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幼儿园班级管理平时作业1:综合测试单选题答案
1、幼儿园班级是一个正规化的组织,目的是通过教育活动对幼儿施加系统的影响,组织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有班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其中()是班级的基本组织形式。
A、个别活动
B、班集体
C、小组
D、教师
学生答案:B
2、《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章对幼儿园编班提出了明确规定:“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3-4周岁)25人,中班(4-5周岁)30人,大班(5-6周岁)35人,混合班()人。学前幼儿班不超过()人。”
A、35,40
B、30,35
C、30,40
D、25,30
学生答案:C
二、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幼儿园班级管理平时作业1:综合测试多选题答案
1、为了能有效地管理班级,保教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是每位保教人员都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常见的管理班级方法主要有(),(),(),()等。
A、情感沟通法
B、规则引导法
C、榜样激励法
D、角色扮演法
学生答案:A;B;C;D
三、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幼儿园班级管理平时作业1:综合测试填空题答案
1、规则的()是指一个规则在任何情境下都能得以运用,对每个人也必须一视同仁,而不能经常变化,或者出现不公或偏颇。
学生答案:一致性
2、幼儿园划分班级大多以年龄为主要依据,一般划分为小、中、大三个年龄班,部分幼儿园分为()、()、()、()四个年龄班。
学生答案:托;小;中;大
四、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幼儿园班级管理平时作业1:综合测试简答题答案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83分难度:困难得分:73
1、资料整理题:分类整理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相关文件内容。
要求:1.阅读第一单元拓展资料1,2,3,结合《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现有幼教文件内容,归纳幼儿园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6要素的具体规定内容。
2.独立完成。
3.字数不低于300字。
(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6要素每个要素计10分;论述完整,条理清晰,格式美观计23分。)
开放性题目,建议自行使用AI生成后人工润色,防止雷同0分(年费可专享定制)
(参考范文3篇)
学生答案1:
结合《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及第一单元拓展资料1、2、3,从“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六要素出发,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具体规定内容归纳如下:
一、“人”的管理规定
“人”涵盖幼儿、教师及保育员,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班级需按“小班20-25人、中班25-30人、大班30-35人”配置幼儿数量,避免超员影响保教质量;教师配置需符合“每班2名专任教师+1名保育员”的标准,且教师需满足《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具备“幼儿发展知识、保教知识”,能关注幼儿个体差异,保障师幼互动质量。此外,需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师德、保教技能培训,同时引导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如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形成家园共育合力。
二、“财”的管理规定
“财”主要指班级经费与物资采购资金。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班级经费需纳入幼儿园财务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如用于购买幼儿玩具、绘本、活动材料等,且支出需公开透明,定期向家长公示经费使用明细,接受家长监督;采购物资需遵循“性价比优先、安全环保”原则,严禁采购劣质、有毒有害物品,经费报销需留存正规票据,符合幼儿园财务报销流程,杜绝浪费或违规使用资金的情况。
三、“物”的管理规定
“物”包含班级教学物资、生活物资及安全设施。教学物资,如玩具、教具、绘本,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小班以直观形象的玩具为主,大班增加益智类、建构类教具,且需定期消毒、检修,破损物资及时更换;生活物资,餐具、水杯、毛巾,需一人一物,标记幼儿姓名,每日按“一洗二清三消毒”标准清洁;安全设施(如灭火器、防撞条、监控设备)需定期检查,确保正常使用,同时建立物资台账,记录物资采购、使用、损耗情况,实现精细化管理。
四、“时间”的管理规定
“时间”管理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班级需制定科学的一日活动时间表,合理分配“睡眠、进餐、游戏、教学、户外活动”时间——小班每日睡眠不少于2.5小时,中大班不少于2小时;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且户外游戏与室内活动交替进行,避免幼儿长时间久坐或单一活动;同时,预留弹性时间,允许教师根据幼儿活动兴趣适当调整,如延长幼儿专注的游戏时间,保障幼儿自主活动权利。
五、“空间”的管理规定
“空间”包含班级室内与室外活动区域。室内需划分“游戏区、阅读区、生活区、美工区”等功能区域,区域布局合理,避免相互干扰,如阅读区远离喧闹的建构区,且每个区域空间大小需满足幼儿活动需求,人均活动面积不低于2平方米;室内环境需安全环保,墙面、地面无尖锐棱角,采用防滑、防火材料;室外活动空间需设置“大型玩具区、沙水区、种植区”,配备安全防护设施,同时确保空间通风良好、光线充足,为幼儿提供安全、舒适的活动环境。
六、“信息”的管理规定
“信息”涵盖幼儿信息、家园沟通信息及保教工作信息。幼儿信息需建立专属档案,记录“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发展评估、成长记录”等内容,且信息需保密,仅用于保教工作与家园沟通;家园沟通信息需及时传递,通过家长群、家园联系册等形式,反馈幼儿在园表现,收集家长意见,同时记录沟通内容,形成沟通台账;保教工作信息需定期整理、存档,便于教师分析幼儿发展情况,调整保教策略,且信息需真实、完整,为后续班级管理与保教工作改进提供依据。
学生答案2:结合《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及第一单元拓展资料 1、2、3,幼儿园班级管理中 “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 六要素的具体规定内容如下:
一、“人” 的管理规定
“人” 涵盖幼儿、教师、保育员三类核心群体。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班级幼儿人数需严格把控,小班(3-4 岁)20-25 人、中班(4-5 岁)25-30 人、大班(5-6 岁)30-35 人,避免超员影响保教质量;师资配置需满足 “每班 2 名专任教师 + 1 名保育员” 标准,且教师需符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具备幼儿发展知识、保教知识与专业能力,能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开展个性化指导。同时,文件强调家园共育,要求教师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册等形式,引导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形成教育合力;拓展资料 1 补充提到,需定期开展教师师德培训与专业技能提升活动,保障教师职业素养持续发展。
二、“财” 的管理规定
班级 “财” 的管理聚焦经费使用与监督。《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班级经费需纳入幼儿园财务统一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采购幼儿游戏材料、绘本、教学教具及班级生活物资(如餐具、消毒用品);经费支出需遵循 “性价比优先、安全环保” 原则,严禁采购劣质、有毒有害物品。拓展资料 2 指出,班级需建立经费使用台账,详细记录采购物品名称、数量、金额、用途,每月向家长公示经费使用明细,接受家长与幼儿园财务部门双重监督;报销时需留存正规票据,严格按照幼儿园财务报销流程执行,杜绝浪费或违规挪用经费的情况。
三、“物” 的管理规定
“物” 包含教学物资、生活物资与安全设施。教学物资方面,《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配置:小班以直观形象的建构玩具、毛绒玩具为主,中班增加益智类拼图、角色扮演道具,大班补充科学探究工具(如放大镜、温度计),且所有教具需定期消毒、检修,破损物资及时更换;拓展资料 3 提到,教学物资需分类存放于专用橱柜,贴好标签便于幼儿自主取放。生活物资上,实行 “一人一物” 制,幼儿餐具、水杯、毛巾需标注姓名,每日按 “一洗二清三消毒” 标准清洁;安全设施(如班级内的防撞条、灭火器、应急照明设备)需每周检查,确保正常使用,同时建立物资损耗登记制度,记录物资采购、使用、报废情况,实现精细化管理。
四、“时间” 的管理规定
时间管理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班级需制定科学的一日活动时间表,合理分配各环节时间:小班每日睡眠不少于 2.5 小时,中大班不少于 2 小时;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 2 小时(天气适宜情况下),且户外游戏需与室内活动交替进行,避免幼儿长时间单一活动;进餐时间控制在 30 分钟左右,保证幼儿细嚼慢咽。拓展资料 1 补充,时间安排需预留弹性空间,教师可根据幼儿活动兴趣适当调整,如幼儿专注于建构游戏时,可延长 10-15 分钟,保障幼儿自主活动权利;同时,避免频繁转换活动环节,减少幼儿消极等待时间。
五、“空间” 的管理规定
空间管理涵盖室内与室外活动区域。室内需划分功能明确的区域,包括游戏区、阅读区、美工区、生活区,区域布局需避免相互干扰(如阅读区远离喧闹的建构区),人均活动面积不低于 2 平方米;《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室内环境安全环保,墙面、家具无尖锐棱角,地面采用防滑材料,窗户安装防护栏。室外活动空间需结合班级幼儿需求,设置小型攀爬设施、沙水区、种植角,配备安全防护网与加厚防滑地垫;拓展资料 2 提到,室内外空间需定期更新环境布置,如根据季节变化调整种植角植物,结合主题活动更换美工区展示内容,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六、“信息” 的管理规定
信息管理涉及幼儿信息、家园沟通信息与保教工作信息。幼儿信息方面,《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为每位幼儿建立专属成长档案,记录基本信息(姓名、年龄、联系方式)、健康状况(过敏史、体检报告)、发展评估(语言、社交、动作发展情况)及成长照片、作品,且信息需严格保密,仅用于保教工作与家园沟通。家园沟通信息需及时传递,教师通过家长群、电话、家园联系册反馈幼儿在园表现,收集家长意见,并记录沟通时间、内容与结果,形成沟通台账;拓展资料 3 指出,保教工作信息(如一日活动观察记录、教学计划、幼儿发展评估报告)需每周整理、每月归档,便于教师分析幼儿发展趋势,调整保教策略,同时为幼儿园教研活动提供数据支持。
学生答案2:
幼儿园班级管理六要素规定内容整理
一、人员要素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班级人员配置标准:小班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混合班30人。每班需配备主班教师、配班教师和保育员各1名,形成”三位一体”协作机制。主班教师统筹教育教学与班级管理,配班教师侧重活动实施与幼儿观察,保育员负责生活护理与环境清洁。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需具备职业理解、幼儿发展知识、保育教育能力等三大领域14项基本素养,包括掌握幼儿行为观察方法、建立安全责任意识、开展家园共育等具体能力。
二、财物要素
财务制度严格执行预算制,班级经费专项用于教具采购、环境创设及卫生保健。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条,班级需配备体温监测仪、消毒设备、急救箱等卫生设施,教玩具材料须符合GB6675国家安全标准。物资管理实行”三定”原则:定点存放(如建构区材料柜)、定期检查(每周消毒记录)、定量补充(每月损耗登记)。班级财产清单需包含电器设备、图书资料、运动器械等八大类42项物品。
三、物品要素
环境创设遵循”三区五柜”标准:教学区、游戏区、生活区功能分明,配备图书柜、玩具柜、衣帽柜、消毒柜、储物柜。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小班设置感官探索区(触觉板、声控玩具),中班增设科学发现区(磁铁实验、植物观察),大班完善建构区(积木、拼插玩具)。教具更新遵循”三新一旧”原则:每学期引入30%新材料,保留70%经典教具。危险物品管理执行”双锁双签”制度,消毒液、剪刀等物品需教师双人保管。
四、时间要素
一日作息严格遵循《规程》第十八条:正餐间隔3.5-4小时,户外活动每日不少于2小时(高寒高温地区酌情调整)。时间管理采用”五时段”划分法:7:30-8:30入园晨检,9:00-10:30教学活动,10:30-11:30户外游戏,14:30-15:30区域活动,16:00-17:00离园准备。特殊时段管理包括:餐前10分钟洗手指导,午睡2小时巡查制度,离园前15分钟安全教育。时间控制执行”三不超”原则:单次集体教学不超过25分钟,区域活动不超40分钟,自由游戏不超60分钟。
五、空间要素
班级面积标准为小班≥50㎡,中班≥60㎡,大班≥70㎡,生均面积不低于2㎡。空间布局采用”三环五区”设计:外环为运动区(平衡木、钻爬筒),中环为教学区(集体活动桌椅),内环为生活区(盥洗室、饮水机)。功能区域划分包含:建构区(4㎡/组)、阅读区(3㎡/组)、美工区(5㎡/组),各区域间距保持1.5米安全通道。环境创设执行”三化”标准:墙面布置主题化(每月更换),角落设置情境化(如娃娃家、小医院),材料投放层次化(按难易度分级)。
六、信息要素
幼儿发展档案包含”五表三册”:成长记录表、健康检查表、行为观察表、作品分析表、家园联系表,以及考勤册、用药记录册、事故登记册。信息沟通建立”三渠道两平台”:每日接送1分钟交流、每周电子周报、每月家长沙龙,配合班级微信群(固定19:00-20:00信息发布)和家园联系册。特殊事件处理遵循”三级响应”机制:一般事件24小时内反馈,突发疾病30分钟内上报,安全事故15分钟内启动应急预案。信息保密执行《规程》第四十一条,幼儿健康数据、家庭信息等敏感内容需双人加密存储。
学生答案3:
班级管理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基础环节,其科学性和规范性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核心文件,现将幼儿园班级管理中“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六大要素的具体规定内容系统归纳如下:
一、 人(核心要素)
“人”是管理中最能动、最核心的要素,主要包括保教人员和幼儿。《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九条规定,幼儿园每班原则上应配备2名专任教师和1名保育员(或3名专任教师),形成保教结合的工作团队。所有教师必须符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要求,秉持“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具备专业的保教知识与能力,关爱尊重每一位幼儿。管理必须以幼儿为中心。《规程》强调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同时,应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逐步引导其学习自我管理和参与集体生活。
二、 财(保障要素)
“财”指班级运行中涉及的经费使用与监督管理,其核心是规范、透明与专款专用。幼儿园的经费由举办者依法筹措,保障稳定来源。接受财政扶持的普惠性幼儿园,必须接受财务、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收费需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实行公示制度,收费项目和标准须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严禁收取与入园挂钩的赞助费,不得以培养特长、组织竞赛等为由另收费,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组织活动。经费必须按规定的使用范围合理开支,坚持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应有一定比例用于改善办园条件和教职工培训。幼儿膳食费实行民主管理,保证全部用于幼儿膳食,每月向家长公布账目,确保透明。需建立严格的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财务预算决算审核制度,并接受园务委员会和相关部门审议监督。
三、 物(基础要素)
“物”指为保障保教活动顺利开展所提供的玩教具、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的设施设备、玩教具必须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并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有效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活动。班级需建立玩教具和物品的登记、保养、维修和更新制度。教师应合理投放材料,并引导幼儿爱护公物,参与环境的创设与整理。
四、 时间(效率要素)
“时间”指幼儿一日生活的流程安排与时间分配,其核心是科学、合理。《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应当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班级管理需确保户外活动、游戏、教学活动、生活活动等环节时间分配科学,做到动静交替、户内外平衡。必须保证幼儿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确保有充足的自主游戏和休息时间,提高活动效率。
五、 空间(环境要素)
“空间”指教室、活动区、寝室等物理环境的规划与利用,其核心是安全、适宜并富有教育意义。空间环境应安全、卫生、绿化、美化,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合理利用资源,创设有助于幼儿成长、学习、游戏的教育环境”。班级需对空间进行合理规划,设置如建构区、美工区、角色区等功能区域,提供丰富、有挑战性的材料,使环境成为“隐形的课程”,支持幼儿的主动探索和个性化发展。
六、 信息(联结要素)
“信息”包括园内外的各类沟通、记录与公示,其核心是畅通、准确与民主。《规程》设有“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专章,强调应建立家园共育机制。班级需通过家长会、家访、联系册、公示栏等多种渠道,与家长进行有效、及时的沟通,共同促进幼儿发展。需做好班级工作计划、总结、幼儿观察记录、个案分析等信息的撰写与归档工作,实现经验积累与共享。严格执行收费与膳食费公示制度,每月向家长公布账目,接受社会监督,保障信息透明。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