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一次作业单选题答案
1、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核心问题是
A、政党政治问题
B、国家权力问题
C、政府选举问题
D、政府职能问题
正确答案:B
2、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是哪人的名言
A、亚里士多德
B、休谟
C、霍布斯
D、孟德斯鸠
正确答案:A
3、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制定于哪一年
A、1978.0
B、1982.0
C、1975.0
D、1954.0
正确答案:D
4、人民主权原则是18世纪哪个法国思想家提出来的
A、卢梭
B、马基雅维利
C、孟德斯鸠
D、戴伊
正确答案:A
5、中国共产党组织机构自上而下分为三级:中央组织、()和基层组织。
A、县级组织
B、地方组织
C、省级组织
D、市级组织
正确答案:B
6、多党合作以()为活动的根本准则。
A、民主集中制
B、党的领导
C、政治协商
D、宪法
正确答案:D
7、《代议制政府》的作者是英国自由主义理论家()
A、洛克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密尔
正确答案:D
8、与西方国家以分权制衡原则作为国家组织及其活动的方式不同,我国的国家组织及其活动方式是()
A、民主集中制
B、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C、行政首长负责制
D、人民主权
正确答案:A
9、()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
A、江泽民
B、毛泽东
C、胡锦涛
D、邓小平
正确答案:D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机关,但本身不独立决定任何国家事务,而是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使职权。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1、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每()年举行一次,由()召集。
A、三;中央委员会
B、三;政治局
C、五;中央委员会
D、五;政治局
正确答案:C
二、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一次作业多选题答案
1、中国宪法的特点是
A、坚持精神文明建设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A;B;C;D
2、我国到目前为止出现过哪几部宪法
A、七八宪法
B、五四宪法
C、八二宪法
D、七五宪法
正确答案:A;B;C;D
3、政府组织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A、权威的广泛性
B、权力的合法性
C、暴力的垄断性
D、成员的非自愿性
正确答案:A;B;C;D
4、多党合作制度的具体途径与形式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共产党召集的协商座谈会
C、共同领导国家政权
D、共同参加国家政权
正确答案:A;B;D
5、我国宪法的原则可以归纳为
A、人民主权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基本人权原则
D、法制原则
正确答案:A;B;C;D
6、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特点有()
A、选举权的直接性
B、选举权的不完全平等性
C、选举权的普遍性
D、选举权的间接性
正确答案:B;C;D
7、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是反映我国公民有如下自由()
A、游行、示威
B、言论、出版
C、大鸣、大放
D、集会、结社
正确答案:A;B;D
三、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府与政治第一次作业简答题答案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0分难度:简单得分:8
1、什么是政治?它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政治就是人类社会根据利益原则,运用公共权力和公共权威来调控和管理社会的行为与关系模式。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点:
(1)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指导,指出了政治与利益的紧密相关性。
(2)反映了政治的社会性的特点,同时兼顾了政治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阶级性的特点。
(3)强调了政治的过程性。政治行为,其实就是政治过程,其中有决策,也有执行。
(4)区别了公共权威和公共权力,突出了公共权威的作用。两者都是政治主体,前者主要是建立在、于内在强制力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后者则是建立于外在强制力基础上的社会关系。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0分难度:较难得分:9
2、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作用?
正确答案:
(1)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和反映民意的主要渠道。
(2)人民代表大会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途径。
(3)人民代表大会是政府权威合法化的源泉。
(4)人民代表大会是实现国家整合的有效组织形式。
(5)人民代表大会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制。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0分难度:简单得分:9
3、宪法赋予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
正确答案:
现行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非常广泛,概括说来,主要有下列几种:
(1)平等权。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对平等权的最权威、最集中的表述。
(2)政治民主和自由权。政治民主和自由权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以及在政治上享有表达个人见解和意愿的自由权利。主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自由权
(3)宗教信仰自由权(4)人身自由权(5)受益权
(6)特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特定公民主要指妇女、儿童、华侨等)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20分难度:中等得分:16
4、比较中外宪法的异同。
答案要点:
(一)宪法作为国家法律的一种,它和其它法律具有共同性,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上产生的,都是由国家运用强制力量保证其实施的。
与宪法结构、宪法原则一样,中外宪法也有许多相同或相近的地方,在宪法产生的历时性方面,中外宪法没有什么两样。有了国家才有法律,但是宪法却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才出现的。宪法的产生迟于一般的法律,这是宪法产生的历史特点。在宪法规范方面,中外宪法都具有下列特点:
(1)原则性和概括性。宪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宪法规范必须具有抽象的原则性和高度的概括性。
(2)高度适应性和相对稳定性。由于宪法只作原则性和概括性的规定,它能够适应宪法颁布并实施之后所引起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只有这种变化不是根本性的,不是质的改变,宪法应该具有适应量变的能力,在一个时期内不需要作出频繁的修改,与高度的适应性相联系,宪法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最高权威性和无具体惩罚性。宪法规范高于任何其他的法律规范,它是其他法律规范得以产生和发生效力的依据,其他法律规范都不得与之相抵触。和这种最高权威性相伴随的是宪法规范的无具体惩罚性。
以上是世界各国宪法的共性和共同特征。
(二)由于具体国情的不同,各国宪法还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中国现行宪法除了具有上述共性特点外,还具有中国特色的个性特点。这种中国特色的个性特点: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现行宪法的序言部分明确规定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现行宪法公开标示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世界各国宪法所独一无二的。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坚持改革开放。
(4)坚持精神文明建设。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所谓精神文明,是指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具体表现为教育、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以上是中国宪法和外国宪法不同的几个主要方面,也是中国宪法与众不同的几个主要特点。这几个特点既反映了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特点,反映了中国国情的特点。也反映了中国宪法的社会主义特色。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