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一次作业单选题答案
1、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作家群的代表作家,其散文著作主要有
A、你我
B、背影
C、以上说法都正确
D、踪迹
学生答案:C
2、下列作家中,属于“鸳鸯蝴蝶派”作家的是:
A、周作人
B、郭沫若
C、朱自清
D、张恨水
学生答案:D
3、《潘先生在难中》的作者是:
A、茅盾
B、老舍
C、叶圣陶
D、巴金
学生答案:C
4、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主张是:
A、为自我而艺术
B、为革命而艺术
C、为艺术而艺术
D、为人生而艺术
学生答案:D
5、《竹林的故事》的作者是:
A、叶圣陶
B、冰心
C、许地山
D、废名
学生答案:D
6、《人间词话》的作者是: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胡适
D、蔡元培
学生答案:A
7、鲁迅小说集《彷徨》中收录有《_____》《在酒楼上》《伤逝》等小说共十一篇。
A、药
B、孔乙己
C、祝福
D、阿Q正传
学生答案:C
8、五四时期”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家是:
A、郭沫若
B、郁达夫
C、冰心
D、鲁迅
学生答案:C
9、1915年9月,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
A、鲁迅
B、胡适
C、陈独秀
D、钱玄同
学生答案:C
10、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6号推出《_____》,旨在反传统、反专制,提倡个性自由、妇女解放的作品《娜拉》、《国民公敌》,恰好和五四精神相吻合,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A、易卜生专号
B、高尔基专号
C、巴尔扎克专号
D、裴多菲专号
学生答案:A
11、《老残游记》的作者是:
A、吴沃尧
B、李伯元
C、刘鹗
D、曾朴
学生答案:C
12、“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倡导者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章太炎
D、鲁迅
学生答案:B
13、1920年《新青年》团体解散,作为编辑的鲁迅受到很大打击,这种说法正确吗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B
14、《女神》是哪位作家的诗集
A、老舍
B、郭沫若
C、巴金
D、朱自清
学生答案:B
15、《野草》的作者是:
A、周作人
B、冰心
C、朱自清
D、鲁迅
学生答案:D
16、鲁迅小说中,哪个人物最突出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A、阿Q
B、祥林嫂
C、孔乙己
D、单四嫂
学生答案:A
17、前期创造社的创作倾向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自然主义
D、现实主义
学生答案:B
二、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一次作业填空题答案
1、闻一多先生在《诗的格律》中提出,新诗应具备“音乐美”“绘画美”和“()”这“三美”。
学生答案:建筑美
2、()发表《人的文学》一文,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
学生答案:周作人
3、1921年1月成立于()的()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学生答案:北京;文学研究会
4、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以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一文为标志。
学生答案:《文学改良刍议》
5、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载《新青年》4卷5号)。
学生答案:狂人日记
6、胡适创作的现代最早的白话戏剧是()。
学生答案:终身大事
7、语丝社对中国现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生答案:散文
8、五四时期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是()和()。
学生答案:文学研究会;创造社
三、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一次作业简答题答案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6分难度:中等得分:15
1、简析《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学生答案:(1)《呐喊》、《彷徨》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人物形象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同时又非常个性化。鲁迅经常采用“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方法来表现人物。(2)创作方法以现实主义为主,但也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成分。(3)很注意典型环境的勾勒和环境、气氛的渲染,浓郁的浙东地方风光和民俗风情,使小说成为中国现代最早的乡土文学。(4)小说结构形式新颖,体式繁多。(5)语言上以口语为基础,具有简洁、洗炼、生动、峭拔的特点。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6分难度:简单得分:15
2、你怎样理解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的思想内涵?
学生答案:《狂人日记》的主题,据鲁迅说,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作者通过狂人的狂语,揭露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实质上是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长制的和封建礼教,其实只是吃人。同时,作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5分难度:中等得分:15
3、以《再别康桥》为例,简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学生答案:《再别康桥》徐志摩1928年重返母校剑桥大学在归国途中所作,抒写了复杂的离情别绪。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名篇。艺术上也较好地实践了新月诗派的“三美”诗论。风格上体现了徐诗清丽、温馨、空灵、飘逸的特点。诗人善于捕捉意象,讲究音乐美,这在《再别康桥》中也有很好的体现。如首尾呼应,叠词的运用,音步整齐,韵脚和谐等。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