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现代城市社区建设概论第四次形考作业单选题答案
1、社区居委会的设立、撤销和规模调整,可有哪个部门决定:()
A、民政部门
B、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
C、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其派出机关
D、上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正确答案:B
2、根据《居委会组织法》,政府及其派出机关与社区居委会之间的关系是:()
A、管理与监督
B、指导与被指导
C、领导与被领导
D、监督与被监督
正确答案:B
3、下列选项中,()不是社区矫正的对象
A、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
B、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
C、易于改造,且放在社会上服非监禁邢不致危害社会的罪犯
D、剥夺了人身自由的罪犯
正确答案:D
4、在社区矫正过程中,对于矫正对象,司法所和居委会()对其进行一次评审鉴定
A、3个月
B、4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正确答案:D
5、目前人民调解组织四级网络是指
A、司法所、调委会、调解员、信息员
B、街道调委会、社区调委会、调解员、信息员
C、调委会、调解小组、调解员、信息员
D、居委会、调委会、调解小组、信息员
正确答案:B
6、下列()纠纷属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A、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
B、公安机关已经受理的
C、双方当事人都同意调解解决的未经处理的简单纠纷
D、其他行政机关已经解决的
正确答案:C
7、人民调解员任期为(),可以连续按连任或者续聘
A、二年
B、三年
C、四年
D、五年
正确答案:B
8、社区建设重点解决好()的关系和衔接问题
A、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民主自治
B、驻街企业与居民群众
C、物业公司与业户
D、居民自我服务与自我监督
正确答案:A
9、社区建设的核心是()
A、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治管理
B、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我服务
C、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我教育
D、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我监督
正确答案:A
10、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
A、地方性自治组织
B、社区居民的管理、服务和教育组织
C、社区居民的群众性非正式的自治组织
D、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试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正确答案:D
11、社区居委会的设立、撤销和规模调整,可由哪个部门决定:()
A、民政部门
B、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
C、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其派出机关
D、上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正确答案:B
12、社区服务站在()统一领导和管理下开展工作
A、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
B、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
C、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党组织
D、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
正确答案:B
13、户籍不在本社区,但在本社区居住满()年以上的可以进行社区自治组织的选举登记
A、一
B、二
C、三
D、四
正确答案:C
14、社区建设以()为龙头
A、社区文化
B、社区卫生
C、社区服务
D、社区治安
正确答案:C
15、下面哪项不是社区文化功能的是()。
A、融合与规范功能
B、娱乐与教育功能
C、传承与发展功能
D、娱乐与提高功能
正确答案:B
二、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现代城市社区建设概论第四次形考作业简答题答案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0分难度:一般得分:10
1、新形势下,我国的社区调解工作遇到了哪些新问题?应如何解决?
正确答案:1.调解人员的组成结构带有根本性的变化。一是退休人员成为调解干部的主体,二是调解人 员年龄老化,三是调解人员文化程度低, 2.调解工作方式和方法发生了新的变化。 3.当前的社区纠纷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及突发性的新特点: ①从纠纷的主体来看,现在在职职工居多。 ②从纠纷的内容来看,与经济问题直接相关的,即为钱、为物、为房引起的争端增多,且呈 持续上升趋势。 ③从纠纷的诱因来看,新的纠纷不断出现。如有因“出国热”和台、港、澳同胞“接亲热”而引 起的各类财产、婚姻纠纷增多等。 今后社区调解工作努力方向: 1、加强和充实调解力量,进一步增强人民调解组织的活力。①积极组织培训现职调解干部, 提高他们的调解业务水平。②动员、吸收在职职工参加人民调解工作,增强人民调解组织的 活力。 2.加强社区与社会各有关职能部门的联合,进一步发挥社会稳定机制的整体功能。 3.坚持“以防为主,防调结合”的调解方针,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40分难度:一般得分:35
2、老旧小区改造和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社区居民人居环境的改善成为社区建设、城市更新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社区环境建设、城市发展转型的有力促进点。
我们将把社区治理理论应用于“老旧小区改造”实际工作中,请在学习第五单元“老旧小区改造”微课的基础上,结合案例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1、“老旧小区改造”治理工作中的主体及各治理主体的主要工作内容?
2、老旧小区改造中的主要困境及治理经验。
首先我们看一个案例: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是南通的主城区,现有小区751个,其中2000年之前建造的老旧小区251个,总建筑面积1080.6万平方米,住宅楼3896幢,涉及居民13.13万户。自2020年开始全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1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基本完成,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易家桥壹号院作为首批改造的11个老旧小区之一,精心改造后,小区焕然一新,彻底刷新了市民对老旧小区没有物业、开放式、停车困难、卫生环境差、公共设施老旧缺失等印象,成了南通“老旧小区变花园洋房”的网红小区。小区所在街道城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改造主要针对建筑本身的屋顶防水隔热、外立面、雨污水管分流;统一风格设计,违章拆除后底楼院子统一规划、外墙风格符合所在区域商圈整体风格;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高低压线下地、小区内部道路拓宽改造、停车位改造、智慧车库等。
但是在改造整个过程中,改造工作的开展其实遇到了很多阻力。初期,由于工作缺乏人手、管理沟通渠道闭塞、治理手段不合理,小区居民间公共卫生矛盾、违章搭建利益冲突等使得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初期不信任、不配合。工作推进过程中,在环境、房屋改造的规划和具体施工等工作方面越来越多的问题和矛盾随之凸显。老旧小区改造后,需要建立健全长期维护和运营管理机制,保持改造后的效果。易家桥壹号院小区居民改造后对物业公司进驻收取物业费、通过道闸管理小区车辆等问题也产生了异议,甚至激发了一些矛盾。为此,社区组织了协商议事会,针对此次小区改造进展、面临困难,区政协委员、壹号院物业公司代表、群众代表纷纷交流想法,就“加强老小区改造后长效管理”建言献策。
答案要点:1、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包含了政府部门、企业、社区居民、社会组织等多个主体。各主体的主要工作内容包含以下方面:
(1)政府层面:中央政府负责宏观把控,包括政府政策制定、提供中央财政资金等。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地方政策和相关办法的制定,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成后的整体验收。各级政府和政府下属的住建、城管、经信、财政等职能部门是老旧小区改造官方的责任主体,主要承担审批项目评估、项目可研、项目立项、项目设计实施监管、组织项目验收。街道办事处全过程参与从项目的立项到后期监管。在老旧社区改造的过程中,街道办和社区居委会作为承上启下和负责项目实际实施的主要监管主体,他们的行政行为和治理能力直接影响改造效果。
(2)社区居民层面:只有集合民智,充分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更好地完成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居民主体性可以理解为居民自主组织起来、行动起来回应自己需求、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动性。居民应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与决策机构和行政机构展开有效互动。老旧小区存在居民内部异质化明显,经济承受能力参差不齐,居民责任意识不强,参与度不高等客观现实。在改造中,更加要调动住户的责任主体意识,提高住户对老旧小区改造的理解和支持,充分发挥其在改造中的主体作用。
(3)企业层面:企业层面主要包含施工单位、物业等,他们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实施主体,企业要开展施工、评估监理等方面的工作,物业还要承担后续治理工作。
2、老旧小区改造中的治理经验
其一,老旧小区的改造设计要融入街域发展。作为城市街道的组成部分,老旧小区提档升级要融入街域整体发展之中。在改造前期,应当立足街域全局,广泛征集当地居民意见,在充分了解街道的现实条件、发展规划以及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做出“大街区、小社区联动”的改造规划,充分运用街域既有的优势与资源,突破“就小区而言小区”的局限,抓住老旧小区改造的契机,弥补街域整体发展的短板。
其二,老旧小区的改造要引入居民生活圈理念。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居住区的物理建设,更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居民空间组织建设。要详尽了解居民的生活需求,“不做短期修补,着眼综合发展”,在完善老旧小区内部基础设施、服务的基础上,提升小区周边的生活功能。从最棘手的“居民痛点”入手,逐步健全小区居民生活圈内的便民市场、便利店、步行街、停车场、医疗教育等服务设施。
其三,老旧小区的改造要重视多渠道筹资机制。一方面,以奖代补鼓励老旧小区自主融资,对引入市场管理机构的小区,政府提供一定的物业费补贴;另一方面,建立老旧小区改造的共担机制,激发社会经济活力,对以捐赠、垫付等形式提供资金的市场机构、社会组织、援建单位或居民个人,出让一定的小区公共空间盈利,缓解政府财政负担与居民筹资问题。
其四,老旧小区的改造要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要明确老旧小区改造的牵头单位,统一部署改造行动,降低行动的协调成本。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会议成员包括民政、住建、城管、公安、市政道路、路灯管理部门和管理服务单位等有关单位,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保证老旧小区改造多部门、多层级协调推进。
其五,老旧小区的改造要形成长效的治理机制。要从小区改造的动议入手,引入治理理念和机制。在小区改造之初就重视民众参与,在小区改造之中要重视民众监督,在小区改造后及时跟进小区物业管理、日常治理,引导和撬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特别是要根据小区自身条件,因地制宜搭建党建引领下的小区居民自治体系,通过社区指导、培训与监督等,提高居民的自治能力和水平。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