequently in different year)
C:Many old and large trees
D:Inverse-J diameter distribution
E:Pit and mount in forest floor, with coarse woody debris(following down trees)
F:standing dead trees(sangs cavities wildlife habitat) and diverse structure (canopy gaps)
G:pure forests with one species as dominant tree
答案: 【
2、单选题:
Deforestation era after European settlements caused how much percentage old forests losses in the USA。( )
选项:
A:10%
B:20%
C:90%
D:50%
答案:
3、多选题:
Main drivers for forest dynamics include。( )
选项:
A:disturbance(nature and human)
B:climate
C:Forest health
D:forest succession
答案: 【
4、多选题:
Ecosystems services provided by forests included:( )。
选项:
A:food and wildlife habitat
B:Pollination,nutrient cycling and primary production
C:Timber and Fiber
D:erosion control, flood control and water cycling
E:Recreation, aesthetics and spiritual health
F:climate control and CO2 uptake;
答案: 【】
5、多选题:
In the US, aboriginal man used fire for what kind reason?( )
选项:
A:Rituals
B:clear underbrush
C:mproving gazing
D:combat insects;
E:feed and drive game(drive animal run in a certain direction)
F:increase seeds, berries, nuts
答案: 【】
6、判断题:
Most of the US has fire-adapted forests/vegetation。(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7、判断题:
In the history of US, wild-fire ignition sources are from lightning (100/sec), but not from native aboriginal man.(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8、判断题:
欧洲人定居美洲后,火灾数量大量增加,因为他们喜欢野炊。(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9、判断题:
研究火灾历史可以使用火烧疤(fire scar),但是不能使用湖底沉积物(lake sediment)的方法。(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单选题:
美国东部森林里面鹿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鹿的密度正合适
B:平均鹿的密度大于20只/平方英里,非常漂亮吸引了游客,有助于森林多样性的保护
C:鹿的密度太大了,甚至影响了树木的更新
D:尽管平均鹿的密度很大,人们打猎已经成功控制其影响
答案: 【】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