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儿童文学作业1多选题答案
1、儿童文学的特征是
A、游戏性
B、童心、童趣
C、文学性、教育性
D、富于幻想、惊险、神奇
学生答案:A;B;D
2、早期民间文学中的诗性感受易于被儿童接受的原因有
A、民间文学的口头传播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使用太过复杂的结构方式
B、与古代人思维和语言上的特征相对应,早期社会的普通民众对事物的感受是简单而直接的
C、民间文学所使用的词汇,一般是通俗的日常口语
学生答案:A;B;C
3、关于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说法正确的是
A、是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如《牛郎织女》、《老虎外婆》、《葫芦兄弟》
B、是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李逵杀虎等
C、是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如元代卢韶的《日记故事》明代萧汉冲的《龙文鞭影》、清代程允升的《幼学琼林》等
D、是经过专门编纂的“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等
学生答案:A;B;C;D
4、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其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A、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B、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C、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D、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学生答案:A;B;C;D
5、17世纪法国作家夏尔•贝洛。1697年,贝洛出版了《鹅妈妈的故事》。故事集中收录了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故事,如:
A、《睡美人》
B、《灰姑娘》
C、《卖火柴的小女孩》
D、《小红帽》
学生答案:A;B;D
二、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儿童文学作业1填空题答案
1、早期民间文学对儿童接受者具有两方面的功能:教育功能和() 。
学生答案:娱乐功能
2、现代儿童文学的概念指向着两个基本要素:现代儿童的意识和() 。
学生答案:现代文学的意识
3、儿童文学,简单地说,它是专为() 的文学作品的总称。
学生答案:儿童创作
4、17世纪法国作家夏尔•贝洛开民间故事() 之风。
学生答案:改编
5、早期民间文学对儿童接受者具有两方面的功能:教育功能和() 功能。
学生答案:娱乐
6、儿童文学的特征除了童心、童趣以外,还有() 。
学生答案:游戏性
7、儿童文学从民间文学中传承的主要是() 、童话和寓言三种体裁样式。
学生答案:童谣
8、早期民间口头文学传统中的大量神话、() 和童话故事,成为了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资源。
学生答案:歌谣
三、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儿童文学作业1简答题答案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0分难度:中等得分:10
1、早期民间文学中的诗性感受为什么易于被儿童接受呢?
学生答案:
早期民间文学之所以易于被儿童接受,其深层次的原因与作品本身的特性紧密相连
1. 通俗易懂的日常口语词汇
民间文学往往采用贴近生活的日常口语作为表达工具,这些词汇简单、直接且富有生命力。例如,在《狼外婆》这类民间故事中,描述狼的形象时,不会使用复杂的修辞手法或生僻词汇,而是直接用“大灰狼”、“凶巴巴”等儿童易于理解和记忆的语言,这样的表达方式让儿童在阅读或听故事的过程中不会感到陌生或困惑,能够迅速进入故事情境。
2. 简单直接的情感与感受方式
早期社会的普通民众,由于生活环境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对事物的感受往往是简单而直接的。这种感受方式在民间文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尤其是在叙事上。民间故事往往采用粗线条的叙事手法,重视故事主线的线性推进,而不过多地进行细腻的心理描绘或环境渲染。如《小红帽》中,故事直接讲述了小红帽被狼欺骗并最终获救的过程,情节紧凑,没有过多的旁支细节,这种简洁明快的叙事方式非常符合儿童对故事的理解能力和兴趣点。
3. 口头传播的特性限定了结构的复杂性
民间文学主要是通过口头传播的方式代代相传的,这种传播方式要求故事必须易于记忆和复述。因此,民间文学在结构上往往较为简单,不会采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结构方式。这种简单明了的结构不仅便于成人讲述给儿童听,也便于儿童在聆听后能够自行复述或想象故事的发展,从而加深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4. 艺术思维与儿童心理的契合
民间文学中的艺术思维往往具有一种原始的、质朴的美感,这种美感与儿童纯真无邪、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相契合。民间文学中的许多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道德观念,但这些寓意和观念并不是通过说教的方式强加给儿童的,而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既满足了儿童对故事的兴趣需求,又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综上所述,民间文学之所以易于被儿童接受,是因为它在艺术思维、语言词汇、情感表达和叙事结构等方面都充分考虑到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这些特点使得民间文学成为了儿童早期文学接受的天然资源,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0分难度:较难得分:10
2、请运用所学知识,论述儿童文学与哲学、教育学、伦理学分别有着怎样的关系?
学生答案:儿童文学与哲学 (1)从学科发展角度看,儿童哲学学科的确立和发展,让学者们更加关注儿童内在的哲学世界,而这种关注自然延伸到儿童文学领域,促使人们发现儿童文学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2)儿童文学作品是哲学思想在儿童文学领域的具体呈现,通过故事等形式将哲学问题以儿童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 (3)两者相互塑造的关系体现了文学与哲学在儿童文学这一特定领域的融合,哲学赋予儿童文学深度,儿童文学为哲学提供新的表达途径。 儿童文学与教育学 (1)教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人们对儿童认识的不断深化,从最初对儿童身心的初步了解,到现代儿童观的形成,再到当代对儿童认识的不断丰富,这为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引。 (2)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观相互影响,儿童文学反映教育观,同时又能突破教育观的限制,推动教育观的发展。作家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教育观念往往具有前瞻性,能够为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3)强调儿童文学的教育性并非将其局限于教育功能,而是要认识到儿童文学首先是一种文学形式,要为儿童创造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文学世界,这是儿童文学发展的根本。 儿童文学与伦理学 (1)社会对儿童的伦理观念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影响着儿童文学中对儿童形象和儿童生活的塑造。 (2)儿童文学在儿童道德养成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由于其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它能够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儿童传播道德观念,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同时,儿童文学的艺术表现力使其能够深入探讨人类伦理问题,提升儿童的伦理思考能力。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5分难度:中等得分:15
3、儿童文学作家的特殊性主要是由什么决定的?这种特殊性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学生答案:答案解析: 儿童文学创作形态的特殊性决定了儿童文学作家的特殊性,除了必须拥有一般文学创作的能力以外,儿童文学作家还应在精神气质、生活感受力、艺术表现力等方面具备一些特殊的条件。 源自童年心性的精神气质; 面向儿童生活的独特感受力; 贴近儿童心灵的艺术表现力。
三、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儿童文学作业1判断题答案
1、美国组约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李普曼教授被视为“儿童哲学之父”。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A
2、现代儿童文学完全独立于民间文学,没有从民间文学改编发展而来。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B
3、19世纪的丹麦作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安徒生被认为是现代儿童文学艺术由民间童话改编向创作童话转变的标志性人物,其代表性作品《灰姑娘》《丑小鸭》等。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B
4、19世纪比利时的民俗学者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他们在欧洲民间童话搜集工作的基础上编订而成《儿童与家庭故事集》(俗称“格林童话”),是今天全世界范围内传播最为广泛的儿童读物之一。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B
5、韵文类儿童文学作品仅包括节律齐整的儿歌和短小简单的儿童诗,采用韵文体的故事、童话等不属于韵文类儿童文学作品。( )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B
6、18世纪,欧洲童话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就是“寓教于乐”。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A
7、散文体儿童文学作品由于体式本身意味着语言声韵上的解放,所以不存在押韵情形,也不会营造出声韵美感。( )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B
8、安徒生被认为是现代儿童文学艺术由民间童话改编向创作童话转变的标志性人物,其文人童话是 19 世纪儿童文学的一个艺术高峰。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A
9、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是成年人,接收对象是儿童,成人作家和儿童读者之间的年龄落差以及由此产生的审美意识的差异,造成了儿童文学创作形态上的特殊性。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A
10、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由此可见,广义的文化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一种体现,一切与人的社会生活有关的内容,都可以被归入文化的范畴,也就是说广义的文化是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A
11、早期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首先源于成人社会教育儿童的目的。如19世纪法国作家塞居尔夫人的《驴子回忆录》和意大利作家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A
12、1862年,德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在教育史和儿童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爱弥儿》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B
13、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即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术特性。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A
四、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儿童文学作业1单选题答案
1、与韵律相关的秩序感给孩子带来的感受不包括( )
A、安全感
B、满足感
C、紧张感
D、愉悦的舒适感
学生答案:C
2、下列关于文化概念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狭义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的精神文化
B、广义的文化是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C、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提出了文化的概念
D、狭义的文化严格意义上说是精神文化中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那部分内容
学生答案:D
3、以下关于儿童韵律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儿童的游戏活动如跳绳、踢毽子等体现了显在的韵律感
B、对韵律的敏感是人的天性,在多种艺术样式中都有体现
C、婴儿在胎儿时期就能感受到母亲有节奏的心跳,这是韵律感伴随儿童成长的体现
D、儿童在制作领域,只有能创作出优秀作品时才体现出韵律感
学生答案:D
4、以下关于儿童文学范围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千家诗》是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B、元代卢韶的《日记故事》属于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C、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是作家在现代儿童文学观念指导下专为儿童创造的自觉、独立的文学门类
D、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只包含民间口头文学作品
学生答案:C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