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知识产权总论第一次作业单选题答案
1、《安妮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A、保护印刷商的利益
B、鼓励知识创作
C、保护出版商公会的垄断权
D、打击盗版行为
正确答案:B
2、威尼斯共和国元老院颁布的专利法令中,专利保护期是多久?
A、5年
B、15年
C、10年
D、20年
正确答案:C
3、知识产权的私权本质体现在哪一方面?
A、知识产权是私人的权利,具有私益性
B、知识产权是国家的权利
C、知识产权是公有的权利
D、知识产权是公权与私权的结合
正确答案:A
4、以下关于新文化价值观的内容,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中提出的新的文化价值理念,为资产阶级一手将科学技术作为物质武器,一手将私权制度作为法律武器提供了必要的文化思想准备
B、启蒙思想家们又将道德视为知识传播与发展的一道防线,认为个人在负担个人义务的同时更要有利于公共利益,这就为知识产权制度的平衡性建构奠定了思想基础
C、《人权宣言》中有如下表达:“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该自由可以超越一般法的规定
D、14世纪至16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发动文艺复兴运动,以复兴古典学术、艺术和宗教神学为口号
正确答案:A
5、关于知识产权的取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知识财产的非物质性特征,对知识产品的占有只能是虚拟的,因此知识产权无法继受取得。
B、知识产权的原始取得主要来源于主体的创造性行为。创造性行为属于事实行为,要求主体具有行为能力。
C、知识产权的原始取得,不能仅凭创造性活动的法律事实即可取得,而需要由国家机关认可或核准。
D、未满18周岁的小明以自己的创造性行为完成一项发明创造,他虽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仍然可以自动取得专利权这一知识产权。
正确答案:C
6、知识产权制度产生的社会基础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新政治文明的萌生
B、新工艺学的出现
C、新金融体系的建立
D、新文化价值观的确立
正确答案:C
7、知识产权的时间性特点与有形财产所有权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A、知识产权的标的是知识产品,法律限定该类权利只在一定期间内有效
B、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不受法律限制
C、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与有形财产所有权相同
D、有形财产所有权也受时间限制
正确答案:A
8、以下关于商标制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建立商标注册制度的法案》是英国的第一部成文商标法
B、1804年法国颁布的《拿破仑民法典》,第一次肯定了专利权应与其他财产权同样受到保护
C、《修正涉及商业欺诈标注之法律的法案》明确将商标作为财产权客体
D、在联邦成文法制订之前,美国只有少数几个州先行制定了商标法,包括1845年《纽约州商标法》和1863年《弗吉尼亚州商标法》
正确答案:D
9、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点是指什么?
A、知识产权在空间上不受限制
B、知识产权在国际上普遍有效
C、知识产权可以随意跨越国界
D、知识产权只在本国境内有效
正确答案:D
10、根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以下哪项不是知识产权的类型?
A、信用权
B、专利权
C、版权与邻接权
D、商业秘密
正确答案:A
11、以下哪项不属于知识产权的特征?
A、可继承性
B、客体的非物质性
C、地域性
D、专有性
正确答案:A
12、以下哪项不属于知识产权的列举主义定义方法的典型代表?
A、世界贸易组织(WTO)
B、剑桥大学的科尼什(W.R.Cornish)教授
C、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D、我国《民法典》
正确答案:B
13、关于知识产权的时间性,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各国法律对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都规定了长短不一的保护期
B、知识产权的标的即知识产品,作为一种非物质形态的智力产物不可能发生毁损、灭失
C、知识产权的时间限制性规定是为了永久保护权利人的利益
D、法律限定知识产权只在一定期间内有效
正确答案:C
14、知识产权的专有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A、知识产品可以被任何人自由使用
B、允许多个相同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
C、权利人垄断这种专有权利并受到严格保护
D、权利人可以与他人共享知识产品
正确答案:C
二、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知识产权总论第一次作业多选题答案
1、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知识产权的保护模式和水准应有助于其他人权的实现
B、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是体现人类尊严和价值的智力成果
C、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无限期的
D、知识产权的保护需要平衡创造者的权利与社会公众的利益
正确答案:A;B;D
2、根据《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知识产权包括哪些类型?
A、关于表演艺术家的表演活动、与录音制品及广播的权利
B、关于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一切领域内的发明的权利
C、关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及其他商业标记的权利
D、关于文学、艺术及科学作品的权利
正确答案:A;B;C;D
3、近代“劳动价值论”的创始人洛克基于自然权利的理论,阐述了劳动是获得私人财产权的重要途径,以及劳动使人们获得私人财产权的合理性。在洛克的“劳动—财产”的论述中,值得注意的是:
A、洛克在其著作中述及的仅是一般意义的财产权,对智力劳动与知识产权的关系没有意义。
B、将财产定义为一种“物化”的劳动,这是洛克分析财产的逻辑起点。
C、明确宣称劳动归劳动者所有,这是洛克财产权劳动学说的基础。
D、洛克在其著作中述及的是无形物的财产权。
正确答案:B;C
4、关于知识产权的定义,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作品、发明等享有的专有权利
B、知识产权不包括防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
C、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等
D、知识产权仅指版权或著作权
正确答案:A;C
5、知识产权的哪些特性使其具有专有性?
A、权利人对知识产品的独占使用
B、权利人可以自由转让其知识产权
C、权利人可以无限期地享有知识产权
D、同一知识产品不允许多个相同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
正确答案:A;D
6、关于知识产权的特征,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意味着权利人可以无限制地使用和控制其知识产品
B、知识产权的时间性意味着其保护是永久的
C、知识产权的地域性表明其保护范围限于本国境内
D、知识产权的客体是非物质的,这是其本质特征
正确答案:C;D
7、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点意味着什么?
A、知识产权在其他国家可能不受保护
B、知识产权的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
C、知识产权的保护需要国际公约或双边互惠协定
D、知识产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自动受到保护
正确答案:A;B;C
8、近现代的思想家们提出了各种学说,为知识产权的合理性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以下正确的是
A、尽管以上理论具有不同的社会意义,但都正确说明了劳动创造价值、劳动产物属于劳动者的重要意义。
B、洛克劳动价值学为知识财产找到了合法性基础,即劳动属于劳动者个人,同时也使得知识产权具有了人权基础,即创造物是自己人格的扩张。
C、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财产权劳动学说,蕴涵了近代市民社会的两个基本原则,即财产权私有原则和自由主义原则。
D、近代“劳动价值学说”,特别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虽然是从生产劳动创造有形商品的分析中产生的,但在知识经济时代,其基本观点仍具有广泛适用的价值。
正确答案:A;B;C;D
三、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知识产权总论第一次作业简答题答案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0分难度:较难得分:10
1、简答:知识产品的无形性特征
正确答案:第一,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知识产品不具有物质形态,不占有一定的空间,它的占有表现为对某种知识、经验的认识与感受。第二,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知识产品可以被若干主体共同使用,且不会发生损耗。第三,不发生消灭知识产品的事实处分与有形交付的法律处分。知识产品不可能发生因实物形态的消费而导致其本身消灭之情形。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5分难度:中等得分:5
2、名词解释:法庭让与
正确答案:法庭让与又称拟诉弃权,即通过公开的、模拟诉讼的方式来确认所有权的转让,主要适用于无体物(如继承权、地役权)的转让。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20分难度:困难得分:20
3、论述:知识产权的地域性
正确答案:第一,知识产权作为一种专有权,在空间上的效力并不是无限的,它受到地域的限制,即具有严格的领土性,其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对有形财产所有权的保护原则上没有地域性的限制,无论是公民从一国移至另一国的财产,还是法人因投资、贸易而从一国转入另一国的财产,都照样归权利人所有,不会发生所有权失去法律效力的问题。而由于知识产品的非物质性,权利人无法进行实质性占有,因而无法像有形财产那样因占有而在域外得到保护。因此,除签有国际公约或双边互惠协定的以外,知识产权没有域外效力,其他国家对这种权利没有保护的义务。第二,知识产权脱胎于封建时期的封建特权,当时君主授予封建特权的目的是为了鼓励技术引进或防止技术外流,因此当然要将其效力限制在本国之内。从19世纪末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贸易的扩大,有关知识产权交易的国际市场也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知识产品的国际性需求与知识产权的地域性限制之间出现了巨大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各国先后签订了一些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成立了一些全球性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一套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到20世纪下半叶,由于地区经济一体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产权立法呈现出现代化、一体化的趋势,因此,知识产权的严格地域性也受到了挑战。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5分难度:中等得分:5
4、名词解释:私权
正确答案:私权是与公权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私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的各种民事权利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