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翻译是实践性工作,理论对它并不重要。(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2、判断题:
翻译课不同于外语课,它以培养翻译能力为主,涉及到多方面的技能,因此不能把获取外语知识作为唯一的学习内容。(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3、多选题:
上翻译课是否有收获取决于( )
选项:
A:老师讲了多少
B:学生参与了多少
C:做了多少练习
D:我们的笔记记了多少
答案: 【学生参与了多少;
做了多少练习】
4、单选题:
“我们翻译的不是语言,而是言语。”的意思是,译者( )
选项:
A:要把说话人的说话时间、地点表达出来
B:要理解说话人的态度
C:要把说话人的主要信息和态度表达出来
D:要把说话人的情感表达出来
答案: 【要把说话人的主要信息和态度表达出来】
5、判断题:
我们翻译时重要的是获得标准答案,因为它是老师提供的,值得信赖和学习。(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6、多选题:
翻译实践中之所以有多种翻译方法,是因为( )
选项:
A:翻译目的与源文作者的目的可能不同
B: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词语
C:译文的受众与源文受众的需求可能不同
D:译者可以随意选择
E:源文和译文的年代不一致
答案: 【翻译目的与源文作者的目的可能不同;
译文的受众与源文受众的需求可能不同】
7、判断题:
由于德汉语言差异和文化习俗不同,译者即使他没有理解源文,也要把它的语言结构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忠实于源文。(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8、单选题:
“语言的含义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还存在于它所在的环境中。”的意思是( )
选项:
A:语境对语言的解释作用是读者的事,译者不需要顾及它
B:我们只翻译出源文的语言就够了,读者要结合语境去全面理解它
C:语言对语境有影响。
D:译者要依靠语境去确定语言含义和表达方法
答案: 【译者要依靠语境去确定语言含义和表达方法】
9、多选题:
德汉语言中没有完全对等的词语,这是因为( )
选项:
A:德汉语言群体的语言规范不一致
B:德国和中国的历史差距大
C:德汉语言的语义结构不一致
D:德国距离中国太远
E:德语是字母构成的,汉语是方块字
答案: 【德汉语言群体的语言规范不一致;
德汉语言的语义结构不一致】
10、判断题:
外语是译者需要首先掌握的,知识面并不重要。(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翻译是交际行为,因为( )
选项:
A:译者为双方沟通语言,帮助他们达到交际目的
B:语言就是交际行为
C:翻译是靠语言为媒介完成的
D:译者也参与双方的谈话,并且有自己的意图
答案: 【译者为双方沟通语言,帮助他们达到交际目的】
2、判断题:
制约交际效果的不仅有谈话双方,所处的环境以及文化习俗都起作用。(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3、单选题:
译者应努力追求功能对等,就是说,( )
选项:
A:译文功能必须与源文的功能一致
B:译者要询问原文作者期望的功能
C:译文要能够满足委托人期望的功能
D:译文要满足源文读者的期望
答案: 【译文要能够满足委托人期望的功能】
4、单选题:
“功能对等 + 忠诚”理论的提出者是 ( )
选项:
A:Christiane Nord
B:Hans Vermeer
C:Katharina Reiß
答案: 【Christiane Nord】
5、单选题:
“等效”和“等值”的根本区别在于( )
选项:
A:“等值”是就文本而言,“等效”是就受众而言
B:“等值”要考虑翻译目的,“等效”不需要考虑
C:“等效”是能够达到的,“等值”不可能达到
D:“等值” 是静态概念,“等效”是动态概念
答案: 【“等值”是就文本而言,“等效”是就受众而言】
6、判断题:
一篇译文是否等效,取决于它是否涵盖了源文的所有信息。(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7、多选题:
“目的决定翻译”对译者的指导意义是( )
选项:
A:译者根据翻译目的选择源文信息
B:译者要在原文中寻找写作目的
C:译者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如何去组织译文
D:译者明确了翻译目的,翻译就容易了
E:译者根据翻译目的决定译文的文本类型
答案: 【译者根据翻译目的选择源文信息;
译者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如何去组织译文;
译者根据翻译目的决定译文的文本类型】
8、多选题:
源文对译者来说是“信息源”,意思是说( )
选项:
A:原文集中了与主题有关的所有信息
B:译者不可能把源文的所有信息都翻译出来,因为翻译目的决定了源文中哪些是信息
C:译者要把源文所有的信息都翻译出来
D:译者也要把源文的背景知识翻译出来
E:源文不再是衡量译文质量的标尺,决定译文质量的是翻译目的
答案: 【译者不可能把源文的所有信息都翻译出来,因为翻译目的决定了源文中哪些是信息;
源文不再是衡量译文质量的标尺,决定译文质量的是翻译目的】
9、判断题:
工具型翻译就是意译。(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10、单选题:
上翻译课重点要( )
选项:
A:获得翻译作业的正确译法
B:认识翻译困难
C:扩充外语知识
D:学到解决翻译问题的办法
答案: 【学到解决翻译问题的办法】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认为各民族的语言之间差异巨大无法互译的是 ( )
选项:
A:施莱尔马赫
B:本雅明
C:德里达
D:洪堡
答案: 【】
2、单选题: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主张的等效翻译是( )
选项:
A:就源文和译文的受众而言
B:以源文为评价标准
C:评价译文是否忠于源文
答案: 【
3、多选题:
以下哪个说法符合德里达的翻译观? ( )
选项:
A:所有语言都是可以理解的,可以表达的
B:文本中的意义会随时间的演变而发生变化
C:翻译是必须做,但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D:原作不可能被准确地译成另一种语言
答案: 【】
4、多选题:
各民族诗歌的不可译性主要体现在( )
选项:
A:音韵
B:修辞
C:句式
D:意义
答案: 【】
5、判断题:
各民族语言之间的共性决定了语言的可译性。(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6、判断题:
“相对不可译性”是指因文化差异和语言间的不对等性造成的根本不可能翻译。(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7、判断题:
文学翻译作品的风格无可避免会带有译者的个人风格痕迹。(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8、判断题: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一对矛盾体,不能共存。(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9、判断题:
通过适当的补偿手段可以将文本中的不可译转变为可译。(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判断题:
没有绝对的可译或者绝对的不可译,要视翻译目的和翻译标准而定。(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
翻译阐释学区别于传统翻译学的独特性包括 ( )
选项:
A:将翻译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
B:译者对文本的理解过程是其研究的核心要素之一
C:研究译者的主体性
D:聚焦于文本分析
答案: 【】
2、单选题:
德国的翻译阐释思想开始于 ( )
选项:
A:文艺复兴时期
B:魏玛共和国时期
C:狂飙突进时期
D:浪漫派时期
答案: 【】
3、单选题:
乔治•斯坦纳将整个翻译过程按先后顺序划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
选项:
A:吸纳、信任、侵入、补偿
B:补偿、吸纳、信任、侵入
C:侵入、吸纳、信任、补偿
D:信任、侵入、吸纳、补偿
答案: 【】
4、多选题:
德国现代翻译阐释学的代表人物包括 ( )
选项:
A:Fritz Paepcke
B:George Steiner
C:Radegundis Stolze
D:Larisa Cercel
答案: 【】
5、多选题:
Friedmar Apel所谈论的翻译阐释的历史性包含哪些层面( )
选项:
A:翻译的题材经常与历史相关
B:翻译批评家受其历史眼界的限制
C:指导译者的翻译理论随历史而变迁
D:原文本处于特定的历史时期
答案: 【】
6、单选题:
以下哪位学者对翻译阐释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做出了很大贡献( )
选项:
A:Fritz Paepcke
B:Larisa Cercel
C:George Steiner
D:Schleiermacher
答案: 【】
7、单选题:
Radegundis Stolze认为翻译行为的第一个阶段对文本的理解涉及哪几个语言学范畴( )
选项:
A:主题的表现,语用学,词汇学
B:文体学,语义学,词汇学
C:主题的表现,语义学,词汇学
D:主题的表现,语用学,文体学答案:A
答案: 【】
8、多选题:
Radegundis Stolze认为译者可以从哪些方面对自己所处的社会、语言体系和文化进行合理定位( )
选项:
A:外语能力和文化知识
B:自我认知
C:母语世界观
D:专业知识
答案: 【】
9、判断题:
现代翻译阐释理论将所有的翻译类型都纳入其研究范畴内。 (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判断题:
施莱尔马赫的翻译阐释思想加入了理解的元素。(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翻译的实质是用目的语的语言转换出发语的语言符号。(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2、判断题:
译者翻译正确的前提是要理解源文。 (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3、单选题:
不能把“白皙皮肤”翻译为weiße Haut,是因为 ( )
选项:
A:德国人本来就是白色人种
B:德国人不喜欢weiße Haut
C:德国人认为weiße Haut不健康
答案: 【
4、判断题:
理解源文必须结合语境。(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5、判断题:
译者在接受翻译时,首先要知道为谁翻译。(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6、判断题:
翻译要求译者首先掌握好外语,母语并不重要。(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7、单选题:
德国专家把眭老师的新闻稿做了大幅度的压缩,是因为( )
选项:
A:德国专家专横跋扈
B:德国媒体对中国不感兴趣
C:德国专家从德国读者的需求出发
答案: 【】
8、单选题:
要把“他这人靠谱。”中的“靠谱”翻译准确,首先需要( )
选项:
A:查阅汉德字典
B:理解“靠谱”这个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C:查阅汉语字典
答案: 【】
9、单选题:
“当时我刚来,什么都不懂。”的对应译文是( )
选项:
A:Als ich ankam, konnte ich nichts.
B:Als ich ankam, verstand ich nichts.
C:Als ich ankam, begriff ich nichts.
答案: 【】
10、单选题:
把“叫外卖”翻译成 Essen liefern lassen是_______的译法。( )
选项:
A:信息义
B:语境义
C:话语义
答案: 【】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主述题结构涉及的是句子的( )
选项:
A:句法结构
B:表达结构
C:信息结构
D:语义结构
答案: 【】
2、多选题:
主述题理论研究的是( )
选项:
A:信息在句内和句子之间的铺设规律
B:其他说法都不对
C:语法规则和句子的常见形式
D:如何让表述富有逻辑性,便于理解
答案: 【】
3、单选题:
汉译德时,首先要关注德语句子中的( )
选项:
A:主语和谓语
B:德语的主语和汉语的主题是否一致
C:汉语句是否有主语
D:动词的时态
答案: 【
4、判断题:
德译汉时,尽量不要改变原句的语序,以免改变原句的信息分量。(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5、单选题:
“我儿子叫小明。他女友是岚岚。”翻译成德语后,哪句符合主述题结构?( )
选项:
A:Mein Sohn heißt Xiaoming. Seine Freundin ist Lanlan.
B:Mein Sohn heißt Xiaoming. Lanlan ist seine Freundin.
C:Xiaoming ist mein Sohn. Lanlan ist seine Freundin.
答案: 【】
6、单选题:
“今天是周日。我们上午去购物,下午去看电影。”有下面四种表达,哪个读起来通顺简洁?
选项:
A:Heute ist Sonntag. Am Vormittag gehen wir einkaufen. Am Nachmittag gehen wir ins Kino.
B:Heute ist Sonntag. Am Vormittag gehen wir einkaufen. Wir gehen am Nachmittag ins Kino.
C:Heute ist Sonntag. Wir gehen vormittags einkaufen und nachmittags ins Kino.
D:Heute ist Sonntag. Wir gehen am Vormittag einkaufen. Am Nachmittag gehen wir ins Kino.
答案: 【
7、判断题:
“说话要守信。”翻译成德语时的主语是:Sprechen, 因为汉语的主语就是“说话”(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8、单选题:
下面两句中哪句强调的是时间状语?( )
选项:
A:Wir kamen erst in der tiefen Nacht in Berlin an.
B:In Berlin kamen wir erst in der tiefen Nacht an.
答案: 【】
9、单选题:
“冬天天黑得很早。”哪句翻译得正确?( )
选项:
A:Der Winter wird sehr früh dunkel.
B:Im Winter wird sehr früh dunkel.
C:Im Winter wird es sehr früh dunkel.
答案: 【
10、单选题:
Susanne weinte und verließ ihren Freund.哪句译文与原句信息相符?
选项:
A:苏珊娜边哭边离开她的男友。
B:苏珊娜哭着离开了她的男友。
C:苏珊娜离开了她的男友并且哭了。
D:苏珊娜哭了并且离开了她的男友。
答案: 【】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