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知识产权文献检索与应用作业一单选题答案
1、对于行业对应IPC的查找选择,一般需要查找的分类号主要是两类:一类是用目标关键词查找与该行业相关的所有分类号,另一类是利用()关键词查找明显不相关的分类号。
A、污染
B、噪声
C、串扰
D、噪音
学生答案:B
2、IPC分类号A43B13/00属于哪种类号?
A、大类
B、大组
C、小类
D、小组
学生答案:B
3、在针对一项技术进行技术分解时,应当以该技术所呈现出的()为基础,梳理链条上的每个环节,然后逐级分解,并注意各个环节、各个层次涉及的相关因素,确定关键技术,确保技术分解全面准确、重点突出。
A、研发链条
B、技术链条
C、工艺链条
D、功能链条
学生答案:B
4、绝大部分专利信息是以()的形式存在的。
A、图片型信息
B、文献型信息
C、视频型信息
D、非文献型信息
学生答案:B
5、CPC体系共包括()个部。
A、8
B、9
C、12
D、10
学生答案:B
6、行业调研以()为主线,综合其他信息等内容,为专利分析的项目立项、项目实施和报告撰写提供行业情报。
A、技术信息
B、法律信息
C、工商信息
D、政策信息
学生答案:A
7、行业调研结果的常用分析方法为()分析法。
A、PEST
B、SWOT
C、波特五力
D、波士顿矩阵
学生答案:A
8、中国专利文献种类标识代码B代表什么含义?
A、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B、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
C、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公告
D、发明专利授权公告
学生答案:D
9、在WIPO的IPC网站查询H04B分类号的含义为()。
A、transportation
B、intervention
C、conversation
D、collection
学生答案:A
10、针对关键技术,应当首先考虑(),尽可能找到相关分类号,即使没有找到合适的分类号,也能够确定大致的分类号范围。
A、IPC分类号
B、UC分类号
C、CPC分类号
D、FT分类号
学生答案:A
二、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知识产权文献检索与应用作业一多选题答案
1、IPC对于专利分析工作的优势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分类程度细
B、覆盖范围广
C、定期动态调整
D、信息体现全
学生答案:A;B;C;D
2、专利单行本包括以下哪几个组成部分?
A、权利要求书
B、技术交底书
C、扉页
D、说明书及附图
学生答案:A;C;D
3、技术分解的方法有()。
A、专利分类法
B、技术领域法
C、学科分类法
D、行业分类法
学生答案:A;C;D
4、下列哪几个国家或地区的专利申请号编号方式为按年编号?
A、欧洲
B、PCT国际申请
C、中国
D、美国
学生答案:A;B;C
5、行业调研内容通常包括哪些情报信息?
A、法律信息
B、工商信息
C、经济信息
D、政策信息
E、技术信息
学生答案:A;B;C;D;E
6、日本专利分类体系包括哪几个部分?
A、FT
B、FL
C、FV
D、FI
学生答案:A;D
7、以开展专利分析为目的的行业调研一般遵循以下哪些原则?
A、系统性
B、及时性
C、客观性
D、全面性
学生答案:A;B;C;D
8、行业调研流程的主要步骤包括()。
A、界定行业
B、研究分析
C、推敲验证
D、搜集资料
学生答案:A;B;C;D
9、专利公报是各专利管理机构报道最新发明创造的申请公布、授权公告等情况及专利著录事项变更等信息的定期连续出版物,主要包括()。
A、其他信息
B、权利要求
C、申请的审查和授权情况
D、专利索引
学生答案:A;C;D
10、专利文献的编号包括()。
A、申请号
B、公告号
C、文献号
D、公开号
学生答案:A;C
三、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知识产权文献检索与应用作业一简答题答案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0分难度:较难得分:10
1、请简述查找选择CPC分类号的方法步骤。
学生答案:
一是确定关键技术范围(边界),提取目标关键词。与确定行业、技术分支、
技术主题范围类似,也需要确定能够明确关键技术范围的关键词,即目标关键词,之后利用这些关键词查找得到目标分类号。
二是检索《国际专利分类表》,确定相关大组或小组。利用上一步确定的目标关键词,在IPC分类表中进行检索,尽可能找到与关键技术相应的最低层级的分类号,并将相关大类、小类、大组和小组信息记录下来,以便在CPC中的检索。
三是检索《联合专利分类表》。利用确定的IPC大组及小组分类号,在CPC分类表中进行查找,快速定位到相关位置,再通过浏览、二次检索等方式查找更准确的CPC分类号。
四是整理确认。将确定的目标分类号进行整理清楚,明确列出相关类名。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20分难度:困难得分:20
2、请详细阐述IPC对于专利检索分析的优势及IPC分类体系自身的局限性。
学生答案:
1.覆盖范围广:世界范围内超过95%的专利文献使用IPC进行分类,是覆盖范围最广的分类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做到全面检索的要求;
2.分类程度细:便于在查找较为具体的技术分支、技术点时能够快速获得相关专利文献;
3.信息体现全:包括发明信息和附加信息,IPC会对两种信息给出相应的分类号,方便使用者能够根据不同技术,快速检索到相关专利文献;
4.定期动态调整:WIPO根据产业发展情况、新兴技术出现情况等,对IPC分类表每年度调整一次,增加新技术分类号,修改或删除变化的技术内容分类号,并相应修改分类定义、类名、附注、参见等信息。
IPC也有自身的局限,使用时应当引起注意。
一是细分程度不够。IPC体系中的总组数与世界技术发展的速度和专利文献的迅猛扩增并不相适应,单一小组内搜索得到的文献数量过于庞大,对于专利文献的进一步筛选非常不利。
二是过档文献再分类不够。过档文献指的是在新版分类表生效前,已按老版分类表分类的专利文献。在IPC改革前,专利文献只要给出分类号就不再变动。因此要进行完全检索,除了使用最新更新的分类表外,还要使用往期版本的分类表检索过档文献,较为麻烦。
三是分类准确性不够。在分类过程中,各使用国/地区的分类质量是各自负责的,很难保证统一的IPC分类标准,使得各使用国/地区之间的分类质量差别较大。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0分难度:中等得分:10
3、技术分解流程具体为哪些步骤?
学生答案:
步骤1:前期资料收集
步骤2:初步技术分解
步骤3:行业、技术专家调研
步骤4:构建技术分解表
步骤5:技术分解表调整
步骤6:确定技术分解表
步骤7:撰写技术术语定义表
题型:简答题主观题分值10分难度:中等得分:10
4、请说明2003年10月1日以后我国专利申请号的编号方式,并举例说明。(包括编号方式、编号长度、组成及每位数字的含义)。
学生答案:
申请号由12位数字和1位圆点以及1个校验位组成。如200710032919.9。其中前四位表示申请年份;第五位数字表示要求保护的专利申请类型,1为发明、2为实用新型、3为外观设计、8为指定中国发明专利的PCT国际申请、9为指定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的PCT国际申请;第六至十二位
请先
!