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社会调查方法形考作业一判断题答案
1、调查所收集的资料直接描述分析单位中的每一个个体。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调查中的调查对象就是分析单位。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要求样本的抽取具有随机性的抽样方法统称为概率抽样。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从时间框架的角度来看,民意测验和全国人口普查是横向调查最典型的例子。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5、抽样误差就是使用总体参数值去估计样本统计值时所出现的误差。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6、选择相关文献时,同等条件下应该选择早期发表的文献。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7、纵向调查是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资料。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8、一个调查课题的选定,常常是各种不同来源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单单是哪一个来源的产物。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9、解释性调查的目的是弄清社会现象“是什么”。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0、实验一般由三组基本要素构成,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自变量和因变量、前测和后测。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二、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社会调查方法形考作业一单选题答案
1、按社会调查的性质或应用领域划分,全国人口普查是()。
A、社会问题调查
B、民意调查
C、行政统计调查
D、生活状况调查
正确答案:C
2、在时间维度上,社会调查是一种()的社会研究方式。
A、重复性
B、纵贯性
C、横剖性
D、唯一性
正确答案:C
3、()指的是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内的概率。
A、置信水平
B、统计值
C、置信区间
D、抽样框
正确答案:A
4、文献综述的关键在于()。
A、有述有评
B、抓住研究的主题
C、文献数量要足够
D、选择合适的文献
正确答案:B
5、对青少年初次犯罪的成因进行的调查属于()。
A、明确性调查
B、描述性调查
C、创造性调查
D、解释性调查
正确答案:D
三、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社会调查方法形考作业一多选题答案
1、下列有关抽样方法的陈述正确的是()。
A、整群抽样要求组间同质性,组内异质性
B、分层抽样要求组内同质性,组间异质性
C、多段抽样应相对增加开头阶段的样本而适当减少最后阶段的样本数以减少误差
D、定额抽样是概率抽样方法
正确答案:A;B;C
2、调查设计主要包括()等工作。
A、确定分析单位
B、设计抽样方案
C、明确调查目的
D、制订实施方案
正确答案:A;B;C;D
3、应用文献调查法时,进行文献检索的形式途径有()。
A、指标途径
B、篇名途径
C、序号途径
D、著者途径
正确答案:B;C;D
4、在参与观察中,研究可以采取()角色进行观察。
A、隐蔽的观察者
B、感性的观察者
C、公开的观察者
D、虚拟的观察者
正确答案:A;C
5、社会研究者最常用的文献研究类型包括()。
A、既往分析
B、内容分析
C、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D、二次分析
正确答案:B;C;D
6、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有()。
A、估计的把握性与精确性要求
B、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和时间
C、总体的规模
D、总体的异质性程度
正确答案:A;B;C;D
7、()是社会调查的主要分析单位。
A、个人
B、社区
C、组织
D、群体
正确答案:A;B;C;D
8、实地研究中最主要的资料收集方法是()。
A、参与观察
B、调查研究
C、无结构访问
D、实验
正确答案:A;C
9、选题的标准主要有()。
A、可行性
B、创造性
C、重要性
D、合适性
正确答案:A;B;C;D
10、抽样设计的原则是()。
A、可测性
B、目的性
C、经济性
D、可行性
正确答案:A;B;C;D
四、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社会调查方法形考作业一简答题答案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0分难度:较难得分:9
1、选题的途径有哪些?
正确答案:(1)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寻找;(2)从个人经历中寻找;(3)从现有文献中寻找。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0分难度:较难得分:9
2、研究计划书包含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1)说明调查课题的目的和意义;(2)说明调查内容;(3)说明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和分析单位;(4)说明调查的理论假设;(5)说明调查方案;(6)说明调查人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及培训安排;(7)确定调查的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20分难度:困难得分:14
3、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社会调查,确定一个良好的课题是调查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假如你现在要开展一项调查,那你准备采用什么调查课题呢?请根据第二单元所学内容确定一个调查课题并阐明理由,字数不少于200字。
开放性题目,建议自行使用AI生成后人工润色,防止雷同0分(年费可专享定制)
学生答案1:我准备开展的调查课题是“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与实践情况”。
这一课题的确定基于第二单元所学的关于社会调查方法与环境问题关注的内容。垃圾分类作为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其有效实施不仅关乎城市环境的改善,也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通过调查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实际实践情况,可以深入了解垃圾分类政策在基层的落地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与障碍,从而为相关部门提供改进建议,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更好开展。此外,该课题贴近居民生活,易于引起共鸣,有助于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学生答案2:
“城市社区老年群体‘智慧助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匹配度调查
该课题的确定严格遵循第二单元所学的 “调查课题选择需兼具现实意义、可行性与创新性” 原则,具体理由如下:从现实意义来看,随着老龄化加剧与数字化普及,老年群体 “数字鸿沟” 问题日益突出,而 “智慧助老” 是破解该问题的关键举措。当前多地社区虽推出相关服务,但实际效果却因 “服务供给与老人真实需求脱节” 打折扣 —— 部分老人急需的 “线上就医操作” 培训稀缺,却频繁开展重复的 “基础扫码教学”。因此,调查 “需求与供给匹配度”,能精准发现服务短板,为社区优化 “智慧助老” 服务方案提供数据支撑,切实解决老年群体的实际困境,符合调查课题 “服务现实需求” 的核心要求。
从可行性来看,课题选取 “某市 3 个不同类型社区”作为调研范围,样本规模适中且具有代表性;调研方法可采用 “问卷 + 访谈” 结合 —— 针对老人设计简单易懂的纸质问卷,同时与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访谈了解服务供给情况,数据收集难度低、可操作性强,符合 “调查范围可控、方法可行” 的要求。
从创新性来看,现有研究多聚焦 “智慧助老” 服务的 “有无”,较少深入分析 “需求与供给的匹配度”,本课题从 “供需适配” 视角切入,能填补这一研究空白,且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社区的差异,可得出更具针对性的结论,体现了调查课题的创新性与研究价值。
学生答案3:
“双碳”目标背景下城市青年群体绿色消费行为的现状、动因与促进策略研究
我选择这一课题的理由如下:
该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双碳”是我国重大的国家战略,绿色消费是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实现这一战略的关键环节。城市青年作为未来消费的主力军和新兴理念的接受者,其行为模式具有前瞻性和示范性。研究他们的绿色消费行为,能够为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和市场策略提供实证依据,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课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探索空间。虽然已有研究关注绿色消费,但多集中于宏观层面或笼统的“消费者”概念。本研究将对象精准聚焦于“城市青年”这一特定群体,并深入探究其行为背后的深层动因,而非仅停留在行为描述上。这种细分和深化能够填补现有研究的空白,提供新的见解。该课题紧扣时代脉搏,目标明确,范围适当,兼具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是一个值得开展的良好调查课题。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