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证明酒精发酵是由酶引起的科学家是( )。
选项:
A:Louis Pasteur
B:Buchner
C:Beijerinck
D:Von Behring
答案: 【Buchner】
2、单选题:
第一位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
选项:
A:Joseph Lister
B:Robert Hooke
C:Louis Pasteur
D:James T·Watson
答案: 【Robert Hooke】
3、单选题:
巴斯德采用曲颈瓶试验来( )。
选项:
A:证明微生物致病
B:认识到微生物的化学结构
C:提出细菌和原生动物分类系统
D:驳斥自然发生说
答案: 【驳斥自然发生说】
4、单选题:
细菌学的奠基人是( )。
选项:
A:van Dyck
B:van Leeuwenhoek
C:Robert Koch
D:Louis Pasteur
答案: 【Robert Koch】
5、单选题:
微生物学中铭记柯赫是由于( )。
选项:
A:提出了原核生物术语
B:证实病原菌学说
C:发展了广泛采纳的分类系统
D:在实验室中成功地培养了病毒
答案: 【证实病原菌学说】
6、单选题: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中,最基本的特性是( )。
选项:
A: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B:适应性强,易变异
C:吸收多,转化快
D:生长旺,繁殖快
答案: 【适应性强,易变异】
7、单选题:
适合所有微生物的特殊特征是( )。
选项:
A:细胞有明显的核
B:可进行光合作用
C:它们是多细胞的
D: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答案: 【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8、判断题:
微生物个体微小,衡量其大小的单位为纳米。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9、判断题:
病原菌学说建立之后,阻断流行病的发生成为可能。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10、判断题:
病原菌学说最初是由科学家柯赫提出来的。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 杆状、 螺旋状 及分枝丝状。(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2、判断题:
芽孢是芽孢细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休眠细胞形态,有利于细菌渡过恶劣环境。它是由细菌营养细胞中部分原生质浓缩失水而成。(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3、判断题:
细菌细胞除基本结构外,还有诸如鞭毛、芽孢、荚膜和粘液等特殊结构。(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4、判断题:
细菌是缺少真正细胞核的原核生物。(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5、单选题:
Bacillus subtilis在生长发育的一定时期能形成:( )。
选项:
A:芽孢
B:伴孢晶体
C:子实体
D:孢囊
答案: 【芽孢】
6、单选题:
细菌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结构是( ) 。
选项:
A:鞭毛
B:芽床
C:荚膜
D:芽孢
答案: 【荚膜】
7、单选题:
观察细菌有无运动力可用( ) 。
选项:
A:平板培养基培养观察
B:固体培养基培养观察
C:液体培养基培养观察
D:半固体培养基培养观察
答案: 【半固体培养基培养观察】
8、单选题:
革兰氏染色的正确步骤是( ) 。
选项:
A:初染、复染、媒染、脱色
B:初染、媒染、脱色、复染
C:初染、脱色、媒染、复染
D:初染、复染、脱色、媒染
答案: 【初染、媒染、脱色、复染】
9、判断题:
芽孢没有繁殖功能。(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10、判断题:
芽孢的结构包括核心、皮层、芽孢衣、芽孢外璧。(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
酵母菌的菌落多呈白色,菌落大而薄。(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2、判断题:
真菌的每一段菌丝都可以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菌体。(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3、单选题:
某些酵母菌上下两细胞连接处呈细腰状,通常称为:( )。
选项:
A:假菌丝
B:有隔菌丝
C:真菌丝
D:无隔菌丝
答案: 【假菌丝】
4、单选题:
酵母菌细胞壁中含有:( )。
选项:
A:甘露聚糖
B:几丁质
C:葡聚糖
D:A和B
答案: 【甘露聚糖】
5、单选题:
酵母菌的有性生殖一般产生哪类孢子( ) 。
选项:
A:卵孢子
B:接合孢子
C:子囊孢子
D:担孢子
答案: 【子囊孢子】
6、判断题:
真菌无性繁殖孢子的种类主要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节孢子和厚垣孢子等五种。(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7、判断题:
真菌的有性孢子种类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8、判断题:
酵母属于单细胞微生物。(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9、单选题:
酿酒酵母的无性繁殖是( )。
选项:
A:多边出芽
B:三端出芽
C:一端出芽
D:二端出芽
答案: 【多边出芽】
10、单选题:
啤酒酵母菌的生活史属( )。
选项:
A:单倍体型
B:单双倍体型
C:双核体型
D:双倍体型
答案: 【单双倍体型】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大肠杆菌T4噬菌体的外形特点是( )。
选项:
A:丝状
B:杆状
C:球形
D:蝌蚪形
答案: 【】
2、单选题:
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 )。
选项:
A:DNA
B:RNA
C:DNA或RNA
D:DNA和RNA
答案: 【
3、单选题:
最先发现病毒的是( )。
选项:
A:巴斯德
B:列文虎克
C:柯赫
D:伊万诺夫斯基
答案: 【
4、单选题:
在溶源细胞中,原噬菌体以( )状态存在于宿主细胞中。
选项:
A:游离于细胞质中
B:浮于染色体上
C:插入寄主染色体
D:缺陷噬菌体
答案: 【
5、单选题:
马铃薯纺锤型块茎病的病原体是( )。
选项:
A:朊病毒
B:类病毒
C:病毒
D:拟病毒
答案: 【】
6、判断题:
绝大多数病毒的直径在100 nm左右。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7、判断题:
腺病毒是螺旋体对称的代表。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8、判断题:
马铃薯纺锤形块状病属于DNA病毒。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9、单选题:
最先发现病毒的是:( )。
选项:
A:柯赫
B:吕文虎克
C:巴斯德
D:伊万诺夫斯基
答案: 【
10、单选题:
噬菌体是一种感染微生物的病毒,缺乏( )。
选项:
A:独立代谢的酶体系
B:核酸
C:增殖能力
D:蛋白质
答案: 【】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属于( )。
选项:
A:化能异养
B:光能异养
C:化能自养
D:光能自养
答案: 【】
2、单选题:
碳素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是( )。
选项:
A:提供能量
B:构成细胞物质
C:有氧呼吸
D:构成细胞物质、提供能量
答案: 【】
3、单选题:
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差别是( )。
选项:
A:所需碳源不同
B:所需氮源不同
C:所需氧源不同
D:所需能源物质不同
答案: 】
4、单选题:
单纯扩散和促进扩散的主要区别是( )。
选项:
A:前者不需要载体,后者需要载体
B:前者后者都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C:前者不需能量,后者需要能量
D:物质运输的浓度梯度不同
答案: 【】
5、单选题:
实验室培养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 )。
选项: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马铃薯培养基
C:高氏一号培养基
D:查氏培养基
答案: 【
6、判断题:
以能源利用方式为标准,微生物可以分为光能营养型和化能营养型。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7、判断题:
促进扩散是一种需要消耗能量的物质运输形式。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8、单选题:
用牛肉膏作培养基能为微生物提供:( )。
选项:
A:碳源
B:碳源、氮源、生长因素
C:生长因素
D:氮源
答案:
9、单选题:
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差别是:( )。
选项:
A:所需碳源不同
B:所需氮源不同
C:所需的生长因子不同
D:所需能源物质不同
答案: 【
10、单选题:
水分子可以通过( )进入细胞。
选项:
A:促进扩散
B:单纯扩散
C:基因转位
D:主动运输
答案: 【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消毒效果最好的乙醇浓度为( )。
选项:
A:50 %
B:60 %
C:75%
D:90 %
答案: 【
2、单选题:
巴氏灭菌的工艺条件是( )。
选项:
A:(50-60) ℃ 30 min
B:(71-72) ℃ 30 min
C:(62-63) ℃ 30 min
D:(60-70) ℃ 30 min
答案: 【
3、单选题:
杀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
选项:
A:防腐
B:消毒
C:化疗
D:灭菌
答案: 【
4、单选题:
黑曲霉在pH2-3的环境下发酵蔗糖( )。
选项:
A:主要积累柠檬酸
B:主要积累乙酸
C:主要积累草酸
D:主要积累丁酸
答案: 【
5、单选题:
微生物处于稳定生长前期时,( )。
选项:
A:群体是在其最少的阶段
B:细胞分裂速率增加
C:群体是在其最旺盛壮健的阶段
D:细胞分裂速度降低
答案: 【
6、判断题:
连续培养的目的是使微生物始终保持在最高稳定生长阶段。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7、判断题:
在最适生长温度下,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最快,因此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发酵温度应选择最适生长温度。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8、判断题:
巴斯德消毒法不能杀死细菌芽孢。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9、判断题:
一切好氧微生物都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10、判断题:
兼性微生物是能够生活在许多环境中的微生物。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次级代谢是在一定生长阶段出现非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代谢类型,其主要产物有( )、色素、激素、生物碱等。
选项:
A:氨基酸
B:抗生素
C:脂肪酸
D:单糖
答案: 【】
2、单选题:
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可以直接偶联( )或GTP的合成,这种产生ATP等高能分子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选项:
A:NADPH
B:ATP
C:氢受体
D:电子传递链
答案: 【】
3、多选题:
固氮菌的固氮条件有( )。
选项:
A:还原力[H]及其传递载体
B:ATP的供应
C:固氮酶(含两种组分:钼铁蛋白、铁蛋白)
D:还原底物氮气,有氨的存在会抑制氮气的还原。
答案: 【】
4、多选题:
根据递氢特点尤其是受氢过程中氢受体性质的不同,把生物氧化区分为( )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3种类型。
选项:
A:无氧呼吸
B:有氧呼吸
C:呼吸
D:发酵
答案: 【】
5、判断题:
合成代谢是在合成酶系催化作用下,细胞利用简单的小分子物质,ATP形式的能量和【H】形式的还原力合成复杂的大分子的过程。(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6、判断题:
好氧呼吸,指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后,脱下的氢经过完整的呼吸链(RC)或电子传递链(ETC),最终传递给外源分子氧,产生了水并释放ATP的生物氧化过程。(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7、判断题:
化能自养型微生物主要是借助于经过呼吸链的底物水平氧化磷酸化反应,因此,化能自氧菌一般都是好氧菌。(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8、判断题:
联合固氮菌必须生活在植物根际、叶面或动物肠道等处才能进行固氮。(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9、判断题:
光能自养型微生物是能利用是光辐射能的微生物,如:蓝细菌、紫硫细菌、绿硫细菌、藻类。(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判断题:
无氧呼吸又称厌氧呼吸。指在无氧条件下,厌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以外源有机氧化物(少数为有机氧化物)作为末端氢受体时发生的一类产能效率低的特殊呼吸。(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被紫外线照射后带有嘧啶二聚体的DNA分子再黑暗状态下与光解酶结合形成复合物,此时给( )与可见光,使微生物细胞获得光能而激活和释放光解酶,分解二聚体重新成为单体,实现对紫外线照射后损伤的修复。
选项:
A:800~1000nm
B:100~300nm
C:500~800nm
D:300~500nm
答案: 【
2、单选题:
( )是受体菌直接吸收供体菌的DNA片段而获得后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选项:
A:转化
B:转导
C:接合
D:转染
答案: 【
3、多选题:
基因突变的特点( )。
选项:
A:非对应性:突变性状与引起突变的原因间无直接对应关系。
B:自发性 就是说基因突变是基因复制过程中就会发生的一定概率的事件,不用经过诱变剂处理就可以发生。
C:稀有性
D:独立性
答案: 【】
4、多选题:
感受态细胞中调节感受态的一类特异蛋白称为感受态因子,包括以下哪几种主要成分:( )。
选项:
A:核酸酶
B:细胞壁自溶素
C:膜相关DNA结合蛋白
D:蛋白酶
答案: 【】
5、判断题:
微生物细胞的基因一旦发生突变,就会代代遗传下去,一直保留在微生物细胞里面。(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6、判断题:
转换是嘌呤和嘌呤之间、嘧啶和嘧啶之间的互换,而颠换则是嘌呤换嘧啶,或嘧啶换嘌呤。(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7、判断题:
染色体畸变,主要是由于某些理化因子引起DNA的小损伤,导致染色体的畸变,有可能这种畸变发生在染色体结构上,就出现了缺失、重复、插入、易位和倒位。(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8、判断题:
在转化过程中,离体的DNA片段被称之为转化因子。(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9、判断题:
接合:供体菌(“雌性”)通过性菌毛与受体菌(“雄性”)直接接触,把F质粒或其携带的不同长度的核基因组片段传递给后者,使后者获得若干新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接合。( )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判断题:
有性杂交:指性细胞间的结合和随之发生的染色体重组,并产生新的遗传型的后代的一种方式。( )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弗来明发现青霉素是由于观察到在产黄青霉菌菌落周围不见有革兰氏阳性细菌生长,而再深入研究创造奇迹的。这是人类首次观察到的微生物之间的( )。
选项:
A:捕食关系
B:拮抗关系
C:寄生关系
D:共生关系
答案: 【
2、单选题:
红萍与蓝细菌之间不仅在营养上互生,且蓝细菌生存于红萍腹腔内,它们之间是一种:( )。
选项:
A:共生关系
B:竞争关系
C:寄生关系
D:互生关系
答案: 【
3、单选题:
生长于下列海水水域中的微生物应认为是极端环境微生物的是:( )。
选项:
A:远洋浅层海水微生物
B:远洋深处海水微生物
C:表面海水微生物
D:近海海水微生物
答案: 【
4、单选题:
在分解复杂大分子有机物时,往往是由多种微生物共同协同完成的,乙种微生物以甲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食物,丙种微生物又以乙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食物,这种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称为:( )。
选项:
A:共生关系
B:接力关系
C:互生关系
D:寄生关系
答案: 【】
5、单选题:
土壤淹水后有利于下列微生物的生长的是:( )。
选项:
A:好氧性细菌
B:专性厌氧细菌
C:兼性厌氧细菌
D:放线菌和霉菌
答案: 【
6、判断题:
细菌不能寄生于细菌,真菌不能寄生于真菌。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7、判断题: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唯一因素。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8、判断题:
乳酸发酵后的牛奶可以保存相对较长的时间,这种乳酸菌与其他牛奶腐败细菌之间构成了一种特异性的拮抗关系。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9、判断题:
微生物之间的竞争仅仅是为了营养。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判断题:
氨化作用只能在好氧环境下进行。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第九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下列哪项属于传染病( )。
选项:
A:血友病
B:非典型性肺炎
C:癌症
D:红斑狼疮
答案: 【
2、单选题:
下列哪种细胞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有关( )。
选项:
A:黏膜细胞
B:巨噬细胞
C:淋巴细胞
D:白细胞
答案: 【
3、单选题:
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选项:
A: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某种病原体的抗体
B:溶菌酶能够破坏多种细菌的细胞壁,使其溶解
C: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侵人体内的病原体
D: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具有清除异物的作用
答案: 【
4、单选题:
世界上最早用免疫的方法来预防传染病的国家是( )。
选项:
A:法国
B:英国
C:中国
D:德国
答案: 【
5、单选题:
关于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A:当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时,可发生肿瘤
B:从定义上说,免疫就是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C:注射疫苗后,人体内会发生免疫反应
D: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的
答案: 【
6、判断题:
艾滋病的病原微生物是一种细菌。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7、判断题:
具有免疫原性而无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8、判断题:
机体的免疫反应都是有益的。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9、判断题:
能产生临床症状的感染微生物称为传染病。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10、判断题:
干扰素是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能干扰病毒的感染和复制。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
第十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人为认为形态学特征学特征在以下几类微生物中的哪个物种分类鉴定中显得更加重要?( )。
选项:
A:酵母菌
B:细菌
C:霉菌
D:病毒
答案: 【
2、单选题:
Bacillus 的译名为:( )。
选项:
A:梭菌属
B:芽孢杆菌属
C:假单胞菌属
D:乳酸杆菌属
答案: 【
3、单选题:
下列传统指标中始终被用作微生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依据的是( )。
选项:
A:生态学特征
B:形态学特征
C:培养特征
D:生理特征
答案: 【
4、单选题:
在1978 年,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新的生物分类概念,根据 16S rRNA 的碱基序列提出三域学说( )。
选项:
A:Leedale
B:Jahn
C:Conard
D:Woese
答案: 【
5、单选题:
下列微生物拉丁学名书写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C:枯草芽孢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
D:产黄青霉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答案: 【
6、判断题:
菌株是微生物分类和研究工作中最基础的操作实体。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7、判断题:
亚种名为三元式组合,即由属名、种名加词和亚种名加词构成。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8、判断题:
目前种是生物分类中最小的分类单元和分类等级。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9、判断题:
“红色面包霉菌”是学名。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10、判断题:
三域学说将生物分为细菌域,古生菌域,和真核生物域。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