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学前教育史作业一答案

内容查看

一、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学前教育史作业一单选题答案

1、张宗麟认为幼稚园的课程是()化幼稚园课程。

A、活动

B、自然

C、社会

D、生活

学生答案:C

2、堪称“我国设立幼儿教育机构之始”的是1903年在武昌成立的()。

A、京师第一蒙养院

B、湖南蒙养院

C、上海务本女塾附设幼稚舍

D、湖北省立幼稚园

学生答案:D

3、提出“自然教育论”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是()。

A、朱熹

B、王守仁

C、颜之推

D、顾炎武

学生答案:B

4、中国古代宫廷的儿童教育制度中,除设“三母”教导太子、王子外,还为幼小的太子设()。

A、保姆

B、乳母

C、慈母

D、乳媪

学生答案:B

5、古代宫廷教育中,太师、太保、太傅统称()。

A、三少

B、三母

C、三公

D、三太

学生答案:C

6、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蒙养院的院址可设在各省府厅县以及大市镇的育婴堂和()内。

A、女子师范学堂

B、初等师范学堂

C、女子学堂

D、敬节堂

学生答案:D

7、1938年3月,在日本侵略军攻占我国大片领土时,在武汉成立了(),在抗日烽火中抢救和培育民族后代。

A、抗日教育研究会

B、中国抗日儿童保育协会

C、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

D、中国抗日保育院

学生答案:C

8、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是

A、《幼儿园教育纲要》

B、《关于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

C、《幼儿园管理条例》

D、《幼儿园工作规程》

学生答案:C

9、中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是1927年由陶行知创办的()幼稚园。

A、南京燕子矶

B、南京鼓楼

C、南京高师附属小学

D、厦门集美

学生答案:A

10、康有为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重要著作《_____》上。

A、大同书

B、儿童保育

C、幼儿教育概论

D、家庭教育

学生答案:A

二、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学前教育史作业一简答题答案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5分难度:一般得分:5

1名词解释宫廷(儿童)教育

学生答案:

宫廷教育也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宫廷儿童教育,主要介绍以太子、王子为对象的教育。宫廷的儿童教育有独特的意义、内容和形式,主要体现在保傅教育制度上。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5分难度:一般得分:5

2名词解释保傅制度

学生答案:

中国古代宫廷专门选出贵族和官僚大臣中出类拔萃的男子,负责太子、王子们的道德、知识、身体训练,即为保傅制度。师、保、傅,分太师、太保、太傅和少师、少保、少傅,统称三公和三少。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导之教训。太保的责任主要是保证太子日常生活举止合乎规范,生活要有规律,要负责太子身体的安全与健康;太傅,从道德和政治方面教育和训练太子;太师,负责太子的学业,还要教太子懂得管理国家、统治百姓的道术。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8分难度:中等得分:8

3简述蒙养园制度的基本项目、目标和方法。

学生答案:

(1)目标:保育幼儿,务令其身心健全发达,得良善之习惯,以辅家庭教育。(2)方法:幼儿之保育,须与身心发达之度相副,不得授以难解事项及令操过度之业务。幼儿之心情容止,宜常注意使之端正,并示以良善之事例,令其则效。(3)保育之项目:游戏、唱歌、谈话、手艺。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8分难度:中等得分:8

4简述中国清末学前教育的特点。

学生答案:(1)中国的学前教育由封建社会的完全的家庭教育方式向专门的社会教育转变,但仍然以家庭教育为主。(2)中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离不开中国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变革。(3)蒙养院的办院宗旨体现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思想,它既保留了封建传统儿童教育的观点,同时又表现出近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形式和内容。(4)严重抄袭日本的倾向。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2分难度:较难得分:8

5论述题如何继承和弘扬我国老区学前教育的基本经验?

学生答案:

(1)坚持为革命战争和生产建设服务的方向;(2)贯彻依靠群众和勤俭办园的原则;(3)实施’保教结合’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4)建立一支’一切为了孩子’的保教队伍。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0分难度:简单得分:9

6简述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

学生答案:

(一)身体的养护

1.食勿过饱,穿勿过暖2.安全避险,避免惊吓3.勿勤抱持,任其啼哭

(二)礼仪规范教育

中国古代是个极重礼仪的社会。礼仪,不仅是一种外在的仪式要求,和所谓“文明人”的表征,而且也曾是贵族阶级精神特权的体现,“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规定便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尽管秦汉以后礼仪已经下移至民间,基本礼仪规范已经失去其地位、身份的象征,但是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信守基本的礼仪规范依然是必须的。它不仅是个体道德水平的一个表现,也同时也是与他人交往中必须遵循的规范。

(三)初步的道德教育

1.立志,中国古代教育家都把立志视为品德教育的首要内容。

2.孝悌,孝,是指敬重长辈;悌,指友爱兄弟。孝悌教育是古代道德教育重要内容。

3.崇俭,提倡节俭,切勿奢华,教育儿童自幼养成勤俭的习惯,并且还要勤与俭并举这是古代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

4.诚信,诚实无欺适要求孩子从小说真话,不说假话,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错误,以老实的态度对待人和事,不欺骗别人。

5.为善,古人经常教育小孩子为人处世要心眼好,多做善事,不做有害之事,从小向孩子灌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尤其是告诫儿童,不要因为善事小,而不去做;也不要因为恶事不大,便去做,善与恶都由小积多积累而成。

(四)早期的知识教育

虽然在中国传统儿童教育中,道德教育居于首位,但由于“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很深,古代家庭又普遍重视儿童早期的知识教育。当时实施的知识教育主要有识字、计算、学习诗赋等。识字教育是让孩子识得一些汉字,是一般家庭的常见做法。古代不少学者,为使儿童识字,结合汉字特点创造了一些易于孩子接受的方法。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5分难度:一般得分:4

7名词解释《颜氏家训》

学生答案:颜之推所作,内容全面系统论述了家教问题,共七卷二十篇。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2分难度:较难得分:10

8论述题试论述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学生答案:

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

(一)及早施教:中国古代传统认为教育儿童愈早愈好,是谓“早喻教”。孩子年幼之时容易形成习惯,接受知识,成人不应低估小孩子的接受能力,不但要早教,而且还要“好恶有常”,一以贯之,否则将得不到良好效果。

(二)风化陶染:中国古代历来重视环境对儿童的教育意义。人的思想、性格受环境的影响和周围人的感染,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化。古代家庭教育十分重视风化陶染的教育原则,认为这是“无言之教”。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典型代表。

(三)量资循序:量资循序是指教育儿童不能求之过急,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才能,逐步将教育加深加宽。量资循序还强凋要顺应儿童才能的发展,及时地给予教育,不耍失掉儿童才能发展的可能性。

(四)慈严结合:子女为父母生养,父母爱子女乃人之常情,但往往会过于娇惯母亲更容易溺爱子女。家长对孩子既要爱又要教,既要慈又要严。爱与教结合,慈与严相济,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父母不溺爱子女的同时,还要不偏爱子女。这是因为偏爱不但害了受宠的子女,而且还会引起不受宠的子女的反感和抵触情绪,使之很难再接受父母的教育,而且还会造成子女之间的矛盾,给家庭带来灾祸。

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

(一)讲故事:讲故事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子女的最普遍的方式,尤其对幼小的孩子更是-种好的教育形式。孝梯忠信类:《黄香扇枕》《陆绩怀橘》《子路负米》等;行善惩恶类:如《叔敖埋蛇》

(二)体罚:体罚就是教刑,在中国封建社会流行广泛。中国古代家庭盛行体罚,父母常常把体罚当成教育子女的必要手段,甚至有“不打不成才”之说。“慈母多败子”、“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成为共识。应该说体罚并不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手段,它有可能侮辱儿童人格、压制儿童个性发展,其背后体现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因而是不可取的。即使在古代,体罚也曾遭到不少教育家的批评。

(三)家书家训:通过撰写、诵读家训类作品教育后代,是古代一些官宦之家或书香门第大家庭中常用来教育子弟的方式。这些对晚辈进行教育的家训著作,不仅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殷殷之情,而且因其属于家人之间的教育,长辈更多地是以一种推心置腹的谈心、正反事例的说明方式叮咛晚辈,而没有惯常的学究气或装腔作势的空话,故更易为后人所接受。

(四)仪式熏染:中国古代社会各个阶层十分重视礼仪活动,从家庭(家族)层面而言,诸如祭祀祖先、祝寿宴席、家族聚会等礼仪活动是每年不可缺少的。儿童作为家庭成员之一,当然也需要参加这些仪式活动。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儿童将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并完成其社会化。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5分难度:中等得分:5

9名词解释苏区《托儿所组织条例》

学生答案:

它是红色政权1934年颁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条例》对组织托儿所的目的、儿童人托的条件、托儿所的上级领导机构、托儿所的班额、保教人员的编制及标准、环境、设备、经费、托儿所的管理,保教人员的职责、托儿所的作息时间等事项作了详细的规定。《条例》的颁布开创了苏区的托儿所制度。

0
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的话,就打赏一下支持文章作者
课程作业辅导,点击图片加微信,有偿服务

评论0

请先

站点公告

本站已经将所有内容都转移到下方微信小程序里,如果有需要答案可以扫码下方微信小程序寻找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