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作业1答案

内容查看

一、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作业1单选题答案

1、鲍姆林德根据反应(爱)、控制(规则)两个维度确定出四种父母教养行为类型:权威型、专制型、放任型和忽视型。下列关于权威型说法正确的是

A、高控制、低反应

B、自尊水平低,不成熟,与家庭疏离;如果忽视型父母同时表现出敌意,则孩子趋于表现出高破坏性冲动和高过失行为

C、自信,自控,社交能力强,有较好的学业成绩、较高的自尊

D、对孩子极少或根本没有限制,父母无条件地爱孩子,给孩子较多的放任自由、较少的指导,不给孩子任何约束

学生答案:C

2、下列关于生态环境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环境的含义:由限定的时空场所和处于该场所的大部分人的行为方式组成

B、生态环境的组成:物理环境、地理环境和人的行为方式

C、生态环境的特征:结构性和绝对稳定性

学生答案:C

3、以下关于依恋类型及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回避型依恋是非安全型依恋的一种

B、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遭到威胁时会表现出极度焦虑且无法寻求安慰

C、抵抗型依恋属于安全型依恋

D、依恋只有安全型依恋这一种类型

学生答案:A

4、以下关于家庭类型及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单亲家庭只有一位家长和子女共同生活,原因复杂且家庭功能往往减弱

B、再婚家庭子女发展一定会受到严重不良影响

C、核心家庭一般由一对夫妻及其子女组成,人口较多、家庭关系复杂

D、大家庭由核心家庭、单亲家庭或混合家庭以及其他成年亲属组成,不利于节约家庭开支

学生答案:A

二、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作业1多选题答案

1、积极的亲子关系的特征

A、父母能够设法了解孩子,能和孩子沟通

B、父母能采取放任的管教方式

C、父母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言行一致,正直、不虚伪

D、父母能够对孩子表示关怀,给予孩子必要的帮助

学生答案:A;C;D

2、下列关于家庭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人类的“幼态持续”,家庭与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有更为深远的意义,除了生育功能外,还有情爱、经济、性、保护和教育功能等。

B、家庭最原始的目的是生育孩子,繁衍种族。

C、功能正常的家庭具有以下特征:家庭成员互相珍惜、疼爱与表达情感等;有良好的沟通;有共同的承诺;积极地面对家庭的压力与危机。

D、家庭是基本的社会单位与社会体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由血缘、婚姻或收养关系的人而组成的团体。

学生答案:A;B;C;D

3、关于焦虑型依恋表现说法正确的是

A、孩子的基本情感状态是不安、焦虑

B、父母教养方式:温和、细心、前后相当连贯并且反应迅速

C、孩子的基本情感状态是情感闭合

D、父母教养方式:连续性不好,有时反应迅速,有时则不然

学生答案:A;D

4、造成亲子关系出现裂缝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不良的亲子沟通方法,常见的沟通问题有()

A、对孩子错误行为过度纵容

B、对孩子正确行为不给予表扬

C、尝试理解孩子的想法

D、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

学生答案:A;B;D

三、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作业1填空题答案

1、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认为社会生态环境由微观系统、中间系统、()系统和宏观系统构成。

学生答案:外层系统

2、()关系,就是家长们因为孩子而产生的交流与联系。比如,在家长会中,教师邀请某位家长介绍育儿经验,其他家长因为收到吸引,因而经常向他/她讨教,交流。

学生答案:儿缘

3、()通过对灵长目动物的研究提出,社会行为不是个体的行为,而是同一群体不同成员多种行为的一个统称。

学生答案:海恩德

4、()关系原为遗传学中的用语,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在心理学中指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生答案:亲子

5、()由核心家庭、单亲家庭或混合家庭以及其他成年亲属组成。

学生答案:大家庭

6、家庭基本功能中,满足人类爱与归属需要的是情爱功能,儿童社会化最重要、最基本的学习场所体现了家庭的()功能。

学生答案:教育

7、依恋可以分为安全型依恋和(),而后者包括抵抗型(也称焦虑型或矛盾型)依恋和()依恋。

学生答案:非安全型依恋;回避型

四、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作业1简答题答案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22分难度:困难得分:18

1、材料分析题:结合“幼儿园-家庭伙伴关系”的形成步骤图,运用佛格森(2000)家庭、学校、社区建立伙伴关系的理论来分析幼儿园-家庭伙伴关系形成的过程。

学生答案:

基于佛格森(2000)家庭、学校、社区建立伙伴关系的理论,幼儿园-家庭伙伴关系的形成也可以从采取如下几个步骤:第一,形成团队;第二,伙伴间共同参与;第三,活动策略;第四,评估伙伴关系的结果;第五,改进和巩固伙伴关系。

(一)步骤一:形成团队

选择伙伴,制定合同

初期联络逐步建立信任关系

环境的创设

(二)步骤二:伙伴间共同参与

制定共同目标

鼓励参与

鼓励持续参与

幼儿是参与的动力;发展家长的社会关系。

解决双方的分歧

(三)步骤三:活动策略

服务性活动

开放性活动

参与性活动

教育性活动

(四)步骤四:评估伙伴关系的效用

(五)步骤五:改进和巩固伙伴关系

监控伙伴关系的过程是否顺利;对教师进行再教育培训;

对教师进行伙伴关系相关理论的培训;对教师进行沟通技能的培训;对教师进行问题解决方法的培训;对家长进行培训;对家长进行人际交往和沟通技能方面的培训;对家长进行幼儿发展阶段的理论知识教育;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妥善利用资源和创设环境。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0分难度:中等得分:9

2、父母在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行为方面应尽的责任有哪些?

学生答案:成为一个敏感、回应及时且恰当的照顾者,给孩子提供安全感;提供玩具、玩伴等刺激孩子成长;帮助孩子面对挑战,让他们感到成功;像教练一样教养孩子,提高孩子在自我控制和社会关系方面的能力;帮助孩子遵守家庭外的规则。此外,父母和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类型交往不良的幼儿、给予不同的指导策略。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0分难度:中等得分:9

3、简述父母教养行为的影响因素。

学生答案:

1.父母:原生家庭、成长背景、教育水平、儿童观与教育观等。

2.孩子:年龄阶段、人格特点等。

3.社会文化环境:(1)儿童保育安排:理想的保育服务应该给出专业性建议、为家长建立社会支持网络;(2)重大生活变迁:分居、离异和家庭重组、贫困、疾病等;(3)日常生活压力:日常生活压力频繁而持久、父母对日常压力的应对方式。

五、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作业1判断题答案

1、依恋可以分为安全型依恋和非安全型依恋,而后者包括抵抗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B

2、罗高福的人类发展生态学认为,行为是由个体或群体与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内部或外部特征决定的。个体的生活环境是一个由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环境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一个既有中心、又向四处扩散的网络。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B

3、行为情境的数量规定了儿童的行为模式,行为情境决定了社会地位。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B

4、生态心理学家巴克和赖特指出,人类行为具有变化性。人类的行为不仅要取决于个体的生理、心理等内部因素,而且受到家庭、学校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A

5、忽视型教养方式属于低控制、低反应,父母不给孩子设置任何限制,对孩子缺乏感情,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生活,没有时间和精力指导孩子。孩子属于自尊水平低,不成熟与家庭疏离;如果忽视型的父母同时表现出敌意,则孩子趋于表现出搞破坏性冲动和高过失行为。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A

6、生态心理学家巴克和赖特认为,人类行为只取决于个体的生理、心理等内部因素,与家庭、学校等外部环境无关。()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A

7、权威型教养方式属于高控制高反应,在教养方式的特点上父母接受和鼓励孩子不断增强的自主性,与孩子积极沟通,使用有弹性的规则。儿童可能的行为是自信,自控,社交能力强,有较好的学业成绩、较高的自尊。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A

8、罗高福从文化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文化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文化社区和文化过程。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A

9、成就动机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是一种习得的、与特定情境有关的正向或负向的期望。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A

10、海恩德认为,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层次结构,该层次结构由六层组成,即从生理因素,到个体行为,到个体间互动,到已知个体间的关系,到团体,再到社会。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A

11、父母要根据幼儿的错误行为来选择合适的惩罚方式,运用时要注意:惩罚的即时性、惩罚的方法和强度、惩罚的同时不需要说理。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B

0
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的话,就打赏一下支持文章作者
课程作业辅导,点击图片加微信,有偿服务

评论0

请先

站点公告

本站已经将所有内容都转移到下方微信小程序里,如果有需要答案可以扫码下方微信小程序寻找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