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业一答案

内容查看

一、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业一多选题答案

1、韩非提出实行法治的具体原则是()。

A、法一而固

B、法不责众

C、法不阿贵

D、以其所重禁其所轻

正确答案:A;C;D

2、荀子认为人性恶,恶的本性主要表现在()。

A、生存欲望

B、权势欲望

C、社会环境的影响

D、人的感官欲望

正确答案:B;D

3、以兼爱为出发点,墨子提出了()等主张。

A、非攻

B、节用

C、尚贤

D、尚同

正确答案:A;B;C;D

4、孟子提出的关于实行仁政的具体设想是()。

A、保护工商业

B、礼法并用

C、制民之产

D、平均赋税

正确答案:A;C;D

5、庄子相对主义思想的内容有()。

A、无是无非

B、物有贵贱

C、有无相兼

D、物无贵贱

正确答案:A;D

6、孔子的德治主张的主要内容是()。

A、举贤才

B、愚民政策

C、礼治与正名

D、实行平均主义

正确答案:A;B;C;D

7、法家思想的特点是()。

A、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历史

B、主张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C、主张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

D、重视法律的作用

正确答案:A;B;C;D

8、周公认为,要做到敬天保民,周王朝应该做到()。

A、要礼法并用

B、要慎用刑法

C、要体察民情

D、要牢记商朝灭亡的教训

正确答案:B;C;D

9、商鞅对于实行法治提出了如下的一下原则()。

A、要刑无等级

B、要法胜民

C、要明法利民

D、要轻罪重罚

正确答案:A;C;D

10、儒家学派的特点有()。

A、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

B、崇尚仁义

C、以孔子为师

D、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

正确答案:A;B;C;D

11、周公“天命不常”思想的作用有()

A、提出了如何顺应天命,巩固周王朝政治统治的问题。

B、有利于当时周王朝的政治社会发展。

C、能够强化周王朝的统治

D、从天命角度论证了周灭商的合理性

正确答案:A;B;C;D

12、西周的政治思想主要是()

A、“惟命不于常”

B、天命与人事相统一,从民情中知天命

C、敬天保民

D、无为而治

正确答案:A;B;C

二、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业一简答题答案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4分难度:一般得分:14

1、(简答题)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及其评价。

正确答案: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认为无为是最高境界。老子的无为而治政治主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不尚贤,使民不争。

(2)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3)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4)慎征伐。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比如他反对战争,反对专制国家的横征暴敛,这些思想主张表明老子是一个关注社会下层民众疾苦的思想家。但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本质上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为专制国家的统治者着想的,按照老子的观点,无为仅仅是治理国家的手段,而“无不为”才是目的。无为是以扼杀民智为目的的,无不为是以牺牲民众的利益为代价的。老子以无为而治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归根结底是为专制主义政治服务的。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4分难度:中等得分:14

2、(简答题)周公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简要评述。

正确答案:

基本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1)“惟命不于常”。

(2)天命与人事相统一,从民情中知天命。

(3)敬天保民。

周公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思想,是商周之际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周公用“民情可见”的观点去解释天命,把天命理解为可以认识的客体。在对待天命的态度上,虽主张敬从天命,但又不盲目地依赖天命,甚至明确提出“天不可信,我道惟宁。”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人文主义发展道路。另外,周公强调从民情知天命的观点,也表明他对于民众的力量以及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予以高度重视,这一思想实际开启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4分难度:一般得分:13

3、(简答题)墨子的兼爱主张及其评价。

正确答案:

兼爱是墨子全部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以兼爱为出发点,墨子提出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主张。墨子认为兼相爱、交相利,就是要取消人我之间的界限,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受任何社会关系的限制,达到视别人的国家如自己的国家、视别人的家如自己的家,视别人的父亲如自己的父亲的境界。

墨子把战国时期社会动乱的根源归结为人与人之间不相爱,把人与人之间兼相爱看作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以为使人们“兼相爱,交相利”是制止社会动乱的根本方法。墨子寻求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愿望是善良的,但墨子显然没有真正地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7分难度:较难得分:17

4、(论述题)孔子的人生哲学及其评价。

正确答案: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是:

(1)克己忍让和内省修身,这主要是基于他对仁与礼的理解。孔子认为,克己忍让是最高尚的道德的具体体现。按照孔子的观点,如果每个人在社会生活都能够不计个人得失,让字当头,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便迎刃而解了。

(2)从克己忍让的认识出发,孔子认为在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应该把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至少不能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孔子认为,如欲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其重要的途径就是内省,一个人只有不断在道德层面上检讨自己,才能和人和睦相处。

(4)孔子认为,道德意义上的君子,应该是与世无争的。孔子把克己与忍让作为解决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的灵丹妙药,即使是对那些残忍的统治者,孔子也不主张反抗,而是提倡回避那些无道的政治统治者。

孔子的人生哲学,尽管对于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都是有意义的,但是在主导的方面,他并不是教育人们去积极地改造社会,不是倡导对于恶的政治势力进行抗争。所以,孔子人生哲学的消极影响同样是不可低估的。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7分难度:较难得分:16

5、(论述题)试述商鞅的法治理论及其评价。

正确答案:

商鞅认为法律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主张实行法治。

(1)法治的原因:法律能够定分;法律能够胜民,即起到约束民众行为的作用;法律是实行富国强兵政策的保证,商鞅认为专制国家设法立制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民众服从于专制国家的需要。

(2)法治的原则:刑无等级,就是在执行法律过程中除君主之外任何人都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法律必须为全体臣民所共守;明法利民,即公布法律条文,使法律为全体臣民知晓;轻罪重罚,以使民众对法律产生畏惧。

(3)法治理论的局限:商鞅的法治理论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专制君主在法律制裁范围之外;商鞅片面强调法胜民则国治;刑于将过,刑于未然导致法治过程带有很大随意性。

0
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的话,就打赏一下支持文章作者
课程作业辅导,点击图片加微信,有偿服务

评论0

请先

站点公告

本站已经将所有内容都转移到下方微信小程序里,如果有需要答案可以扫码下方微信小程序寻找

显示验证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