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2、判断题:
饱和水汽压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大。(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3、多选题:
气候指的是在( )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选项:
A: 太阳辐射
B: 大气环流
C: 人类活动
D: 下垫面性质
答案: 【 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人类活动; 下垫面性质】
4、多选题:
大气的垂直分层中,随高度的增加,温度降低的是()。
选项:
A: 对流层
B: 暖层
C: 中间层
D: 平流层
答案: 【 对流层; 中间层】
5、多选题:
下列圈层中,( )属于大气圈的下垫面。
选项:
A: 冰雪圈
B: 生物圈
C: 水圈
D:陆地表面
答案: 【 冰雪圈; 生物圈; 水圈;陆地表面 】
6、单选题:
随着高度的增加,永远逐渐减小的气象要素是( )。
选项:
A: 气温
B:湿度
C: 风
D: 气压
答案: 【 气压】
7、判断题:
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雾、霜、雷电、光等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统称为气象。()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8、判断题:
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长时间的相互作用下,某时段内(一般指30年以上)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为气候。()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9、判断题:
气候虽具一定稳定性,但仍有变化。()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10、多选题:
气候系统是由()组成,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
选项:
A:陆地表面
B:水圈
C:大气圈
D:生物圈
答案: 【陆地表面;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11、判断题:
饱和水汽压(E)与温度(t)按指数规律变化。()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12、判断题:
干空气状态方程:P=ρRdT,其物理意义:一团空气的密度与其气压成正比,与其绝对温度成反比。()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选定方向上的单位面积的辐射能称为辐射通量密度。(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2、判断题:
同一物体在温度T时它放射某一波长的辐射,那么,在同一温度下也能吸收这一波长的辐射。(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3、多选题:
太阳常数是就日地的平均距离,( )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
选项:
A: 1cm2面积内
B: 1分钟内
C: 垂直于太阳光线
D: 在大气上界
答案: 【 1cm2面积内; 1分钟内; 垂直于太阳光线; 在大气上界】
4、判断题:
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升温,放射长波辐射。(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5、单选题:
下了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有()。
选项:
A:大气逆辐射
B: 大气辐射
C: 地面辐射
D: 总辐射
答案: 【 总辐射】
6、多选题:
下列气温的变化方式中,()属于的非绝热变化过程。
选项:
A: 辐射
B:蒸发(升华)和凝结(凝华)
C: 传导
D: 对流和湍流
答案: 【 辐射;蒸发(升华)和凝结(凝华); 传导; 对流和湍流】
7、判断题:
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扰动后,返回或远离平衡位置的趋势或程度。(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8、判断题:
受力后位移减速,有返回原高度的趋势,这时的气层对该气团是稳定的。(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9、单选题: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的时刻出现在( )左右。
选项:
A: 12时
B:16时
C: 13时
D: 14时
答案: 【 14时】
10、判断题:
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的和为总辐射。()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11、判断题:
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减弱,吸收作用最强,散射作用次之,反射作用最弱。()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12、判断题:
等温线密集,表示气温水平变化梯度大。()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水是地球上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三态并存的物体,在相变中伴随有能量、天气、水循环等过程。()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判断题:
冰晶和过冷却水共存时,水滴会因不断蒸发而缩小,冰晶会因不断凝华而增大,这就是“冰晶效应”。()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3、多选题:
影响蒸发速度的主要因子有( )。
选项:
A: 水源
B:饱和差
C: 风速与湍流扩散
D: 热源
答案: 【】
4、判断题:
使空气达到过饱和的途径:一是通过蒸发,使水汽压大于饱和水汽压。二是通过冷却作用,使其少于当时的实际水汽压。()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5、多选题:
下面水汽凝结物中,( )是地面的凝结物。
选项:
A: 雨凇
B: 雾凇
C: 露
D: 霜
答案: 【 】
6、判断题:
波状云是波浪起伏的云层,波峰处空气上升,波谷处空气下沉。()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7、判断题:
云中含水量越大,大小水滴的相对速度越大,则单位时间内冲并的小水滴越多,重力冲并增长越快。()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8、判断题:
对波状云的降水强度较小,往往时降时停,具有间歇性。()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9、判断题:
冷云的人工增雨,用投入干冰或碘化银的方法。()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多选题:
下列地区中,多降水的是( )。
选项:
A: 赤道
B: 温带
C: 极地
D: 副热带
答案: 【 】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气压变化就决定于其上空气柱中质量的变化,气柱中质量增多了,气压就升高。()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判断题:
海洋上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夏季,最低值出现在冬季,年较差小于同纬度的陆地。()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3、判断题:
等压面向上凸起的部位对应着水平面上的高压区域,等压面愈上凸,水平面上高压愈强大。()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4、判断题:
冷性低压,低压中心区为冷区,四周为暖区,等温线与等压线基本平行,冷中心与低压中心基本重合的深厚气压系统。()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5、判断题:
不对称的地面高压中心轴线随高度升高不断向暖区倾斜。()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6、单选题:
作用于空气的力中,原始的基本动力是()。
选项:
A: 地面摩擦力
B: 水平气压梯度力
C: 地转偏向力
D: 惯性离心力
答案: 【】
7、判断题:
空气的水平运动因受摩擦力作用,不仅风速减弱、风向受到干扰,而且破坏了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间的平衡关系,表现出气流斜穿等压线,从高压吹向低压的特征。()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8、判断题:
摩擦层上层,白天风速小,夜间风速大。()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9、多选题:
大气环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选项:
A: 地表性质
B: 地球自转
C: 地面摩擦
D: 太阳辐射
答案: 【】
10、判断题:
大气环流最基本的状态是盛行着以极地为中心的旋转的纬向环流,也就是东、西风带。()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气团温度低于流经地区下垫面温度的,称冷气团。()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判断题:
锋区的水平温度梯度比锋两侧的单一气团内的温度梯度大得多。()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3、判断题:
锢囚锋是当冷锋赶上暖锋,两锋间暖空气被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冷锋后的冷气团与暖锋前的冷气团相接触形成的锋。()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4、判断题:
水平气流辐散则促使冷、暖气团远离,水平温度梯度减小,利于锋消。()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5、判断题:
切变线是指风向或风速分布的不连续线,但两侧的温度梯度却很小,这是切变线与锋的主要差别。()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6、判断题:
反气旋中空气绕中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7、判断题:
只有发生在高空槽前的气旋和高空槽后的反气旋才能得到发展和壮大。()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8、判断题:
寒潮天气过程表现为由纬向环流转变为经向环流形势的调整,这种环流形势的调整是冷空气积聚、冷却和大举南下的背景条件。()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9、判断题:
冬季时,北半球副高强度减弱,范围缩小,位置南移、东退。()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多选题:
台风形成的条件有()。
选项:
A: 合适的流场
B: 合适的地转参数值
C: 广阔的高温洋面
D: 气流铅直切变要小
答案: 【 】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气候系统各要素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调节的。()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判断题:
天文辐射能量的分布是完全因纬度而异的。()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3、判断题:
在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在极夜期间,天文辐射为零。()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4、判断题:
海洋是从大气圈的下层向大气输送热量和水汽,而大气运动所产生的风应力则向海洋上层输送动量,使海水发生流动,形成“风生洋流”,亦称“风海流”。()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5、判断题:
大气环流产生了热量的输送,这种热量的输送影响到大气环流的持续或改变,影响到各地的气候状况。()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6、判断题:
拉尼娜是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7、单选题:
由于海洋( )大,其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能对热量进行调节,所以海洋性气候的气温日较差很小。
选项:
A: 盐度
B: 热容量
C: 压强
D: 体积
答案: 【 】
8、多选题:
地方性风中,以24小时为周期的风为( )。
选项:
A: 山谷风
B: 焚风
C: 季风
D: 海陆风
答案: 【 】
9、判断题:
由于活动面的性质不同,具有不容的能力平衡和水分平衡,再加上湍流作用的差异,就产生各种各样的小气候。()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10、单选题:
冬季我国大陆上空的水汽输送量,是自南向北( )。
选项:
A: 增多
B: 不变
C: 先增多后减少
D: 减少
答案: 【 】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柯本在进行气候分类时只注意气温和降水量等数值的比较,忽视了高地气温、降水的垂直变化与水平纬度地带的差异。()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判断题:
赤道多雨气候,长夏无冬,全年高温多雨,适于赤道雨林生长。()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3、判断题:
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多,一般在1500—2000mm,集中在6—10月(北半球),全年高温。()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4、判断题:
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冬季寒冷,有少量气旋性降水,夏季降水量较多,但不像季风区那样高度集中。()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5、判断题:
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终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因此气候干燥。()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6、判断题:
高纬度气候空气中水汽含量少,降水量小,但因蒸发弱,年可能蒸散量小于52.5cm。()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7、判断题:
极地长寒气候,全年严寒,各月平均气温皆在0℃以下,具有全球的最低年平均气温。()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8、多选题:
柯本气候分类法是以( )气候要素为基础,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而确定的。
选项:
A: 降水
B: 湿度
C: 气温
D: 气压
答案: 【 】
9、单选题:
斯查勒分类法缺点:对( )季风气候没有足够的重视。
选项:
A: 地中海气候
B:海洋性气候
C: 季风气候
D: 干旱气候
答案: 【 】
10、多选题:
副热带干旱气候具有( )等特征。
选项:
A: 日照强
B: 夏季气温特高
C: 少云
D: 少雨
答案: 【 】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第四纪大冰期时,北半球的大陆冰川活动中心有。( )
选项:
A: 斯堪的纳维亚冰川中心
B: 北美冰川中心
C: 西伯利亚冰川中心
D: 青藏高原冰川中心
答案: 【】
2、判断题:
小冰期发生在17—19世纪。()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3、单选题:
太阳的活动周期为。( )
选项:
A: 11年
B: 22年
C: 76年
D: 18年
答案: 【】
4、多选题:
城市气候的“五岛”效应是指( )
选项:
A: 热岛
B: 雨岛
C: 干岛
D: 浑浊岛
答案: 【 】
5、判断题:
由于森林的蒸腾作用,使得森林中的相对湿度比非森林区小。()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6、多选题:
地质时期的大冰期有( )。
选项:
A:第四纪
B:震旦纪
C:散迭纪-第三纪
D:石炭-二迭纪
答案: 【】
7、判断题: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指为近1万年以来的变化,气温变化幅度不超过2-3℃。()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8、判断题:
地质时期的时间尺度为22亿年-1万年以上,气温变化幅度在10℃以上。()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9、判断题:
近代的气候变化是指近百年或20世纪以来的气候变化,气温变化幅度在0.5-1℃。()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10、判断题:
臭氧是一种温室气体,受自然因子影响而产生,但受人类活动排放的气体影响而被破坏。()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1、判断题:
海水表面的废油膜,拟制海水蒸发,空气变干,并减少海水的潜热转移,海洋失去调节气温的作用,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12、多选题:
城市雨岛的形成条件()。
选项:
A:下垫面粗糙度大
B:空气中凝结核多
C:大气环流较弱
D:大风
答案: 【】
第九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最高温度表的感应液是水银,安装时平放,但头部稍高。()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2、判断题:
有降水时的蒸发量:蒸发量=原量-余量。()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3、判断题:
日照百分率时实照时间与可照时间的百分比。()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4、判断题:
一个标准大气压维持760mm汞柱的高度。()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5、判断题:
风向是指风的去向;一个风旗表示风力的8级。()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6、判断题:
频率是指某气象要素在一定时段内出现的次数与该时段内观测总次数的百分比。()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7、多选题:
观测场的选择是否适宜,对观测资料的()影响极大。
选项:
A: 比较性
B: 准确性
C: 代表性
D: 完整性
答案: 【】
8、多选题:
地面观测的定时观测的时刻有()。
选项:
A: 14时
B: 02时
C: 08时
D: 20时
答案: 【】
9、单选题:
中纬度上空的云向( )运动。
选项:
A: 南
B: 西
C: 东
D: 北
答案: 【 】
10、判断题:
干球温度表和湿球温度表的结构完全一样。()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